原创 俄国动员罪犯从军了?其实中国历史经验证明:强军要选择良家子
创始人
2025-09-05 12:07:07
0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最近在新闻中看到俄罗斯通过法令开始动员犯罪分子从军,这让我联想到中国古代历史中关于选拔军队士兵的众多例子。事实上,历史上无数朝代的事件都表明,要想让军队具备真正的战斗力,选择的士兵必须有一定的家世背景,而非草根出身的罪犯。

今天这一期,我想给大家聊一聊中国古代历史中,一些著名的强军案例,以及当时军队士兵的选拔标准。

魏武卒被誉为战国时期最强的军队之一。在三家分晋后的魏国,开国君主魏文侯深知魏国地处四战之地,稍有不慎便可能灭国。因此,他聘用了李悝、吴起等能人,开始在魏国进行变法,尤其是军事方面。吴起在魏国的改革中,特别重视军队的打造,最终创立了魏武卒这一百战百胜的强军。

据史书记载,吴起生涯中参与与诸侯的战斗七十六次,获得了其中六十四次的胜利,其余的也都是平局。著名的秦国军事家尉缭子曾赞扬吴起,认为如果当时有七万大军,天下无人能敌,那一定是吴起所率领的魏武卒。

而吴起在选拔魏武卒时,并不像春秋战国时期大多数将领那样盲目地征召大量百姓,而是精挑细选,挑选出那些身体强壮、家庭条件较好的青年。他给予这些士兵高于常人的社会地位和丰厚的战争奖励,从而培养出一支强悍的军队。

对于魏武卒的标准,史书记载得非常详细:“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换句话说,想要成为魏武卒,不仅要求士兵体力极好,还要能够穿三套铠甲,拉开十二石的强弩,背着五十支箭,穿戴甲胄,带着剑和长戈,并且能够带着三天的干粮,半天之内跑完一百里。这种体力水平在战国时期,几乎是精英中的精英。

在吴起的指导下,魏武卒取得了百战百胜的辉煌战绩。特别是在公元前389年的秦魏阴晋之战中,吴起带领五万魏武卒以少胜多,成功击败了五十万秦军,创下了历史性的战果。

汉代时期,汉武帝开创了羽林军,取“为国羽翼,如林之盛”的意义。羽林军的士兵来源主要是历次战役中阵亡将士的子弟,汉武帝把他们抚养成材,并赋予他们较高的社会地位。长大后,这些“羽林孤儿”便成为了大汉最核心的基层军官。

汉朝在对外战争中,逐渐发现最优秀的士兵往往是“六郡良家子”。这些“六郡良家子”来自凉州的天水、陇西、安定三郡,以及朔方的北地、上郡、西河三郡。这六个郡都位于汉朝的边疆,长期与异族作战,士兵们的战斗经验和战争意识远远超过内地的其他士兵。

汉武帝选择这些良家子从军,除了他们身处的战区战斗经验丰富外,还因为这些家庭出身较好,普遍识字。这一特质让他们能够学习兵法,理解朝廷的文书,经过训练后,很容易成为基层或中层指挥官。

《史记》、《汉书》和《后汉书》都明确记载了多位出自“六郡良家子”的名将,包括飞将军李广、平定西羌的赵充国、击败莎车的冯奉世、与陈汤一起剿灭匈奴郅支单于的甘延寿、以及董卓等人。这些出将入相的名将,正是“六郡良家子”为大汉立下赫赫战功的代表。

明代的戚继光,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名垂千古的强军——戚家军。戚家军不仅能在南方击溃倭寇,还能在北方防御鞑靼。戚继光所创的鸳鸯阵,至今仍被后世军事家称为经典战阵。而他编写的《纪效新书》更是中国兵书中的一部瑰宝。

在《纪效新书》中,戚继光开篇便强调了“兵之贵选”。他在选兵时明确指出,不要选那些油滑、老练的城市人,也不要选那些身形瘦弱、脸色苍白的青年,而应该选那些体格强壮、面容粗犷、性格憨厚的乡村人。他认为这些人最适合做兵,且能吃得了苦。

戚继光认为,传统的选兵标准往往注重体型、武艺、力量和灵活性。但他强调,这些标准固然重要,但最关键的还是士兵的胆气与精神状态。他认为,如果一个士兵体型健壮但胆小,战场上临阵退缩,那他根本不适合做兵;而那些武艺高强但缺乏勇气的士兵,也无法在关键时刻冲锋陷阵。戚继光坚信,只有那些体格强壮、精力充沛,并且具备坚韧不拔精神的士兵,才能在战场上成为中流砥柱。

因此,戚继光从乡村里选兵,要求士兵具有谦逊、忠诚、耐苦的品性。这些来自乡村的士兵,性格坚韧,且具有一定的体力优势。在戚继光的训练下,这些士兵迅速成长,成就了戚家军的强大。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历史中,许多杰出的军事家都证明了要打造一支战力强大的军队,所选的士兵应当是具有坚实品格、服从纪律且忠诚的乡村青年,而不是动员犯罪分子参军。正是这些严苛的选拔标准,塑造了中国古代几支强大的军队,书写了一段段辉煌的战史。

文/以史为鉴

图/网络

参考资料/

《纪效新书卷一束伍篇原选兵》

《练兵实纪卷一练伍法第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她... 在明朝时期,皇室的丧葬制度是极其严格的,根据传统,无论皇后是在皇帝之前还是之后去世,都必须与皇帝合葬...
原创 一... 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建议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既能方便与他人进行讨论和分享,也能让您更有参与感...
原创 夷... 222年春,经过夷陵之战的惨败,刘备选择退守白帝城,并在这里待了超过一年,直到自己的去世。作为蜀汉的...
原创 主... 1947年11月底的一个普通日子,三纵司令员韩先楚找到了九师师长徐国夫,告诉他即将进行新五军战役,主...
原创 世... 历史开讲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中,许多朝代的兴衰更迭背...
这些四叠字你都能认出来吗? lǐ 㸚 【音】lǐ(里) 【释义】㸚,多作人名。 zhuó 叕 【音】zhuó(卓);yǐ(已);...
文脉华章丨千年瑰宝的数字化新生 彭晓玲 2345个窟龛、11万余尊石刻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作为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
和金缕玉衣齐名的黄肠题凑到底是... 5月20日,位于北京丰台的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向公众开放。大葆台遗址是一座完整呈现“梓宫、便...
原创 历... 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八十三):食君俸禄 光绪二十六年初夏,渤海海面上,列强的战舰如密集云层般停泊在...
原创 《... 《三国志4》老玩家才懂的硬核浪漫!乱世枭雄的崛起与隐藏帝王术 锤子说游戏,经典聊不停,大家好我是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