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建立后的初期,虽然司马炎实行了太康之治,国家经济逐渐恢复。然而,晋武帝去世后,晋惠帝司马衷上位,随之而来的却是深陷权力斗争的漩涡,成为了一个傀儡。紧接着,八王之乱爆发,西晋政权内外动荡,逐渐走向灭亡。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前赵(也称汉赵),虽然建立在西晋的基础上,但其存在的历史却极为短暂,仅持续了约16年。
一
前赵的创立者是刘渊,他是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的后代,南匈奴单于于夫罗的孙子,左贤王刘豹的儿子,母亲为呼延氏。刘渊继承父亲的部落事务后,在西晋内乱的背景下,抓住时机崛起。借着八王之乱的机会,刘渊割据并州(今山西一带),并在永兴元年(304年)自称“兄亡弟绍”,建立了汉国,设立文武百官,并追尊刘禅为先帝。在历史上,前赵的起始时间普遍认为是公元304年。
到永嘉二年(308年),刘渊正式称帝,年号永凤,并迁都平阳(今临汾市)。此后,刘渊派遣手下如刘曜、乔晞、刘钦等征伐四方,虽然他们攻城掠地,但未能成功攻占洛阳。直至河瑞二年(310年),刘渊在位六年后去世,谥号光文皇帝,庙号高祖。
在刘渊死后,本应由长子刘和继位,但刘和最终被庶弟刘聪所篡位。刘渊即位后改元光兴,并且下令处决了其嫡长兄刘恭。光兴二年(311年),刘聪带领大军攻破洛阳,并俘获晋怀帝,西晋的政权名存实亡。
到了建元二年(316年),刘聪攻占长安,俘虏晋愍帝,西晋的灭亡正式宣告完成。刘聪在位期间,施行骄奢淫暴的统治,动辄诛杀公卿,滥发赏赐,国家政权动荡不安。麟嘉三年(318年),刘聪因病去世,谥号昭武皇帝,庙号烈宗。
二
刘聪去世后,他的儿子刘粲继位,年号汉昌。然而,刘粲沉迷酒色,不理政事,残暴不仁,最终导致内政混乱,辅政大臣和晋愍帝纷纷遭到迫害,权力则完全落入了靳准手中。不久后,靳准发动了叛乱,并在他列举的各种罪名下,亲手杀害了刘粲,谥号隐皇帝。从笔者的角度来看,前赵灭亡的速度,和君主的暴政以及频繁的内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靳准杀死刘粲后,镇守长安的刘曜迅速发动反击,公元318年十月,刘曜在赤壁(今山西省河津市赤石川)宣布即位,改元光初,次年又改国号为赵。然而,刘曜并未能稳住政权,随即发生了石勒起义,石勒自称赵王,东部疆域逐渐失落。史学家为了区别,通常将刘渊创立的汉赵和刘曜所建立的前赵合称为前赵,而将石勒之后的赵称为后赵。
随后,刘曜与石勒之间不断发生战争,由于刘曜在关中地区治国无方,一味征战,导致国力日渐衰退。而石勒则稳固控制了河北广阔的地区,逐渐增强了自己的实力。公元329年初,前赵与后赵的大战爆发,地点位于洛阳城西。刘曜因酗酒过度而被后赵俘获,前赵的主力也因此遭到摧毁。
三
公元329年,后赵军队乘胜西进,前赵太子刘熙逃离长安,前往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九月,后赵的石虎攻陷上邽,亲手杀死了刘熙及其文武百官。汉赵的灭亡彻底完成。石勒的堂侄石虎则活捉了刘熙、刘胤等三千多人,并将他们全部处死。此外,洛阳发生了大规模的屠杀,五郡的百姓遭到残忍的迫害。匈奴刘氏家族在这场劫难中损失惨重,几乎到了灭族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