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中国人在国际上的活动也越来越多。在出入境的时候,我们不免就要用到一个国际通用的身份证明,那就是护照。
护照最基础的作用就是本国发给本国合法公民在国际交流中通行的一个证明,在穿梭于各国同时,这个小本本就像是我们在国内日常用到的身份证,虽然看似简单却又不平凡。
除了方便我们的通行以外,还是我们自身最有利的自我保护的武器,当我们遇到困难之时,可以凭借着它进入到祖国在所在国的领事馆,给予我们一份保障。
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护照可以在国际间护我们周全,一百多年前在外的国人,也是凭借着大清王朝的护照,在外奔波。
说起来常常出入国内外的人再也熟悉不过了,但作为常年待在国内的人而言护照的作用就不大了,说的难听一点也就是个没有什么用处的小本本。
但它却是在外的国人最有利的保障之一。中国的护照其实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康熙年间。
中国护照的出现和大家熟悉的一段历史有着不小的渊源。
1689年清廷击退屡次犯我大兴安岭地区的沙俄侵略者,战事结束以后,为了避免双方再次发生大规模的冲突,康熙皇帝下令与沙俄勘定边境,重新划定边境线。
也正是这个原因,朝廷委派的官员要常常出入中俄两地。为了给这些办事的官员提供一些方便,保障中方官员在沙俄的权利,于是就出现了一种信函式的证件,表明这些官员入俄的意图和工作内容。
用再早一定的言语来说的话,相当于国书一类的吧。不过那时候官员出国大都以集体的形式,所以这种信函也可以称作集体护照。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一种采用这样的方式与来往的国家相互交流着,至于民间也就没有什么证明可言。
这种形式一直持续到1840年,学过历史的朋友对这个年份都有比较深刻的印象。
正是这一年曾经耀眼东方的华夏大地,经受了从未有过的灾难。英国的大炮轰开的不仅是满清的大门,更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的耻辱。
不平等的条约签订以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各国驻华的领事馆为了保障他们国民在中国的权益开始给他们发放个人执照,也就是清朝个人护照的雏形。
这种护照并不是官府发行的,各国的驻华领事馆都可以制作,然后盖上当地官府的印章就好。
那时的照相技术还没有普及,所以护照上并没有持有人的照片,但为了保障持有人的权益,上面会大概描写一下持有人的体貌特征。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是经商护照,还有的属于旅游护照。
护照上会写明经商或是运送物品的名称、数量以及路径,旅游护照则会写明去往的地方。
不过所有的护照都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上面都会标明这些人只有凭借护照出入各种关卡。而且照会各地的官府照顾护照持有人的安危,并且立即放行的字样,虽说技术上并不先进,但是内容还是比较细致的。
在一张德国领事馆发来的护照上,就标明了持有人从柏林坐船到意大利,再由意大利来到中国。之后会去往山东、河北、蒙古等地的旅行护照,并且要求各个地方见到护照之后立即放行,保护安全的字样,说起来挺有意思。
还有一张光绪年间的护照,曾经引起过国内网友的热议。
护照上清楚地写明“持护照过境时,请立即查验放行,按照约定给予保护,不要为难阻滞。”网友们一阵欢笑之后,又觉得有些伤感,不免又有些感慨。
想想一百多年以前,虽然满清朝廷被外国列强打的顾南不顾北,顾东不顾西,不仅仗仗必败,连皇帝也仓皇出逃过,但依旧还是那么的硬气。
这或许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倔强,也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脊梁。
即便是风雨飘摇的岁月,也要尽力保国人周全,只是有心无力罢了。
历史总是出奇的相似,特定的时代总会有特变的产物。国内最早的护照雏形是因为我们击败了沙俄,但第一张有照片的护照却是一段并不美好的历史,1919年顾维钧的中国代表团抵达了巴黎。
作为重要参会国的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受尽了羞辱。西方列强当着中国人的面讨论胶东半岛的归属问题,完全忽略了中国人的存在,把中国的领土当做了他们置换利益的筹码。而第一本有照片的护照就是在这一年发行的。
顾维钧归国以后审查了北洋政府护照里的问题,将护照的规章制度的制定以及发行收回到了外事办事处的手中。
这大概是中国现代护照的正式版,但却是那个让人唾骂不已的北洋政府发行的,说起来心里都觉得窝心、不堪、愤怒。
北伐战争结束之后,护照又交到了国民政府的手里,虽然也是个不堪回首的岁月,倒也比让人恶心的北洋政府要强得多。
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代表着中国人站起来的新护照应运而生。
新中国的护照也是几经变革,从小小的一本到如今的大气、又充满先进的技术。当我们走出国门的时候可以大大方方地拿出来,也让我们真正挺直了脊梁,不再那么的卑微,也再也不必唯唯诺诺,生怕被人拒之在外。
护照的发展史无疑就是中国近代的缩影。康熙盛世时,我们还是昂首挺胸,将侵略者彻底地挡在国境以外,告诉他们中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再到鸦片战争开始,这个古老国度经历了从未有过的血雨腥风,成为西方资本不断剥削和压榨的弱后的国度。
也正是应了那一句弱国无外交。近百余年来,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到巴黎和会上的各种委屈,再到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国家的弱后,让我们陷入到常年的战火当中,几乎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直到新中国的成立。
如今的我们再一次站在世界之上,挺起了我们的民族脊梁。从不被认可、从备受鄙夷到如今我们可以畅行无阻。
护照虽小,但是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实力,护照虽薄,但是代表的是新中国的厚实。
有了护照背后的祖国,才让我们在国外更加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