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1月,位于安徽凤阳县的小岗村开始实施“包产到户”政策,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篇章正式揭幕。紧接着在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改革开放的方针得到了明确提出。1979年7月15日,中央政府正式批准广东和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一系列特殊政策与灵活措施,这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提到改革开放的先锋,大家都知道广东省的深圳经济特区是改革的大本营。那么,究竟是谁最早在深圳经济特区引领这场重大变革呢?这位重要人物名叫吴南生。他曾担任深圳市委的第一书记,以及广东省委的书记等要职。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他的传奇故事。
吴南生出生于1922年,正值广东的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父亲是一名钟表修理工,常常在汕头的小公园骑楼下辛勤工作,尽管每天都有顾客,但生意却并不兴隆,因此家庭的经济状况相当艰辛。不过,吴南生的父亲对于革命满怀热情。在大革命期间,他积极参与当地工会,加入工人运动,受父亲的影响,吴南生在成长过程中也逐渐对革命事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尽管家庭条件不佳,吴南生的父母却非常重视教育。他从小时候起就表现出对书本的浓烈兴趣,尤其对写作十分热衷。1935年,“一二九运动”的爆发使得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荼。受此影响,吴南生积极投身于进步文学创作,并因其才华出众,逐渐在当地成为了一名较有名气的青年作家。
值得一提的是,自大革命的失败之后,汕头的革命组织遭受了严重打击,国民党的严密镇压迫使很多地下工作者必须秘密开展活动,悄然发展党员。作为一名小有名气的青年作家,吴南生的才华吸引了组织的注意。1937年8月,他被正式吸收为共产党党员,成为汕头地区大革命失败后第一批的党员之一。
在随后进行的抗日战争期间,吴南生在家乡以及重庆、延安等地不断活跃,努力进行抗日宣传工作,比如号召年轻人参军、捍卫家园等。1945年,在党的领导下,吴南生见证了抗战胜利的伟大时刻。战后,他被派往东北,继续发挥其影响力,为东北的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1949年,随着渡江战役的胜利,我党组建了南下干部团,吴南生也加入其中,前往江西并担任南昌副市长,负责接管工作的相关事宜。
1949年10月,吴南生继续向南前进,抵达广东汕头。在此之后,他在广东履行其执政职责,积极参与潮汕地区的土地改革,致力于为新中国的初期发展奉献力量。随着十年特殊时期的到来,吴南生也遭受了一些冲击,不过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力坚持了过来。1971年,他重新复出工作。随着十年特殊时期的结束,吴南生的才华逐渐被重用,1977年升任广东省委副书记,1978年成为了广东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
1980年,吴南生兼任深圳市委第一书记(相当于现今的市委书记)及深圳市革委会主任,成为深圳的核心领导。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深圳得以设立经济特区,而吴南生正是这一重要时刻的掌舵者,他引领深圳率先展开改革开放,奠定了如今这座城市的繁荣基础。可以说,吴南生为深圳的改革开放付出了不可磨灭的努力,并作为这座城市发展的奠基者,见证了其辉煌的成长历程。
在此后的岁月里,吴南生还曾担任广东政协主席等多个职务,并于2004年光荣退休。晚年的吴南生主要定居于广州,直到2018年因病去世,享年96岁,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