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绍一张建国初期的重要合影,照片中有7位人物,他们的共同身份是西南行政委员会的副主席。令人好奇的是,作为贺龙元帅,他并没有站在合影的中央。那么,照片中究竟是谁呢?而站在C位的又是谁呢?
首先是左一的邓锡侯,他曾是国民党时期四川中部的一个著名军阀,五行属金。邓锡侯出生于四川营山,担任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在四川军阀混战的岁月中,邓锡侯曾是反动势力的一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担任了集团军总司令,积极参与抗日战斗,被誉为抗日名将。解放战争时期,邓锡侯担任四川省主席,坚决拒绝与蒋介石合作,最终选择和平起义,归顺人民。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和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直到1964年逝世,享年75岁。
接下来是左二的王维舟,来自四川宣汉。红四方面军进驻四川时,原本只有四个军,而后吸纳了王维舟领导的红33军,使得红军的总兵力增加到五个军。王维舟和许世友等人一样,都是红军的军长。抗日战争期间,王维舟担任了王宏坤领导的385旅副旅长。在解放战争中,他是贺龙的得力助手,曾担任西北军区副司令员。在解放大西南战役期间,王维舟与贺龙一起,率领第18兵团从北方进入四川,之后回到家乡担任职务。
左三是刘文辉,四川大邑人,五行属火,曾是四川的军阀之一。他和刘湘是四川中部军阀的两大人物,二人曾为叔侄关系。两人决裂后,最终刘湘通过政治手腕一统江湖,而刘文辉则退至西康自立为王。尽管当时的军阀势力祸害民生,刘文辉始终拒绝与蒋介石合作,在解放大西南时,他毅然选择了和平起义,并加入了新中国。刘文辉也成为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并于1976年去世。
说到右一,这位是开国上将宋任穷,湖南浏阳人,素以政工将领著称。在解放战争的后期,宋任穷担任第四兵团政委,并和陈赓一同进入云南。他是云南的首任省委书记,也是西南局的重要领导人物。作为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宋任穷在协助邓小平和贺龙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1954年,西南大区撤销后,宋任穷被调往北京继续任职。
右二是卢汉,云南彝族人,曾是国民党时期云南的最后一位军阀。陈赓和宋任穷率第四兵团进入云南时,卢汉宣布和平起义,最终选择加入新中国。卢汉于1974年去世。
右三则是贺龙,西南军区的司令员。西南行政委员会的前身是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一职由刘伯承担任,虽然刘伯承已经离开了大西南,前往南京办军校,但他仍然保留着这个职务,而贺龙则是副主席之一。
那么,合影中的C位究竟是谁呢?尽管贺龙是元帅,但他并没有站在中央。站在C位的,是熊克武,这位来自四川井研的老牌军阀。熊克武的年龄最大,资格最老,他曾是贺龙的上司。在贺龙担任师长时,熊克武是川军总司令,并积极拉拢贺龙支持他。熊克武的资历和威望使他当之无愧地占据了C位。
西南行政委员会的副主席中,有不少曾是四川大军阀。这也是为什么西南军区的司令员是贺龙,而不是刘伯承。贺龙不仅曾是川中大军阀之一,而且他拥有强大的实力,能够有效震慑其他军阀。因此,贺龙比刘伯承更适合领导这片充满挑战的地区。
最后,我们来看这些大人物的签名。熊克武和刘文辉的字迹工整有序,签名位置也较为端正。与此不同的是,其他五位的签名龙飞凤舞,各具特色,颇有观赏价值。你能认出这些签名吗?从左到右分别是王维舟、邓小平、贺龙、宋任穷和卢汉。贺龙的签名尤为引人注目,笔力雄浑,气吞万里,正如他那威震一方的气势。贺龙不仅是南昌起义的总指挥,也是共和国的第五元帅,曾为人民解放事业作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