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明灭亡,崇祯是背锅侠还是始于嘉靖万历?谁该负主要责任?
创始人
2025-09-04 23:03:15
0

史学界流行一种说法,明中后期,该为明灭亡负责的皇帝,嘉靖、万历、天启、崇祯,这四个一个都跑不了。那么,崇祯真的只是背锅侠吗?谁又该负主要责任呢?

总体来说,嘉靖万历朝是有很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一直延续到明末,并没有解决。所以很多历史学家说,明实亡于嘉靖。但嘉靖不上朝瞎整,只是让一个正值壮年的王朝,被掏空了些许身体,外表看起来还是那么强壮,实际已开始力不从心。而万历皇帝最大的祸害,是让整个中央政府停摆几十年,彻底掏空了王朝的身子。

嘉靖算是给大明整出了心脏病,万历是把心脏病整更严重了,但是还能吃药维持,崇祯直接整成了心衰,甚至自己乱开药吃,还专吃猛药。

崇祯的木匠哥哥天启的能力还是可以的,他能够压制朝堂,平衡朝堂,通过太监收税,也能收上来不少。决策上,也没有特别大的失误。

天启,再多活10年,或者20年,差不多就可以把满清拖成大辽那样。因为皇太极没了,多尔衮跟皇太极差距很大。因为那会满清早就过了饱暖的时候,小日子过得不错了。进取心没那么强,有钱有权的也不愿意去死了。

而崇祯,勤政努力17年,终于让明朝亡了。哪怕他是让自己媳妇周皇后执政,明朝可能都不会17年就亡!

历史上的帝王都是分级的,崇祯并不算差,至少可以算第三四档吧:

一档:雄才伟略,创下不世之功,识才辨能的能力堪称变态!基本都是开疆扩土之帝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当然也包括敬爱的伟人;

二档:谋略了得,庙堂之上,帝王之术玩的炉火纯青,识才辨能的能力一流!于内,国力蒸蒸日上;于外,胜多败少——汉景帝、永乐大帝等;

三档:能力不是多高,谋略也见得多强,但仁心勤政,能够任用有才之士,听取他们意见让他们发挥才能。多是守成之君;

四档:或多或少某一方面都有毛病,不喜欢好好上班996治理国家,就是各种玩。

末档:暴君、昏君!

崇祯当皇帝,确实能力谋略,甚至心性城府都不算优秀。他本不是皇储人选,前任挂的太早也没为他留下信得过的人才,而明末这个乱世,已经没有时间留给他慢慢靠自己悟明白帝王心术了,说白了,垂帘听政几十年的慈禧太后都比他更擅长帝王之术。

通常来说,末代皇帝都是背黑锅的,但崇祯不是。崇祯上台时,谁也没想到大明就要亡了,但就是亡了。

再者,亡国皇帝都是因为贪图享乐、不好好工作亡的国,崇祯可不是。

崇祯是

“上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从无宴乐事”。

高考的孩子都没有他努力。

但坏就坏在这个努力上,方向错了,越努力破坏性越大。

一个亿万富翁,不怕孩子享受败家,败是败不完的,就怕雄心壮志创业。不怕富二代不努力,就怕富二代瞎努力。到了崇祯这时,败家只是等死,雄心壮志就是找死。

崇祯他哥死的时候,交给他的摊子是什么样的?一个在册4000万丁口的帝国,皇帝发布的命令,是可以传达到地方的,税收是可以上缴的,军队是听从调动的,军饷和粮草是需要国家拨付的,这个景象,怎么可能是亡国的样子?

看看其他末代皇帝,谁有崇祯这样的开局:

——汉献帝,哥哥被军阀董卓弄死,赶鸭子上架,从当皇帝开始,不是被董卓控制,就是被曹操控制,完全就是个工具人。

刘协表示我要有崇祯的开局,睡着了都能笑醒。

——唐哀帝李柷,套路和汉献帝都是一样的,从当皇帝开始就是个傀儡。朱全忠先杀了唐昭宗,然后赶鸭子上架立李柷为皇帝,当了三年傀儡之后禅位给朱全忠。

李柷表示老子比汉献帝还惨,他还可以玩衣带诏,有车骑将军董承可以依靠,不是因为刘协太菜,说不定还可以翻盘。老子就是想玩衣带诏都找不到人。

——宋少帝赵昺表示我7岁继位,第二年就被蒙元逼得跳海,比李柷还惨,起码李柷还当了三年工具人。老子第二年就没了。

所以说,崇祯有这样的开局,在末代帝王里面,简直就是天胡开局——在位十多年,一直手握实权,既可以调动军队兵马,也能任命朝廷官员并对他们生杀予夺。明帝国亡在他手里,那他自然就是第一责任人。

当大明公司交到他手里时,并非资不抵债,资产依然雄厚,现金流稳健,只是公司内部组织机构僵化,执行有问题而已,需要优化改革。崇祯董事长不瞎折腾,哪里那么容易破产。崇祯自己没有改革公司的能力,又没有识人之明,那可不完犊子了吗?

所以那些怪嘉靖万历天启的,崇祯本人最后,也只是怪他的臣下耍他误他,也没怪上届上上届,平心而论,人家交给他的可是完整的公司。

他哥天启大帝,在位期间,外有金兵侵扰,内有农民起义,正是国难当头,内忧外患的时期。天启帝却不务正业,对木匠活有着浓厚的兴趣,朝政让魏忠贤管理,军事让孙承宗祖大寿满桂处理,朝廷平平安安把事就办了啊,啥也不耽误。

崇祯接手大明有限公司的时候,还是个17岁的接受儒学教育的青少年,正是理想中二的年龄,却要驾驭这么个大帝国,乾纲独断,而缺乏指导。

崇祯自己不但很勤政,而且非常节俭。自己穿补丁衣服,舍不得吃肉,把宫内银器融了,家具都变卖筹措军饷,也祈求过官员乃至百姓捐款。然而他所做的,省出来的筹措出来的钱粮,对于明末地狱模式的数十年天灾而言,是那么微不足道杯水车薪。

要想搞好就真的只能靠天纵奇才。而崇祯只是个普通人,需要按部就班成长的,但崇祯成长的代价,却是一个国家的覆亡,他到死都没真正成熟起来,这代价太惨痛了。

此时的明帝国,只能说是积重难返了,崇祯从出生到登基,一直没出过北京城,之前也一直是打算就当个藩王然后混吃等死的,崇祯对于天下的情况,只能通过大臣的汇报以及奏章来构思想象,所以崇祯经常会有一些蠢蠢的,想当然的想法和举措,也不奇怪。

说崇祯蠢的也不完全,崇祯上台并没有自己的真实党羽,也没有共同理想的奋斗者,他的耳眼都是被蒙蔽的,这种上台者本来就是背锅侠。就算他要解决这些事情都是需要试错成本的,明末试错成本太高。

崇祯这个人很复杂,一上来就干净利落的搞掉魏忠贤,说明这个人还是有点操作的。知道军队战斗力低,就组建新军。知道辽东那边一团稀烂,就选了袁崇焕,知道官僚腐朽,于是光内阁大佬就干掉了几十个,他但凡早生个几十年,真不至于当亡国之君,但既然国家腐朽至此,他又是皇帝,就乖乖背锅吧。

崇祯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最大的问题就是,他根本就不是准备做皇帝的,从小搞的都是文人的教育那套,封地都封好了。就没教他怎么做平衡,怎么压制文官,怎么管理。

突然发现崇祯跟前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挺像的,这两人接手的摊子烂不烂,那确实够烂的,但是正常人,是绝对不至于折腾到亡国的。

崇祯的行为方式,个人能力有限,做事心狠手辣。战略目标犹豫不决,杀人甩锅毫不犹豫。崇祯越喜欢甩锅,越喜欢集权,越刻薄寡恩,越机会主义,下面越战战兢兢,越没有担当,没有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坚决执行的决心,整体越执行不力。

一个王朝的灭亡,不会是单方面原因。大明朝经过200多年的发展留下很多弊端,土地兼并、滥发宝钞、藩王禄米、卫所军队、吏治腐败、文官党争、太监乱政等等很多问题,其中很多问题是胎里带的。

到崇祯接手时,体制腐败,天灾导致民众没法生存,奋起反抗不断,后金崛起等等。而这么多暴击打击下,摇摇欲坠的明朝,还遇上个崩溃加速器崇祯,给了致命的临门一脚,最终成功把明朝搞灭了。

这是宏观上,微观上,在具体的操作上,崇祯有失误的地方,比如错用了一批人,像袁崇焕、陈奇瑜这些人,但这也难免,人心隔肚皮,他又不是神,怎么可能用一个准一个?不用这些人还能用谁?

王朝到了后期,遇到个明君,一番改革,或许能让帝国重焕新生,续命一段时间。遇到个昏君,自然是胡乱作为,加速帝国灭亡。但你怎么能指望代代有明君呢?明君还是昏君,实乃是个概率问题。

崇祯但凡是个及格的皇帝,明朝绝对不会亡在他手上。皇太极根本就没想过自己能入主中原,只是想打一打然后议和捞点好处。崇祯一连串智熄的操作,让满清以最小代价得到了天下。

总之,崇祯以他惊人的愚蠢,直接把大明玩嗝屁了。要说这些个大一统的朝代哪个亡的最冤,明朝应该要排第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绝... 春秋战国,百年罹乱,终由秦一统天下。然而,一统天下的,为什么是“秦”?要知道,若论地理环境、国家底蕴...
原创 食... 食干制度是东魏和北齐时期社会中推行的一种官吏制度,地方官员原本是没有国家给予的俸禄的,食干中的“干”...
聊聊刘虞这个治世能臣:厚道领导... 当领导的人,心里其实都明镜似的,就盼着下属能尊重他,听他的话。不过,话说回来,每个领导的工作环境都差...
原创 宋... 一 这是1918年5月的一天,在上海的一幢美式洋楼里,宋霭龄三姐妹和家人,围着昏迷在床的父亲,陷入...
原创 敌... 1948年大特务康泽出任第十五绥靖区司令,手下三个旅都是川军,和他毫无渊源。他想找一个能打的将领来当...
原创 连... 从小到大,我们学习过许多关于中国历史的知识,其中“三皇五帝”和夏商周这段历史一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内容...
原创 贺... 贺龙元帅,在中国建国的四大军事家之一,被人亲切地尊称为“总”或“老总”。这一荣誉通常只属于四位卓越的...
原创 造... 杨效椿是新四军老战士,他1937年参加革命,刚开始是在延安学习,1938年被派到大别山工作,担任过新...
原创 读... 历史之中最为出名的商鞅变法其实时间是最靠后的,他之前的战国诸多诸侯国其实都已经实行变法了。说一句让大...
震惊!隋唐十八好汉真实死因曝光... 震惊!隋唐十八好汉真实死因曝光,最后一位竟死得如此憋屈? 说起隋唐十八好汉,仿佛能看见他们身披战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