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慈禧驾崩的前两天,秘密做了五件大事,每一件都决定了大清的未来
创始人
2025-09-04 21:03:19
0

文▏怪兽学府

编辑▏怪兽学府

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薨逝,11月15日,统治中国四十多年的慈禧太后也去世了。母子俩前后脚离世,时间仅仅相隔一天,这两人的相继离世给后世留下一个巨大的谜团,背后的真相恐怕并不简单。

慈禧去世前一天她究竟做了些什么?

据记载,慈禧在1908年11月15日,处理朝政之后,突然晕倒,究其原因原来是从夏天开始她便患上痢疾,从而元气大伤。

1送光绪上路

光绪的父亲是道光皇帝的儿子醇亲王,母亲则是慈禧的妹妹,

光绪和慈禧并不是真正的母子关系,虽说光绪从小就被慈禧养在身边,但也只不过是慈禧玩弄权术的工具,

他自幼身体就不好,并且长期受到慈禧的掌控,心情压抑从此一病不起。慈禧却做足了表面功夫,时常派人询问光绪的病情,慈禧假装关心让光绪感到很厌恶,但是慈禧才是实际掌权者,他又不能当面指责,

只能把自己内心的愤懑和不得志写进日记里。

本来光绪可以好好卧床休养,但是他偏偏要把自己的内心想法全部表露,

他在日记中写到,自己虽然病得很重,但是老佛爷一定会死在自己之前,老佛爷死了,就是他掌权,届时他就会杀了李莲英和袁世凯。

能说的不能说的全说了,这下好了,日记被慈禧安插的奸细拿给了李莲英,

李莲英心下琢磨,小子你想杀我,道行还差点儿,这下光绪的心思全部被慈禧知晓,慈禧震怒,她不信这个邪,心中想道,咱们走着瞧,

这时候慈禧太后就把年幼的溥仪带到宫中来抚养,

她的目的在于重新培养一个傀儡皇帝,好让权力一直掌握在自己手里。

光绪为什么要杀李莲英和袁世凯呢?

我们都知道李莲英是慈禧身边的大总管,

他与慈禧形影不离,还或多或少参与政事,作为太监总管自然是没少捞油水,李莲英和慈禧是一个鼻孔出气的,慈禧死了李莲英能有好下场吗,他在慈禧面前没少说光绪的坏话。慈禧一听,光绪竟然要死在自己后面,那她怎么能同意。

另外,光绪和袁世凯密谋要逼宫,却没想到袁世凯突然倒戈,

竟然在两边都做起了间谍的勾当,将光绪的秘密全盘托出。慈禧得知,怎么可能会放过光绪,无权无势体弱多病的傀儡天子怎么能是一个成熟政治家的对手,慈禧二话不说把光绪软禁起来,从此以后光绪就恨透了袁世凯。

导致慈禧和光绪矛盾激化的事情是光绪大婚,

光绪皇帝更倾向于活泼貌美的珍妃,而慈禧则希望自己的外甥女成为皇后,在慈禧的强势干预下,光绪不得不违心的册封慈禧的外甥女做皇后,就是隆裕皇后。其实慈禧和光绪积怨已久,在对外政策上,光绪主战,慈禧主和,慈禧一直打压维新派。

1900年慈禧从北京出逃时,害死了光绪最喜爱的珍妃,

慈禧早就想废掉光绪,另立一位傀儡皇帝,

这样新皇登基就会对自己感恩戴德,自己百年之后的名声也不会太过不堪。慈禧操纵着清朝的命脉,很多亲戚和亲信都得到提拔,这些人位高权重,如果发动政变,他们会是自己最好的支持者,

即使自己不杀光绪,损害到他们利益的皇帝,这些人自然会群起而攻之,

根本不用自己亲自动手。慈禧得知光绪隐藏的野心时,对他起了杀心,诸多因素导致慈禧必须要杀了光绪。

1908年11月14日傍晚,光绪帝医治无效龙驭宾天,年仅38岁。

只过了一天时间,慈禧也驾鹤西去。

据说光绪临死前腹痛难忍,来回在床上打滚,极度痛苦。2008年经法医鉴定,光绪是被砒霜毒死的,这样的死因,也不由得让世人浮想联翩。光绪是慈禧妹妹的儿子,从小就被慈禧养在身边,但是越接近权力的中心就越没有亲情可言,何况慈禧和光绪并非亲生母子关系,慈禧和光绪的关系在很多问题上都已经是水火不相容的状态,二者必有一番争斗,但是谁能想到两人会是这样一种两败俱伤的结局呢?

2物色新帝登基牢牢抓住权利

国不可一日无“主”光绪驾崩后,谁来继承继承大统就成为清廷最大的问题,

爱新觉罗家族有很多可以选择的继承人,可是为什么就独独选中溥仪呢?论起做皇帝的资质和能力溥仪的父亲载沣远远比溥仪适合。但是光绪一生无子,他身后无人可以继承皇位,这一点正中慈禧下怀,溥仪虽然身份高贵,只是光绪的侄子,想要继承皇位却不够名正言顺,慈禧就将溥仪过继给同治,作为同治帝载淳的嗣子,还兼祧光绪帝,同时继承同治、光绪两人,

溥仪小小年纪就已经成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溥仪的奶奶是慈禧的妹妹,父亲是光绪的弟弟,正是考虑到这层“亲上加亲”的关系,

而且溥仪当时年纪尚幼,更容易和隆裕建立感情,也更容易控制,如果让溥仪的父亲即位,那就实在没隆裕什么事儿了,这才是慈禧最大的目的,她根本不会考虑国家的前途命运,而是只想掌控权利。

慈禧的妹妹也挺惨的,儿子过继给慈禧做儿子,还让慈禧给害死了,

作为光绪的生母却一天太后也没当过,慈禧为了掌控光绪平时都不让光绪见生母,她整日都活在对儿子的思念里。直到去世前,慈禧才让光绪来见了她,所以对于自己的姐姐,她一直怀恨在心,为了权力导致母子分离,甚至还要把孙子拐去做傀儡皇帝。

3亲封监国摄政王

慈禧死前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情就是让溥仪的父亲载沣做摄政王。

其实载沣比溥仪更适合继承皇位,三岁的溥仪哪里懂什么帝王之道,

皇帝的一项权利还是由载沣掌握,所以载沣也是清朝最后的掌权者。

这一切都是慈禧深谋远虑的结果,他从不做赔本的买卖。载沣也是慈禧妹妹的儿子,慈禧知道自己即将命不久矣,他怎么会眼睁睁看着大权旁落,她到死都要让权利牢牢控制在自家人的手里。

晚清时期八旗纨绔子弟骄纵成性,提笼架鸟斗蛐蛐抽大烟整日过着奢靡堕落的生活,而清廷早已自身难保,没有多余的钱还能优待这些纨绔子弟。八旗子弟因为受到法律保护,他们放高利贷,偷卖军粮,换来钱就去吸大烟,这给当时不堪重负的社会雪上加霜。

为什么说慈禧让载沣做摄政王是最正确的事?

当时的贵族之间到处都弥漫着颓败之气,载沣在八旗子弟里算是一股清流,

他没有八旗子弟的奢靡之气,在当时的贵族里很有威望。身不由己被慈禧选为摄政王,不是因为他合适,而是因为他不合适。

载沣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后主动辞去摄政王一职,

虽然他是清王朝的直接获利者,但却没有和清朝的遗老遗少一样对革命活动进行压制,对于溥仪退位也没有反对,甚至没有参与过“复辟”,他没有屈服于日本人的诱惑,不愿随同溥仪去东北建立“伪满洲国”。

载沣18岁的时候就替清朝政府解决过一件棘手的事情,

义和团运动时期,一个德国公使被杀,德国政府要求清朝务必彻查此事,载沣身份高贵,德国要求他亲自前去德国道歉,德国人要求中方下跪道歉,但是载沣不卑不亢据理力争,最终也只是鞠躬道歉了事,由此可见,载沣还是很有气节的。载沣曾经权倾朝野,却甘愿做一个普通人,这是他最难得之处。清末局势复杂,他知道自己能力不强,不如退出官场,明哲保身回归普通人的生活。

他活得很通透,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他还是很拎得清的。

慈禧明白虽然把权力交给载沣确实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好在权利还在自己人的手里,也不算是最坏的结果。

4玩转权谋

慈禧这边刚封了载沣为摄政王,那头就让隆裕管着载沣,

可能在慈禧的心里只有自己才是最值得信赖的,剩下的人自己都不放心。因此为了防止一家独大,遇到问题隆裕和载沣都要坐下来一起商量,外甥和侄女一起掌握最终的决定权,不得不感叹慈禧的确把权术玩得炉火纯青,他这是把政权完全掌握在了自家人手里,就这样还不放心,为了防止其中一方独揽大权,任何事情都要双方一起决定,

慈禧的政治手腕和对权力的欲望一般人真做不到,这样的人为了私欲独揽大权几十年清朝不亡才怪。

闭眼之前能把事情考虑得这么全面不愧是慈禧老佛爷,如果不是800个心眼子可能真做不到这一步。

5颁布遗诏试图挽回名声

好了,政治上的事情全都解决完毕,她的对策全都是对自己有利的,最后轮到慈禧自己的事儿了。

慈禧去世当天还和大臣们一起讨论新帝的事情,一点也不像将死之人。但是到了傍晚,她出现了呼吸困难的症状,随后一众重臣进宫见驾。慈禧见到众人说了一大堆的废话“原本想归政于光绪,光绪无能,把祖宗的江山搞得一塌糊涂,所以自己只能重振祖宗基业”

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希望通过遗诏来替自己辩解。

慈禧大概也知道,自己掌握权利的这47年干了不少坏事儿,她害怕自己背负骂名,害怕自己遗臭万年,他不想成为历史的罪人,被后人戳着脊梁骨骂,

所以他要改写历史,挽回自己的名声。

位高权重之的人,最害怕自己百年之后被否定,活着的时候可以为所欲为,而身后事只能任人摆布了,

所以古代的当权者都很注重身后事,他们要挑选合适的继承人,要安排好自己的后事,慈禧自然是不例外的。

在临死前,慈禧留下的遗诏让人感到震惊,

她的文字看似很谦虚,但是每一项都是对自己十分有利的,我们来看看她到底说了什么吧。

她的遗诏列了三条,

首先她规定后宫女子不得干政,自己之后不能再有女人掌权,做人双标到这种境地也是前无古人了。历史上掌握实权的女性,例如吕雉、冯太后、武则天都没有慈禧的瘾大,唯独慈禧的所作所为于国于民的危害是最大的。其次就是太监不得擅权,违者必须严惩,最后就是将溥仪立为新帝。慈禧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每一个决断都关乎清朝的命运,她的确是一个手腕狠辣的政治家。

慈禧临终前的这五个决断直接反映出她的野心以及在政治上的独裁。慈禧死后三年风雨飘摇的清王朝走向了灭亡。

1928年,也就是慈禧死后第20年,孙殿英带领他的兵来到清东陵用炸药炸开慈禧的陵墓,

把棺椁劈开,将棺内的珠宝洗劫一空,已经死了20年的慈禧依然还和活着一样他们甚至抢走了慈禧嘴里的夜明珠,连她的衣服都扒下来,尸首也被随意扔在地宫里,王朝的掌权者却落地如此下场,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慈禧顽固守旧,她的倒行逆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尤其是她说的一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以及清末签署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注定让她成为千古罪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透视文物细节 刷新考古认知   中国社科院发布七项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透视文物细节  刷新考古认知   5月27日,...
木工砂光机多少钱一台 木工平面... 木工砂光机多少钱一台 在木工加工领域,木工砂光机是提升木材表面精度的核心设备,其价格受设备类型、配置...
原创 李... 李鸿章在临终之际,告诫后人要警惕一个特定的国家,声称中国要想强大,首先必须消灭它,而这并不是指外来的...
中兵红箭:中南钻石南阳高新店开... 证券之星消息,中兵红箭(000519)09月09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原创 清... 在电视剧《如懿传》中,四阿哥弘历执意选择青樱作为福晋,然而他的决定被皇上阻止,最终富察琅嬅接替了青樱...
原创 项... 前言 秦汉之争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激烈的一场战争,双方对峙的局面如同拉锯,难分胜负。直至垓下之战的发生...
原创 刘... 刘备麾下的猛将众多,正是这些将士的英勇奋战,才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的基业。然而在许多网友看来,刘备手下...
原创 陆... 在三国时期,陆逊不仅是东吴的丞相,还是当时的顶级名将,几乎达到了“出将入相”的顶峰。他的军事才华和政...
原创 年... 前言 年羹尧,清朝历史上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经历了令人瞩目的权谋斗争,最终因被处决而结束了传奇一生。...
原创 扒... 明朝的兴起,起源于朱元璋,而朱元璋的传奇故事,则开始于一个普通的碗。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