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末年,在三国还没有形成鼎立之前,曹操跟刘备的关系,是有着一段很长的蜜月期的。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他们在最早的接触时,两人的关系应当说,处得很好。
没有曹操,刘备也就不可能有刘皇叔的称谓。
是曹操把刘备举荐到了汉献帝的跟前。
也正是他的举荐,也才有了汉献帝跟刘备的寻宗论辈,认刘备为叔。
而刘备最早官至左将军,也是曹操举荐的结果。
曹操当时是大汉的丞相,当朝的重要政务,都是由他一人独揽。没有他的举荐,汉献帝也想不到会对刘备封官行赏。
您还别小看左将军这一官职。
这一官职,用史书上的话说,是:执掌京师兵卫,四夷屯警,位次上卿。
而曹操当时为什么要如此举荐刘备?在于他当时觉得刘备是值得他可用之人。
加上当时,他对关羽、张飞也极为看重,觉得他们都是武功盖世,可以有助于他平定天下,所以,他想以高官厚禄稳住刘备的心,让刘备能死心塌地地追随在他的左右。
那个时候,曹操对刘备,可以说,是既尊重又器重,两人常常是出则同车,坐则同席。
可是,当他发现,刘备在汉献帝的心目中真的有了一定的地位后,他又对他的举荐有所后悔了。
他意识到,刘备有可能在某一天,对他的权利形成威胁。
又正因为后悔,才有了后面的曹操煮酒论英雄,对刘备的摸底试探;也才有了刘备惊得筷子脱手而落地而自我掩饰地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这也是缘于荀彧等一班谋士的提醒。
曹操灭掉吕布之后,有点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那个时候,他已自认为天下已无人可成为他的对手。
那个时候,在他眼里——
兵粮足备的淮南袁术,不过于坟墓中一把枯骨,早晚会被自己擒下;
虎踞冀州的河北袁绍,也只是个色厉胆薄好谋无断之人,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不值一虑;
威镇九州的刘表,名虚而实无;
江东领袖孙策,是借着父亲孙坚打下的江山得势于一时,并没什么真本领;
益州刘璋虽系宗室,乃看家护院狗一样的人物;
张绣、张鲁、韩遂等人,更是一群无能之辈,不足去谈。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他觉得刘备在与他征剿吕布的作战中有功,应当让皇帝给予一定的封赏,才能显示出自己对刘备的重视。
在这个时候,他是实实在在地想在刘备心目中营造出一个好的印家,以使刘备能死心踏地地跟着他。
所以,也才有了从下邳回许昌后,曹操表奏刘备军功,引刘备面见汉献帝这一情节。
在此之前,他对刘备也是恩爱有加。
在关羽关云长斩华雄于氾水关下,他就出面关照过一时陷入尴尬的刘备。
那个时候,正值十八路诸侯联合起来讨伐董卓。
而当时掌管这一讨伐军粮草的袁术,因见张飞高声喊叫要众英雄趁势杀入关去活拿董卓,觉得一县令手下小卒耀武扬威不可容忍,要将刘关张三兄弟赶出帐外。
当时刘备的处境相当尴尬。
他若在当时真的和他的两位兄弟一起被赶出帐外,那他也就在天下众诸侯面前颜面尽失。
曹操当时是及时出面,劝说袁术: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随后又暗使人送去酒肉给刘备加以抚慰。
那个时候,刘备对曹操也是感激倍加。
而那个时候,曹操之所以肯于出面,也正是在于他看中了刘备和刘备手下这关张二兄弟。
当时,他就有心把刘备和刘备的这两个兄弟,收纳为自己的部下。
在他的头脑中,他也分明在一直认为,只要他能为刘备谋来一定程度的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刘备就会感激涕零,就会完全归心于他而再无他念。
当汉献帝与刘备一排世谱,发现刘备乃自己之叔时,大喜,暗思曹操这一时期专权于朝政,国家大事没一件能由自己主,今得此英雄之叔,自己岂不是有了翻身的希望和可能?
于是,便请刘备入偏殿,叙叔侄之礼,并拜刘备为左将军、宜城亭侯,设宴款待。
汉献帝的这一举动,曹操当时并没有立刻有所警觉。
但有人看出了这其中的端倪。
有人当即提醒曹操:天子认刘备为叔,恐无益于明公。
曹操当时还是不太以为然,认为刘备即便是被汉献帝认作为叔,我曹操以天子之诏令之,他也不敢不听从我的指挥调度。何况我已把他留在身边,名虽近君,实则他的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他又如何能闹出天来?他不足以让我曹操害怕。
因而他对他的那帮谋士说:我现在担心的,不是刘备这样的人,而是太尉杨彪。因为杨彪是袁术的亲戚,他怕二者里应外合。
于是,他很快便收彪下狱。
但这事过后,他曹操冷静下来一想,还是觉得这些谋士们的提醒有道理。
他开始后悔了。
他发觉他这一把刘备引荐给汉献帝,等于在无形中给汉献帝提供了一个可依靠之人。
他怕就怕朝廷股肱尚多,而刘备这一靠近了汉献帝,岂不是自己又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对手?
于是,他要做一番观察了。
于是,他便借请汉献帝外出打猎之际,要看看刘备及跟刘备一样的靠近汉献帝的人的反应。
这次试探,他没有发觉出什么让他不安之处。
刘备的谨慎,让生疑的曹操没有抓到任何把柄。
尽管当曹操遮于汉献帝之前迎受群臣将校山呼万岁时,关羽关云长怒不可遏,剔起卧蚕眉,睁开丹凤眼,提刀拍马便出,要杀曹操。
但在那一刻,刘备极为理智地摇手送目,阻止了关羽关云长的莽撞行为。
这也就没让曹操发现刘备有什么值得他提防的地方。
不过,曹操到了这个时候,还是有点不放心。
于是,接下来,他便又请刘备入相府,至后园,煮酒与之对坐,来了个开怀畅饮,阔论起天下何为英雄又英雄何在之事。
这次的结果,自然是,又被早有防备之心的刘备以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掩饰了闻听曹操把自己视为英雄列为对手而陡生的惊惧。
曹操到了这个时候,也就是这场煮酒论英雄之后,对自己又有了自信。
他觉得自己已是根深叶茂,一个小小的再有天大的本领的刘备也奈何不了他什么,何况对方是一个一声雷鸣就被吓得手中的筷子都落了地的胆小如鼠的人呢?
因而,他对刘备的防范又有所放松。
不久,曹操即令刘备总督五万人马去征伐袁术。
由此,又引出了《三国演义》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的更精彩的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