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06年,小伙在非洲被封为酋长,带领当地人种出100万吨水稻
创始人
2025-09-04 17:03:32
0

家人们!今天必须给你们唠个超牛的中国男人的故事!这位大哥一到非洲,直接被当地人封为酋长!而且人家可不是白当的,带着村民种出 100 多万吨水稻,让 80 万非洲兄弟姐妹吃上了香喷喷的大米饭!最绝的是,人家手握 “娶多个妻子” 的特权,愣是拒绝了四位非洲姑娘的追求,一门心思扑在农业上!这剧情,简直比小说还精彩,快搬好小板凳,咱细细唠!

初到非洲:从清理蚂蚁窝开启的奇妙之旅

故事的主人公叫王学民,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因为工作原因,他踏上了尼日利亚的土地,这一待就是 19 年。刚到那儿,他就碰上了件新鲜事儿 —— 带着团队清理一个巨型蚂蚁窝。你们能想象吗?那蚂蚁窝足有两米高,远远看去像个超大号马蜂窝,王学民当时就懵了,在中国哪见过这场面啊!可当地人见了,跟见家常便饭似的。原来这是个地下藏着蚁后老巢的巨型蚁穴,要彻底搞定这片荒地,必须把蚁后挖出来!

王学民二话不说,把这活儿交给经验丰富的当地兄弟,自己也跟着上阵。大家抡起锄头一顿挖,好不容易把地面上的蚁巢铲平了,却没停手,继续往地下深挖。为啥呢?难不成蚁后早就逃到地底下了?果然,挖到一米深的时候,大伙挖出个又长又白的大虫子!非洲兄弟们跟发现宝贝似的,兴奋地举起来给大家看。王学民凑近一瞧,好家伙,这就是传说中的蚁后!又胖又白,模样奇特,他当时就感叹:“这一趟可真是开眼了!”不过啊,清理蚂蚁窝这事儿,顶多算个开胃小菜。真正让王学民当上酋长的,是他刚到尼日利亚干的一件大事!

艰难开局:在非洲种水稻有多难?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那儿的风土人情跟咱中国简直天差地别。当地人特别宝贝自己的头发,每天花大把时间打理,甚至舍得花大价钱买假发;衣服偏爱花花绿绿的亮色;饮食上,大家都特爱吃大米,可当地水稻产量低得可怜,大米基本全靠进口,价格贵得离谱,好多老百姓根本吃不起。王学民和同事们来这儿,就是为了帮当地人实现 “大米自由”。他学历高、经验足,团队里也全是农业专家,种水稻这事儿,在国内他们闭着眼都能干。可到了非洲,现实直接给他们泼了盆冷水!

非洲的土地、气候跟中国完全不一样。他们租了片荒地准备种水稻,周围老多当地人围观,都想看看中国人咋种稻子。结果还没开工,王学民就发现一堆难题:头一个就是土地坑坑洼洼,根本没法正常插秧。没办法,他们拿绳子一点点把地拉成直线,一棵一棵手工插秧;刚解决完土地问题,新麻烦又来了 —— 稻苗品种不统一,有的长得高有的长得矮,产量根本没法保证;地里杂草疯长,怎么除都除不干净;水稻需要的肥料也严重短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这换别人估计早打退堂鼓了,可王学民和团队偏不信邪,铁了心要 “撞了南墙就拆墙”!他们把中国和非洲的农业技术一结合,日夜研究,终于培育出既适应非洲环境,产量又高的新品种!这消息一传开,当地领导都坐不住了,立马批准推广。眼瞅着一切步入正轨,谁能想到,一群 “不速之客” 突然找上门,差点闹得剑拔弩张!

化解危机:从冲突到携手共建 “非洲粮仓”

那天,一群当地人扛着锄头、镰刀,气势汹汹地冲向王学民的荒地。王学民当时就懵了:“这是咋了?咱不是来帮忙种水稻的吗?” 他赶紧找了个熟悉的当地人巴库打听情况。说到巴库,这人可有故事了。他是村里的土著,王学民刚到那会儿,就雇他当翻译,俩人关系还不错。结果王学民一进巴库家,直接惊掉了下巴 —— 巴库家在村里算中上等水平,一人坐拥四套房子,四个老婆,八个孩子!巴库特热情地跟他介绍:“在我们这儿,一个老婆一栋房,各过各的,这样就不会吵架!” 还怂恿王学民也入乡随俗,娶四个老婆。王学民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

更让他惊讶的是,巴库每个老婆屋里,都堆着小山似的中国制造搪瓷碗。巴库解释说,在非洲,搪瓷碗是结婚必备陪嫁品,寓意多子多福,所以家家户户都攒了不少。唠着唠着,王学民总算弄明白了冲突的原因:原来当地人看他的公司越做越大,荒地种得越来越好,担心自己的土地被占,这才急眼了!

王学民赶紧把情况汇报给公司,大家一合计,决定主动让步:划出部分土地给当地农民,免费教他们种植技术;招聘员工时优先考虑当地人,让中国技术员带着非洲兄弟一起干。这招儿可太灵了!村民们一下子没了敌意,还跟王学民团队定下目标 —— 把这片荒地建成 “非洲粮仓”!

攻克难题:从语言障碍到共同致富

项目慢慢走上正轨,越来越多非洲村民加入团队。可新问题又来了:尼日利亚语言太复杂,好多人既不懂中文也不懂英语,光靠一两个翻译根本不够用;而且当地村民工作习惯跟咱中国人差别太大,插秧插得歪歪扭扭,深度也不够,干活还慢悠悠的。后来王学民才知道,好多人靠着种猴面包树就能养活自己,压根没种过地,也没啥技术。对他们来说,能唱歌跳舞、吃饱饭就够开心了,根本没啥 “搞钱” 的紧迫感。

换别人估计又要头疼了,可王学民有办法!他带着团队主动学当地语言,工作间隙还组织歌舞活动,把气氛搞得热热闹闹的。慢慢地,大家干活越来越起劲,不少村民学会了种稻技术,还有人当上了小领导。到后来,王学民的公司解决了 500 多人的就业问题,员工工资比当地平均水平高一大截,折合成人民币,基层员工月薪都有 4800 块!这在当地可算是高薪了!

硕果累累:从异乡人到 “非洲粮仓” 的缔造者

到 2019 年,王学民和团队在尼日利亚种出了 100 多万吨大米!80 万人终于能敞开肚皮吃米饭了!他还和当地政府深度合作,建了种植示范园,时不时邀请领导来参观,把中国农业技术的厉害之处展示得明明白白。这些年,王学民和非洲兄弟们处得跟一家人似的。休息日大家互相串门、请客吃饭,中国的炒饭、饺子、包子,都成了非洲家庭餐桌上的常客。现在提起王学民,当地人都竖大拇指!他从一个异乡人,成了大家信赖的 “酋长”,靠的可不是运气,而是实打实的本事和真心。

其实像王学民这样的中国人还有很多,他们响应 “一带一路” 倡议,跑到世界各地帮当地人脱贫致富。舍小家为大家,用双手创造财富,带着更多人过上好日子。这故事听完,咱不得给这些中国脊梁点个大大的赞?家人们,你们身边有没有类似的热血故事?快来评论区唠一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项羽为何被评为千古无二?四项过...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首《垓下歌》出自项羽被围垓下时的...
原创 清... 1912年2月9日,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通过的《清室优待条件》文件被迅速送往紫禁城,并紧急通知清朝皇室...
原创 清... 他是清朝王爷中最为耀眼的一位,在前期的“铁帽子王”中,他不仅拥有了世袭的永久爵位,更得到了无尽的荣华...
丝路小课堂走进甘肃简牍博物馆 ... 兰州5月18日电 (记者 丁思)18日,“问秦——甘肃秦文化考古二十年成果特展”在甘肃兰州开幕,同时...
原创 浅...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清朝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出独特而耀眼的光辉。它因其多民族的统一和宏伟的封建王朝...
原创 中...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浩瀚星空中,许多名将如星辰般闪耀,其中有三位将领,他们不仅在军事上成就卓著,甚至一度...
每人心中都有个霍去病,却被逼活... 每个热血男儿心里都住着个霍去病,可现实却逼我们活成了卫青! 汉武帝时期的双子战将卫青、霍去病,堪称帝...
穿越历史的睡眠:从古代到现代的... 2025年4月30日 睡眠与他的孪生兄弟死亡(1874年约翰·威廉·沃特豪斯绘)/维基共享资源 人...
原创 为...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辉煌灿烂,我们的文化诞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直到现在我们对遥远的古代王朝也是处于...
原创 朱... 若要评出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帝王,朱元璋当之无愧第一,中国几乎所有开国皇帝的出身都家庭条件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