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奇之战:穆斯林入侵者征服旁遮普
创始人
2025-09-04 16:34:27
0

公元11世纪,距穆斯林首次进攻印度已过去数百年之久,主力也由阿拉伯人换成更具侵略性的突厥。但稳固成果仅是毗邻大海的信德地区外,内陆的其他战线均呈现出僵持态势。

然而,反反复复的拉锯式平衡终将被打破。特别是在1007年的查奇之战后,富庶的旁遮普地区宣告陷落,征服者的铁蹄得以大踏步向南挺进。

获胜后骑着战象游行的默罕默德-加兹尼

早在1001年,大名鼎鼎的默罕默德-加兹尼从阿富汗挥师南下,率领数万穆斯林士兵穿过开伯尔山口。随后在交通重镇白沙瓦附近,与前来阻挡自己的北印度联军遭遇。经过旷日持久的殊死拼杀,技高一筹的入侵者们笑到最后。不仅屠戮掉15000名顽敌,还迫使对手沙希亚王国与自己媾和。除必不可少的割地赔款外,还必须同意穆斯林到剩余领土经商、传教,乃至名义上沦为加兹尼帝国附庸。

翻越兴都库什山的穆斯林军队

此后,穆斯林阵营基本控制住印度河以北区域,并定期对南岸发动劫掠攻击。尤其是位于中游位置的名城木尔坦,几乎经常性沦为重点打击对象。不仅仅是因为本地物产丰富,可以为征服者提供充足军饷,还在于地理位置十分紧要。只需牢牢掌控住这个桥头堡,就可以从南翼包围旁遮普平原和克什米尔高原,将次大陆北部的抵抗力量限制于喜马拉雅山麓下的小块区域。假以时日,必能蚕食掉大片新领地。

沙希亚王国的领地 可从阿富汗延伸至恒河

不过,居于劣势的沙希亚王国并没有选择放弃。数百年来,这个地方政权始终活跃于北方前线,联合任何有志于抵抗穆斯林入侵的势力。在突厥军阀的帝国出现前,他们曾将战线逆推回喀布尔谷地,甚至劫掠过敌方老巢加兹尼城。直至武功赫赫的默罕默德降临,才先后失去兴都库什山和印度河这两条优质天堑。索性龟缩于印度河南岸,依靠旁遮普的富庶资源做长期打算。

在白沙瓦之战前后穆斯林军队已能频繁渡过印度河

在查奇之战爆发前夕,年轻的新君主阿南达帕拉已取得多项瞩目成就。例如在外交层面,一面努力维持同穆斯林的表面和平,一面积极联系高原上的克什米尔王公,对整个阿富汗东部构成威慑。在内政方面,沙希亚王国为弥补领土损失,不断向恒河流域发起进攻,从而确保有足够的周旋纵深。至于军事领域,则有意识降低战象权重,精简伊朗-突厥裔骑兵队伍。同时强化步兵和工程需训练,准备在需要时赋予更多职责。

沙希亚王国一度向东南方进行补偿性扩张

正因如此,加兹尼帝国的侧翼包抄策略渐渐失效。毕竟,整个次大陆面积广袤,总能以空间给抵抗者们换取喘息时间。与其在劫掠和无效行动中磨损锐气,不如毕其功于一役,主动寻找能摧毁敌军主力的大型会战。作为骑兵军官出生的默罕默德,更是崇尚强力快速行动,遂决定在外交关系尚未破裂时抢先动手。

加兹尼军队的突厥裔骑兵和伊朗裔步兵

公元1006年12月,默罕默德经过长时间准备,率领约20000人的主力军离开首都加兹尼。除数千堪称顶级精锐的古拉姆重骑兵,队伍中一如既往的包括大量突厥部落骑手、阿富汗山地勇士,以及那些前朝留下的阿拉伯波斯军户后代。这类组合虽称不上完美,但在各方面都相对均衡。只不过相对于先前,步兵被更多用于新区占领,而骑兵比例得到进一步提升。故而军队数量呈缩减趋势,但移动速度大为加快,隔年开春便抵达旁遮普最北端。

克什米尔的印度教王公是沙希亚抵抗加兹尼的重要盟友

与此同时,阿南达帕拉同样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决战。他依靠自己与克什米尔女王的联姻关系,派儿子率领数量不明的偏师前去印度河布防,希望为组织防御争取到更多时间。岂料对方根本不打算从正面硬闯,转头走寻觅来的新渡口机动,几乎毫发无损的出现在河道南岸。双方当即在脚下的查奇平原构筑坚固营垒,展开一场为期40天的对峙比赛。入侵者们不但将遭遇后勤危机,还要眼睁睁看着越来越多印度人前来抱团,数量可能增涨至30000多人。

不断集结的印度联军

等到3月,默罕默德决定不再磨叽,主动派出6000名骑射手发起挑衅。他本希望将部分联军从营垒中吸引出来,再寄出草原武装擅长的围歼战法加以重创。奈何对面的印度人早有准备,用步行弓箭手的密集火力加以回应。其中不乏早年征服者传入次大陆的复合弓,各方面性能完全不弱于穆斯林突厥。结果,冒险前出轻骑兵大量倒毙,几乎发展到全军覆没程度。更为糟糕的是,阿南达帕拉下令顺势反击,策动象队和步兵向加兹尼营地杀来。

沙希亚王国的草原裔骑兵和印度步兵

曾几何时,古印度步兵被认为只有鱼腩水平,几乎不可能承担任何主攻任务。但经过1000多年洗礼,他们或多或少有缓慢提升,可以从希腊、阿拉伯与波斯对手身上汲取到经验。故而能以比较密集的方阵队列,碾压那些规模远少于自己的对手。何况还有战象和部分突厥裔骑兵支援,丝毫不准备给默罕默德留下任何胜算。后者依托营垒攻势拼命抵御,终究抵不过数量远胜自己数倍的联军冲击。不但折损掉5000有生力量,还几乎被完全赶出原先阵地。

穆斯林军队几乎被压迫到崩溃边缘

关键时刻,加兹尼阵中的古拉姆骑兵们站出来力挽狂澜。这些人马具装的精锐先一步脱离本阵,绕道印度人背后发起突袭。由于阿南达帕拉已将全部力量投入进攻,根本没什么预备队可供调配。原本即将溃逃的其他穆斯林士兵纷纷调头再战,算是在阴差阳错完成对印度人的合围。尽管贵族骑兵们可以强行突围,但更多步卒就无此幸运。很快,沙希亚军队和他们的盟友们陷入混乱,在日益收紧的空间内相互践踏。

古拉姆奴隶重骑兵经常在逆境中力挽狂澜

随着20000将士相继阵亡,这支北印度联军遭遇到彻底失败。加兹尼士兵反败为胜,缴获30头战象和大量战利品,还成功俘虏到一位印度王子。至于他的父亲阿南达帕拉,则在左右人掩护下向东疯狂奔逃。由于默罕默德的骑兵始终尾随,不得不躲入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堡垒暂避。直至三天后意识到大势已去,才无可奈何的走出来向征服者投降。

查奇之战的胜利 让旁遮普等地沦为穆斯林突厥的附庸

由于查奇之战的胜利,沙希亚王国的印度河上游防线宣告失守,往后穆斯林劫掠队得以从容奔赴恒河流域。他们的主力军更为肆无忌惮,在旁遮普驻扎一年多才启程返乡,还留下总督负责监视这片新领地。

阿南达帕拉则彻底沦为附庸国君主,在其余生都不断派兵支持宗主扩张,勉强换来善终结局。奈何子嗣们更加倒霉,无论选择讨好还是假装强硬,都逃不掉国破家亡厄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楚... 公元前528年,楚平王继位,他认为自己得了一个太平盛世,人民安居乐业,应该好好享受享受,人也昏庸起来...
原创 这...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每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咱们眼前就会浮现游本昌老师扮演的那个疯癫和...
原创 李... 1896年,李鸿章在忧虑中带着兴奋,乘坐法国邮轮,开始了周游列国。 第一站拜访为沙俄后,第二站便到了...
原创 “... 明清交替,标志着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更迭。明朝的灭亡,除却积弊难以恢复的原因外,也有“天意”之说:...
原创 左... 大将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是晚清著名诗人杨昌浚的诗,描写的是...
原创 蒋... 1937年,庐山会议期间,蒋介石在会议上接见了国民党第十集团军总司令刘建绪。在交谈中,刘建绪问道:“...
原创 元... 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其存在充满了传奇色彩。事实上,元朝的前身是成吉思...
【讲座预告】中国书法鉴赏 讲座预告 讲座主题:中国书法鉴赏 主讲人:秦理斌 原兰州大学档案馆馆长 研究员 一级美术师 主持人:...
原创 宋... 公元960年元月初一,赵匡胤在北汉与契丹联兵进攻边境之际,借机黄袍加身,正式建立了北宋王朝。赵匡胤不...
原创 蒙... 花刺子模是由突厥人在中亚的花刺子模绿洲所建立的一个国家。最初,花刺子模的疆域并不广阔,所占领的土地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