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两个敢与中国最强盛王朝对抗的民族,一个是汉朝的匈奴,另一个就是唐朝的突厥。相比较而言匈奴比突厥更为匈悍、残暴,可以说除日本外,匈奴是祸害中国时间最长手段最残暴的一个民族。如今这个民族已经消失,那么匈奴到底是什么民族?如今又去了哪里?
匈奴是中国北方一支古老的游牧民族,繁衍在河套地带,游牧于大漠南北,其名始见于秦汉,最早在蒙古高原建国。由于生存环境恶劣,一旦遭遇暴风雪和其它不能抗拒的自然灾害,就直接威胁到他们的生存。因此,练就了匈奴人彪悍残暴的性格,一度雄霸一方。
在匈奴称雄的年代,匈奴骑兵仗着体格强健在中原边境到处烧杀抢掠,来满足他们生存的需要。早在战国时期,匈奴便不断南侵,北方的燕赵等国就饱受其侵袭之苦。可以说自先秦至两汉,数百年间匈奴一直都是中原政权的重要敌人,长期祸害中原。因此,有人说是匈奴人让这个世上有了万里长城的奇迹,也有人说是他们成就了汉武帝的武功。
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匈奴并没有停止南侵的步伐,秦派蒙恬率兵三十万,夺回了河套草原,将匈奴赶回了蒙古腹地,并为防匈奴入侵修筑了长城。不过,匈奴的生存环境注定了他是一个侵略性的民族,休养生息十几年后,在刘邦推翻秦朝后,又祸害中原长达数百年。
起初,汉高祖刘邦为稳定政局对匈奴都是采用经济等手段暂时进行安抚。但是,接受好处的匈奴,并未适可而止,而是变本加厉地南下骚扰,这种现象持续到汉武帝时期。
此时的汉朝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王朝。汉武帝不甘一边受匈奴勒索,一边被动挨打,于是决定主动出击,经过数百次大大小小的战争后,匈奴终于瓦解,再无力与中原政权挑起大规模战争。汉武帝也乘机开拓疆域、广袤国土,奠定了现今中华的版图。
匈奴瓦解后分为南、北匈奴。汉宣帝时期,南匈奴降汉,融入到鲜卑、契丹等民族中,后又被汉民族同化。而北匈奴单于被陈汤斩杀于康居,发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时代强音。到了东汉时期,在大将窦宪的打击下,迫使北匈奴西逃至欧洲,这部分匈奴人经过中亚后,便没有相关的记载了,没有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有许多人以为现在的欧洲匈人就是中国史上北匈奴西迁的后代,但并无其他任何历史和考古证据。主要原因是北匈奴在中国消失到匈人在欧洲的出现之间有几个世纪的空白,再加上巨大的地理间隔,如果没有直接间接的历史记载或考古实物发现,光凭语音上的近似远远不足以成为“信史”。不过目前在欧洲还是有一些民族疑似匈奴人的后裔,不过数量已经非常少了。
令人奇怪的是,日本曾就提到过他们的祖先是匈奴,经过对匈奴古墓中尸体的基因鉴定,发现古代匈奴与现在的日本人基因相似,怪不得日本人这样具有侵略性。
也许世界上还有一些带着匈奴人基因的人存在,但这个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民族----“匈奴”,作为一个民族整体现已不复存在了。倒是饱受其苦的中原民族已成为世界最强大的民族,至今立于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