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吃剩的饭菜舍不得丢?北非刺眼的太阳,掩盖不了隆美尔的“沧桑”
创始人
2025-09-04 14:03:13
0

1940年6月,意大利在墨索里尼的领导下,为了控制埃及和战略要地苏伊士运河,向英国宣战,正式引发了北非战场的战斗。然而,意大利军队的作战能力已经声名狼藉:虽然可以通过增加声势来展现气势,但真正打起仗来却大失水准。因此,英军毫不费力地将其打得溃不成军。

当时英军与意大利军队的战斗究竟有多么轻松呢?据说英军在与意大利军队交战后,总共俘虏了13万名意大利战俘。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听闻这一消息后,特意询问一名前线军官:“我们一共抓了多少战俘?”那名军官回答:“我们抓了5英亩地的意大利军官,200英亩地的意大利士兵。” 意大利人被打得丢尽了颜面,墨索里尼只得紧急向德国领导人希特勒求援。尽管对于德国来说,遥远的北非并不具备足够的诱惑力,而且当时德国已经将全部重心放在了西欧,显然无暇顾及北非战场。令人意外的是,希特勒在接到求援后竟然决定派兵前往,并且将北非军团的指挥交给了纳粹德国三大名将之一的隆美尔。

1941年初,德军的第一批部队抵达北非,隆美尔也随之赶到。然而,隆美尔很快就发现自己身处一个陌生而恶劣的战斗环境:这里几乎没有植被,沙丘和戈壁遍布,偶尔能看到几座荒凉的石质山脉。北非的资源极为贫瘠,工业几乎为零,德国军队无法像在欧洲战场那样“以战养战”。

尽管德军官兵在来之前接受过短期适应性训练,但实际的恶劣环境远比训练中所遇到的要艰苦得多。隆美尔还发现,他手下的军官们几乎没有北非沙漠的地形与气候数据,意大利军队所提供的情报不仅不准确,而且数据也十分匮乏,很多地图更是错漏百出。此时,隆美尔终于理解了为何英军能如此轻松地击败意大利军队。

面对困境,隆美尔不得不依靠当地的文献资料寻找一些有价值的情报,但这些资料大多数并没有太大的实际价值。无奈之下,他只能派遣军队进行实地侦察,收集情报。同时,他还乘坐He111型轰炸机进行空中侦察,了解战场情况。

隆美尔接手北非战场时,德军的兵力非常有限,仅有大约3万人,且装备也较为简陋,尤其是装甲部队的数量不多。虎式坦克直到后来才陆续到达北非。也许在希特勒看来,他派兵至北非,只不过是为了履行对墨索里尼的“老朋友”承诺,进行一场象征性的出兵。但作为一位高度自律的将军,隆美尔无论被派往哪个战场,都会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隆美尔初到北非就给英军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他带领德军攻占了马萨布莱加,迫使英军撤退至阿吉达比亚。英军士兵看到德军坦克上标志性的“黑色铁十字”标志时,才意识到真正的敌人来了。德军的到来令英军感到震惊,因为他们的对手已不再是那些不堪一击的意大利兵,而是训练有素的德国精锐部队和一位铁血将领。

隆美尔仅用短短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就迅速扭转了战局。不过,由于德军兵力和英军相比差距悬殊,战斗并没有轻松解决。为了给英军制造恐慌,隆美尔甚至组织了阅兵式,让那些有限的坦克在沙漠中绕圈,营造出德军坦克数量众多的假象。实际上,德军北非军团的兵力与英军相差三倍,坦克数量也仅为后者的一半。

到1941年中期,德军在北非仅有两个师,装备了318辆坦克,并且支援火力相当薄弱,仅有两个炮兵营,且在后勤和补给上也极其匮乏。对于隆美尔来说,意大利军队的存在似乎没有太大帮助,因为他们提供的支持和资源相当有限。尽管如此,1941年8月15日,希特勒仍然授予隆美尔“非洲装甲集团军”这一响亮的称号,这一名称让隆美尔自己都感到意外,毕竟他的军队规模远远不足以撑起一个集团军的名号。

然而,隆美尔深知,尽管兵力不足,他仍然需要全力以赴,利用有限的资源与敌人周旋。通过灵活的战术,特别是“且战且退”的策略,他屡次让英军遭受重创,尽管自己并未取得决定性胜利。隆美尔的出色表现令希特勒也对他刮目相看,1942年3月,隆美尔被提升为“非洲军”总司令,并获得了150辆坦克的补充。

有了补给,隆美尔迅速发起反攻,击败英军第八集团军,并推进到埃及的阿拉曼地区。虽然英军得到了美国的物资和兵员支持,并且开始为应对隆美尔而调整指挥结构,但德军在北非的后勤保障依然困难重重。德意联军在后勤和补给上的困境,特别是因失去海上制权无法顺利获得补给,使得德军在北非的作战越来越困难。

隆美尔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军队的伙食问题。由于意大利人提供的食物口味极差,德军士兵几乎无法忍受,尤其是罐头食品和不适宜的调料,常常被形容为味如草根。此外,北非炎热的天气也让食物变质,给后勤带来极大困难。由于物资经常延误,甚至有时需要从海运通道远程调配补给,隆美尔自己也不得不与士兵们共同忍受艰难的日常。

甚至在最困难的时期,隆美尔元帅也只能凭借几块面包和一杯茶度日。虽然他偶尔会在战斗胜利时奖励自己几块牛肉干和一杯葡萄酒,但这些都是难得的奢侈品。随着战事的持续,德军的后勤条件变得愈加严峻,食物补给减少,许多士兵因缺乏营养而无法继续作战,战斗力不断下降。

隆美尔最终因健康问题,不得不回到德国疗养。他的离开标志着北非战场的转折点,德军很快退出了北非的争夺。尽管北非并非德国的主战场,但隆美尔凭借有限的兵力和装备,成功将英军逼入困境,若有足够的后勤和兵员,或许北非的局势会有所不同。但历史没有“如果”,隆美尔的事迹也成为了传奇。

他被尊称为“沙漠之狐”,这是对他在北非战场上英勇表现的肯定。然而,隆美尔的荣耀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和苦楚,展现出他作为一名将领的悲剧命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甄... 在《甄嬛传》中,皇后宜修的无奈表露无遗,尤其是在一个关键场景中。甄嬛因宜修的陷害,失去了对雍正的信任...
历史上虚构的六大猛将,明明是子... 在我国漫长的古代历史里,诞生了不少特别棒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越来越多,里面也创造出了好多虚构的人物角...
查奇之战:穆斯林入侵者征服旁遮... 公元11世纪,距穆斯林首次进攻印度已过去数百年之久,主力也由阿拉伯人换成更具侵略性的突厥。但稳固成果...
原创 抗... 哈喽,大家好,我是品古。最近在网上看了一个视频,底下讨论声一片,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到底应该被谁获取...
波拉约洛的《十裸男之战》:在欧... 安东尼奥·波拉约洛,《十裸男之战》(或称《裸体男子之战》),约1465年,铜版画,15-1/8 x ...
原创 中... 很多人都在寻找历史真相的路上奔波和努力,甚至用自己毕生精力去追求某一历史真相,然而神秘莫测的历史,任...
原创 南... 在元嘉十三年(公元436年),宋文帝刘义隆在30岁时病重。面对健康的急剧恶化,他下达了一道紧急圣旨,...
历史上令人无比头痛的匈奴,如今...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匈奴作为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曾在欧亚大陆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以其强悍的战...
原创 崇... 崇祯皇帝自杀殉国后,明朝还有多少兵力?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崇祯皇帝是历史上最让人同情的亡国皇帝。崇祯皇...
原创 赤... 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演义》中有着这样一个经典桥段:周瑜为了害死诸葛亮,特意逼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十天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