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有一个充满奇异魅力的国家,名叫“美国”。
美国的历史经历了不断的转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二战之前,二是冷战时期,三是苏联解体后到今天。
在二战之前,美国从一片荒芜之地逐渐崭露头角,壮大成一个强大的国家;冷战期间,美国勇于冒险,科技发展迅猛,敢于进行改革;而今天的美国,似乎失去了当初的初心,变得无耻且荒唐,四处掠夺。它深受资本控制,尤其是犹太势力的深度介入,使得这个国家的命运与他们息息相关。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汇聚了各类人种。最早的移民来自欧洲,南部的多为讲拉丁语的民族,此外还有一些日耳曼民族;而北部地区及现今的加拿大,则多为盎格鲁撒克逊人等。
盎格鲁撒克逊人不断侵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几乎将美洲土著印第安人消灭殆尽,继而建立了隶属于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为了开垦农田,盎格鲁撒克逊人还从非洲贩运了大量的黑奴。
1775年,十三个殖民地的盎格鲁撒克逊人联合起来争取独立,经过独立战争,迫使英国承认美国的独立,正式建立了美国。
之后,他们继续向西进军,向北扩展,开发整个北美大陆,并再次展开了对中西部印第安人的屠杀。
刚成立的美国虽然势力薄弱,但却充满生气。它建立了远超殖民国家的体制,尊重知识、注重竞争、崇尚自由、推崇民主。
欧洲的动荡与殖民国家的竞争使得不少有才之士涌向美国,爱尔兰大饥荒、宗教迫害等推动了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潮。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美国的财富、知识与技术逐步积累,逐渐崛起。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美国迎头赶上,成为科技革命的领军者。
两次世界大战更是促进了全球资本和人才的涌入,使得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国、最富有的大国,西方国家的领导者。美国社会无论是什么种族、肤色的人都有,其中白人占据了绝大多数。
事实上,从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通过的那一刻起,到1945年二战结束的这百余年,美国已经从一个相对弱小的国家发展成了全球仅次于苏联的超级大国,这个成就不可小觑。
这段时间里,无数先辈为美国的崛起付出了牺牲与奉献,他们或许一生贫苦,或许遭受磨难,甚至以生命为代价,铺就了美国今天的辉煌。这其中包括被屠杀的印第安人、为西部铁路而死的华工、深受奴役的黑人以及在无数战争中战死的士兵。
美国的崛起与一战和二战密切相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充满雄心,准备涉足全球事务。
1919年,在巴黎和会的召开之际,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他的“十四点原则”,旨在推动世界和平:
1.杜绝秘密外交,要求所有国际协议公开;
2.保障海上航行自由;
3.取消所有贸易壁垒,建立公平贸易;
4.各国减少军备;
5.解决殖民地问题;
6.确保俄国自由独立的政治选择权;
7至13条,主要针对一战战败国,推动公平合理的民族自决;
14.设立国际组织,确保大小国一律平等。
这些条款基本上体现了公平、合理的原则,然而每一条都针对英国,特别是在列举英国的秘密外交、海上霸权、殖民扩张等方面。最终,百年老帝国的大英帝国联合法国,拒绝了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使得美国感到愤怒,并决定放弃巴黎和会签署的《凡尔赛和约》。
实际上,这是美国第一次尝试主导西方秩序,而英国却不愿意放弃自己的霸主地位,狠狠地打脸了美国。
美国被激怒后,开始专心与一战战败的德国做生意。尽管无法立即改变英国的霸权地位,但他们支持德国发展,期望这能在欧洲为英国与法国带来困扰。
二战爆发时,美国虽始终以不参战的姿态示人,背后却不断地输送资金与技术。
尽管如此,美国仍然在道义上与英国保持一致,尤其是在太平洋上,日本正在崛起,美国需要与英国共同应对这一新兴威胁。
当德国的军事进攻使得法国投降,英国苦苦支撑时,他们急需美国的加入。
美国初时只是通过租借武器来支援盟友,迟迟未直接参战,然而随着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袭击珍珠港,终于使美国不得不宣布参战。
二战结束后,美国开始主导战后世界的格局,提出了“雅尔塔协议”后的全球新秩序。由于英国在全球的殖民利益难以割舍,因此英国在此时察觉到一个新威胁——苏联。
为了抵消美国的影响力,英国选择了将苏联作为共同敌人,并通过丘吉尔的“铁幕演讲”对美国进行了挑战,推动冷战的正式开始。
冷战的过程中,美国与苏联进行了一场长达数十年的对抗,最终在一系列战略博弈后,苏联因内部问题而解体,美国逐步恢复了全球领导地位。
不过,美国的现代问题同样突出,尤其是经济上的危机,金融与资本市场的泡沫仍然对美国的未来构成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