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看王立群教授如何说
创始人
2025-09-04 08:04:13
0

秦始皇嬴政作为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被人们所熟知。他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六国,

成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

,而且这种制度还

奠定了接下来两千多年中国古代的基本制度

,可以说秦始皇达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历史伟人身世存争议

恰巧是这样一个古代的伟人,在史书中却有一定的争议——对于

秦始皇的父亲是谁,史书中存在着一定的争论

。《史记》是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其中

记载了3000多年的历史

,秦始皇以及秦朝的历史自然也包括在其中。

众所周知,

秦始皇当年是继承了他父亲的王位

,那他理所当然不就该是庄襄王的儿子?

古代的皇室继承制度,就是父亲死后,太子继位

,可是有些人不这样看,很多人综合一些野史中的说法,对这件事还有自己的看法。

各有猜测,难辨真假

在《史记》的

《吕不韦列传》

中,有另外一番描述。与之前《秦始皇本纪》中的描述有很多地方是没有争议的,但是在这写出了赵氏在嫁给嬴异人时是怀有身孕的。

这样看来,秦始皇反而成为了吕不韦的儿子。

吕不韦原本是战国时期卫国的商人,如果从祖上追溯,可以知道他的

祖先是姜子牙

。吕不韦一手辅佐秦始皇的父亲秦异人成为秦国的国君,

撰写了《吕氏春秋》

,而且这部书还有后来

"一字千金"

的典故,由此可见吕不韦头脑精明、才智过人。

秦始皇的功绩自然是不用说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受到了见证。但是秦始皇也有暴虐消极的一面。

吕不韦是姜子牙后人,同时又有过人的才智,而秦始皇似乎同样具有这些优点

,这样一综合,很多人就认为吕不韦极有可能是秦始皇真正的父亲。

出于同处,却前后矛盾

如果从这个方向进行思考,那么

故事就变成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剧情

:嬴政其实是吕不韦的儿子,但嬴异人不知道自己的儿子不是亲生的,吕不韦辅佐嬴异人成为秦国的君主,其实最后的目的是让自己的儿子继位,成为秦国的国君。

这种只出现在小说中的"刺激"设定很快获得了不少人的追捧

,他们认为吕不韦才是秦始皇真正的父亲。

两种描述如果出自不同的史书也就罢了,但是

它们同样是出自司马迁之手,出自著名的《史记》

,这就让人感觉摸不着头脑。为什么作者会写出这种前后矛盾的结论呢?后来

王立群教授对于这件事进行了深入的论证,并解开了这一疑惑。

王立群教授任教于河南大学文学院,是

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

,在这方面属于权威学者,而且他还在央视第十套节目中的《百家讲坛》栏目中做了

"王立群读《史记》"系列节目

。王立群教授直截了当地点明:

秦始皇的父亲绝对不可能是吕不韦。

推理论证,解除疑惑

虽然《资治通鉴》、《汉书》等史书都表示秦始皇可能是吕不韦的儿子,两书都是沿袭了《史记》的说法,而

《史记》的史料来源是无法考证的

。但是还存在另一本史书,叫

《战国策》

,在这本史书中完全没有提到赵姬怀孕嫁给秦始皇。

王立群教授表示,假如赵姬真的怀孕嫁给异人,那这对于秦国来说一定是一个

国家级别的隐私

,而这个隐私

只可能有四个人知道

首先

第一个就是异人

,异人作为当事人,是不是自己的儿子他定然非常清楚,如果这不是他的儿子,以他的权势地位定然不可能吃哑巴亏,

若不是他的儿子他定然不会认

,因此异人向外人泄露这种信息的可能性极小。

第二个就是嬴政

,他知道的可能性最小,而且即便他知道,他也不敢向外泄露,这种消息一旦泄露,就

证明了他不是秦国王室血统

,他的秦国王位必然不保。

第三个人就是赵姬

,而她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怀着谁的孩子,即便她知道是谁的孩子,她也

定然不敢向外张扬

,因为这种消息一旦泄露,嬴政就不会继承王位,而她也就不是皇太后,甚至她能不能保住性命都难说。

第四个人就是吕不韦

,吕不韦也是当事人之一,是制造这个隐私的人,也能成为泄露隐私的

最大受益者

,如果秦始皇知道了这件事,吕不韦对于秦始皇来说就有一个特殊的地位。

综上所述,四个人中

只有吕不韦最有可能向外透露这个信息

,但恰巧

他说的话是最不可信的

。因此赵姬怀孕嫁给异人这种说法从逻辑上讲站不住脚,是不可信的。

还有一种说法也能证明嬴政是吕不韦的孩子的说法是被人捏造的,那就是由于秦国后来灭了六国,六国的人对秦国怀恨在心,自然

想要搞一些噱头来攻击秦国

如果说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而吕不韦又不是秦国人,那就是说

秦灭六国之前自己就先被灭了

,这样的剧情对于六国人来说,是可以在心里解一解亡国之恨的。

切勿盲目跟风,切记理性分析

古代的一些书籍记载看似自相矛盾,但是我们要知道,

在古代的时候,信息和交通都极为闭塞

,如果想要全面地记载一些东西,就不得不天南地北四处寻访。

再者言之,古代书籍纸笔并不普及,很多事情都要靠人们口口相传,这样一来就

很容易与原本的事件出现偏差

,就容易导致错误的记载。

我们自身在学习知识的时候,

切记要灵活地学,而不是"死学知识"

,更何况现在是信息化时代,自媒体盛行,现在每个人都是信息传播的"把关人",但是很多人自己还是"半吊子"水平,就容易传播出错误的信息。

我们在接触信息的时候尤其要记得,

不能盲目跟风,如果不能确认,就要对其进行论证。

王立群教授在对待秦始皇出身这个问题上,就采取了论证的方法,科学清晰地把疑惑一扫而空,而且疑惑还是来自于《史记》这样一部历史巨作,出自司马迁这样一位历史名家。

我们也要切记,

千万不能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

,有个别权威并不是绝对正确的,

在遇到问题的同时要记得用论证的方法去证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夏... 夏朝的开国天子夏启在位16年(前2025-前2009年),他恢复了炎帝与黄帝时代的“世袭制”,结束了...
原创 徐... 徐达是明朝的开国第一名将,他的军事才能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艰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屡次征战四方,立下...
原创 十... 东汉末年的动荡局势中,各路诸侯联合讨伐权臣董卓,共有18位诸侯参与,其中包括了袁术、韩馥、孔伷、刘岱...
原创 三... 在三国时期,公认的最强军事部队中,骑兵方面最为强大的无疑是曹魏初期的虎豹骑,而在步兵方面则是高顺所统...
原创 清... 在清末,甘肃首富的传奇故事依然在丝绸之路上广泛流传。马合盛商号,这个家族生意的标志,凭借着强大的资本...
原创 “... 引言 汉代继承了汉代以前的刑狱制度,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探索出一条“礼法并用”的刑狱发展道路。随着汉代...
原创 清... 清朝的六部在结构上继承了明朝的体系,并且对一些职位做出了调整。大多数人都认为,每个部的堂官配置是满汉...
原创 东... 从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孙策离开袁术,开始平定江东,直到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孙权成为吴王之间...
原创 原... 秦始皇作为历史上面的第一位开国皇帝,后人总是在他身上贴了太多的标签。但是不得不承认,他确实为我们国家...
原创 愿...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为您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 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