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末最后一名状元试卷流出,字迹堪比印刷体,远胜许多书法家
创始人
2025-09-04 07:03:11
0

前言

在古人的教育思想中,一直存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学习理念,正是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古人在追求学问方面颇下功夫。上至古代皇室,下至平民百姓,对孩子的学习特别注重。特别是平民家庭,若是能够出个状元或者进士的话,对整个家族来说都是一件大喜事。

在古代选拔人才的机制中,科举考试是非常重要的选拔体制,参加科举考试时,不仅仅是考察学生写作功底还非常注重学生的书法水平。古人在书法练习方面都是特别用功的,能够高中状元的人,书法功底一定非常不错。正如我国最后一位状元,他参加考试时的真卷曝光后,卷面上的字体让现代人无比汗颜,书法水平远远超过了现代许多书法家。

最后一名状元

科举考试从出现到结束,一共经历了1500多年的发展历史,期间出现过很多状元。颇受人们关注的是清朝时期的最后一位状元,也是我国科举考试中最后一名金榜题名者,此人名叫刘春霖,他是在光绪皇帝统治期间,也就是公元1904年那年的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摘得桂冠。

那一年,他已经32岁。高中状元的他却有一种生不逢时的经历,要知道当时的清朝政府已经进入岌岌可危的状态,江河日下,风雨飘摇,虽然他高中状元,但并没有获得太多的风光。不过,在历史记载中可以发现,他是一个特别有气节的人,而且还是一个在书法领域中获得超高成就的人。刘春霖的经历充分印证了“字如其人”的说法,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可以与颜真卿相提并论,在当下的书法领域中一直流传着“大楷学颜、小楷学刘”的说法,而这里的“刘”正是刘春霖。

誓死不做亡国奴

在日伪军对中国发动侵略期间,当时出现了不少汉奸,因为刘春霖在书法领域中有很高的成就,大名鼎鼎的汉奸王揖唐一直都非常欣赏他的书法成就,所以他在成为汉奸后便邀请刘春霖担任伪职。

王揖唐用尽各种手段,用威逼利诱的方式,但都没能说服刘春霖,他完全不听从对方的要求,也发誓绝不做头顶卖国贼。众多日伪军对于他的这种表现十分生气,纷纷跑到他的家中,抄了他的家,在这次事件中,刘春霖差一点丢了性命。在他的身上可以充分感受到中国人的气节,这种气节使他受到人们的敬仰。除了不做亡国奴之外,他还曾全力做公益事业,不仅赞助兴办医学,而且还进行了大量的教育推广。

在书法方面的成就

在没有被皇帝钦点为状元之前,刘春霖在书法领域已经有了很高的成就。他的书法水平让很多人感到无比惊艳,慈禧也被他的书法深深吸引。在参加科举考试的过程中,他不仅写作水平比较高,字迹特别出众,而且他的试卷真迹被保留至今。他笔下的字体工整俊丽,看上去娟秀端庄,这些文字能够给人视觉上的舒服感。即便是根本就不懂书法的人,也能充分感受到这种书法的精妙。

在没有金榜题名之前,曾担任过同治以及光绪两位皇帝老师的翁同龢按照他所写的书法作出预言,认为他一定可以金榜题名。由此说明,刘春霖在没有成为状元之前,他的小楷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两位大清皇帝的老师对他做出如此高的评价,这位状元到底有没有能力?也一直都颇受争议,因为让他成为状元的人并非是光绪帝,而是慈禧。了解慈禧的人都知道,她时常按照自己的喜好,指定新科状元,比如王寿彭,这个名字让慈禧觉得有很好的寓意,便将此人指为状元,据说,刘春霖这个名字也深得慈禧欢心,因此才被钦点为状元的。

总结:

刘春霖身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并没有在朝廷风光太久,对于他所具备的实力至今没有定论,从他的书法成就来看,他是一个特别有实力的人。不仅他写出来的小楷颇有寓意,而且他在隶书以及行书方面也有不错的书法造诣。仅仅是他在参加科举考试时所写下的那些文字字体,根据这些字体的结构、精妙造型设计和试卷中所写下来的书法内容来看,他的书法造诣就比现在许多书法家要强很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从不太喜欢那些网红,但却深深敬爱每一位知青!她们是那个特殊时代的代表,是历史留下的印记。虽然她们的生...
原创 荆... 根据《战国策》记载,当荆轲刺杀秦王嬴政时,秦王惊觉而拔剑,但因剑太长,无法迅速拔出。具体来说,剑被插...
原创 中... 中唐故事:杀王澹故作惊讶,执李锜荡平镇海 先是浙西观察使李锜厚赂权幸,得领盐铁转运等使,李吉甫尝入...
原创 四... 在三国曹魏的智囊团中,蒋济无疑是一个极具悲剧色彩的历史人物。他的一生,跨越了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
原创 曾... 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清朝迎来了短暂的“中兴”时期,其中最为关键的功臣便是曾国藩。他作为一位文人,...
原创 秦... 秦灭六国的过程,充满了血与火的征战。对于秦国来说,最艰难的一战莫过于攻灭赵国。赵国的强大防御墙便是李...
原创 如... 如果把赵云换成关羽,是否会遭遇同样的结局——败走麦城、被马忠俘虏?这一点的分析其实并不复杂,关键在于...
原创 秦... 提到中国历史上的首位皇帝秦始皇,他的形象一直是褒贬不一的。许多人感激他修筑长城,保护了百姓免受外敌侵...
原创 为...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这句豪迈的诗句,表达了赵云无畏生...
原创 蜀... 在太平盛世,常有人强调“德才兼备”的重要性,甚至有时对品德高尚的人给予的赞誉远超那些有才华的人。但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