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战国时期,山东六国为对抗逐渐强大的秦国和挽救本国的灭亡,各贵族礼贤下士,广纳宾客,养士之风盛行,而当时以养士之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齐国孟尝君。我们高中语文课本中也学过关于他们的文言文,如《信陵君窃符救赵》等。
信陵君魏无忌:
战国四君子之首,魏昭王之子,也是赵国平原君的小舅子。信陵君礼贤下士,养士数千人,自成势力。信陵君也是战国四公子当中最有军事才能的人,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挽救了魏国与赵国的危机。因信陵君窃符救赵,魏王十分恼怒,信陵君自己也深知这一点,留赵十年。秦国闻信陵君在赵,故而起兵伐魏,魏数败。信陵君闻此后毅然回魏,魏王拜信陵君为上将军,其他五国派兵持援,击破秦军。秦国后来散布信陵军要做魏王的谗言,魏王轻信,信陵君便推说有病,不再朝见魏王,终日以酒色自娱,四年后被魏王赐鸩酒毒死。
平原君赵胜:
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信陵君的姐夫。因礼贤下士,门客多达数千人。平原君为赵国之相,秦国白起发兵攻韩,韩国城池上党受到威胁,上党守将欲归附赵国,赵国多数大臣都反对,认为此举会为赵国带来灾难,而平原君认为这是送上门来的城池,如果赵国不要,终会被秦国所取,故而赵王采用的平原君的意见,此举激怒秦国,白起派兵攻赵,拉开了战国时其最大规模的战争——长平之战。经此战后,赵国国力大损。平原君小妾嘲笑跛足者,跛者请平原君杀掉小妾,而平原君表面答应,却认为这不是什么大事,故而未有动作,门客闻之认为平原君重色轻士,离去大半,平原君闻此杀掉了小妾,门客方回。平原君著名的门客有毛遂、公孙龙等。
春申君黄歇:
春申君是四公子中唯一非王族之人(又有一说法黄歇之母为楚国公主)。春申君明智忠信,宽厚爱人,以礼贤下士、招致宾客、辅佐治国而闻于世。楚襄王时,秦将白起带兵打败韩国和魏国后,联合韩、魏两国共同讨伐楚国,形势危急,楚襄王派能言善辩的春申君出使秦国,说服秦昭襄王退兵。楚襄王病重,春申君设计使留在秦国作为人质的楚太子熊完逃回楚国即位,即楚考烈王。楚考烈王任他为相。在秦军围攻邯郸时,春申君带兵救援。后又为楚北伐灭鲁。当时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以此为忧。后来,春申君娶赵人李园之妹。李园之妹有身孕后(此处关于是否有孕有争议),献于楚考烈王,生子被立为太子(即楚幽王),而李园之妹被立为王后。李园因此逐渐掌握大权,蓄养死士,欲杀春申君。考烈王病死后,李园令人埋伏于棘门之内,杀死春申君及其全家。
孟尝君田文:
其父为齐宣王同父异母之弟,齐威王之时任军队要职,齐宣王时为相,封于薛地,其父死后,田文继位于薛,是为孟尝君。孟尝君属子承父业,广招宾客,食客达三千人。孟尝君门下著名门客如冯谖,起初冯谖属吃闲饭的,被孟尝君其他门客所看不起。而冯谖也是不为孟尝君所器重的门客,一次冯谖奉孟尝君之命到薛地计债,孟尝君让冯谖看家里少什么就买些什么,冯谖到达薛地后烧了债券,薛地百姓大感孟尝君恩德。冯谖对孟尝君说我为你买来了义,孟尝君表面没说什么但心中不悦,认为无此必要。后来孟尝君遭猜忌,交出相印去住薛地,薛地百姓听闻孟尝君归薛时出城十里相迎,齐王闻此深悔自己不察,重新召回孟尝君。由于冯谖的远见,孟尝君避免了一场政治风波,也巩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
总的来说,战国四公子仅信陵君军事才能最高,但和战国四大战将或同时期的其他名将相比就要逊色了,而战国四公子自己豢养门客、对人才的重视以及为国家尽心尽力的品格是值得称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