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杖刑”,能把豆腐里面打碎,外面完好?可能比你想的还厉害
创始人
2025-09-03 10:03:13
0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在古时并列为四大文学,清初至乾隆时期,小说发展进入了巅峰期,各种文体层出不穷,不过多以揭露官场黑暗文体为主,比如《儒林外史》,其中范进中举是家喻户晓。

清末时期的小说更是多以批判黑暗的官场为主,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谴责小说的代表作,他还写了一部《活地狱》,这其中就关于“打板子”的描写,据说清宫的人可以将豆腐里面打碎,外面完好无损。

“打板子”一般会出现在各大宫廷剧当中,也就是“杖刑”,最早关于杖刑,首见于《尚书·虞夏书·尧典》:“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扑就是击打,这也是最早的杖刑。

汉、魏、晋都设有杖刑,《汉书·韩信传》中记载:“杖剑从之”,但杖刑直到南北朝梁武帝时期才被列入刑书,梁武帝还颁布“杖令”,并规定用荆条制作刑杖,刑杖又有:大杖、法杖、小杖的区别。

杖刑虽然在隋朝被废除了一次,不过唐朝又恢复了,宋朝还将杖刑广泛应用,笞、流、徒、杖、死纷纷加入了杖刑当中,笞刑,就是用竹、木板击打臀部,杖刑就属于拷问,一般犯人只要不是犯了太大的罪,都不会执行杖刑。

杖刑虽然不是死刑,但往往可以将人打死,《汉书·高后纪》记有:吕禄,笞杀吕嬃。而《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魏齐益怒曰:为我笞杀此奴,勿留祸种!汉至宋之间,杖刑至死太平常了。

明代时期,东西两厂就已经开始训练廷杖的校卒,虽然杖行不是一门职业,但笞杖在手,生杀、轻重都在一念之间,打轻打重都看个人心情,因此,为了防止出现杖责至死的情况,怎么打人还成了一门学问。

明代时期是用皮革扎成两个人形,一个放砖头,一个包上纸,放砖头的是练习“外轻内重”的手法,看上去打的很轻,但必须要把砖头打碎,包纸的要看起来打得很重,但不能把纸打碎。

清代也继承了这门手艺,不过他们训练是用豆腐,一块豆腐放在地上,衙役用板子打,外面不能打碎,但必须将里面打碎,这种人一旦出师,往往都被得到重用,一般皇宫当中都会安置这样的衙役。

一旦官员或者妃子受罚,往往他们都会提前收到一笔钱,他们就打轻一点,一般当天就能步履如常了,清代方苞《狱中杂记》也曾记载了打板子:三个犯人受了同样的刑法,一个犯人送三十两,打伤了骨头,养了一个月,第二个犯人送了60两,只打伤了皮肉,半个月恢复如初,第三个犯人给了一百八十两,第二天就好了。

所以打板子也是古代的“灰色”产业,给的钱越多,一般都可以免去皮肉之苦,没有送银子的,那免不了一顿折腾,《活地狱》就是在揭露这种官场黑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顺... 顺治帝8岁继位,这个年龄继位,他自然没能掌握清朝大权。在亲政以前,清朝的大权基本上掌握在摄政王,他的...
原创 他... 读完三国,很多人的心中都有着自己心目中的三国第一猛将,魏蜀吴的三国鼎立,给了很多的英雄豪杰崭露头角的...
原创 为... 为什么会有人认为朱元璋是回族人?这个说法,起源于“有人认为(大将军朱寿)明武宗朱厚照是回族人”。为什...
隋唐演义里面,有五条好汉死的最... 你知道吗?在那个血雨腥风的隋唐乱世里,被称为“顶级好汉”的英雄,好几个最终都没有死在沙场拼杀的对手手...
原创 人... 大家好,今天要聊的是《人民的名义》中的一个重要人物——高育良。他是汉东省的省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这...
原创 1... 公元1542年,36岁的明朝皇帝——朱厚熜,正在寝宫酣然大睡,突然脖子一紧,窒息感随之而来,全身也动...
什么是出身“寒门”?看完你还觉... “出身寒门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这句三国演义出自邓艾之口的经典台词耳熟能详!那么什么才是出身“...
原创 大...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清朝的覆灭,代表着封建时...
原创 他... 说到义和团,不能不提的一个人,是刚毅 。如果没有刚毅在朝廷为其摇旗呐喊,义和团断然不会有那么大的声势...
原创 历... 很多人私信询问,纯贵妃得到了那么多宠爱,为什么最终她还是在继后争夺中败给了那拉氏这样一个平凡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