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两宋风云之澶渊之盟
创始人
2025-09-03 08:02:26
0

宋太宗死后,他的儿子宋真宗赵恒即位,有人向宋真宗推荐寇准,说他忠于国家,办事有决断。寇准在宋太宗时期曾经担任过高官,因为得罪了一些权贵人物,被排挤到地方做了知州。宋真宗看到边境形势日益紧急,于是接受了大臣的推荐,把寇准召回京城。

1004年,辽朝萧太后和圣宗耶律隆绪亲自率领30万大军南下,前锋直达澶州(今河南濮阳)。寇准劝宋真宗带兵亲征,宰相王钦若和大臣陈尧叟却暗地里劝真宗逃跑。王钦若是江南人,主张迁都金陵(今江苏南京);陈尧叟是蜀人,劝真宗逃到成都去。

宋真宗犹豫不决,只得让寇准拿主意。寇准一听迁都的建议,就知道是王钦若和陈尧叟搞的鬼,便声色俱厉地说:“这是谁出的好主意?出这种主意的,应该先斩他们的头!皇上亲自带兵出征,可以鼓舞士气,一定能打退辽兵。如果南逃,人心动摇,敌人就会乘虚而入,国家就保不住了。”

宋真宗听了寇准的一番话,也壮了胆,决定亲征,由寇准随同指挥。

这时候,辽军已经三面围住了澶州。宋军在要害的地方设下弩箭,辽军主将萧挞兰带了几个骑兵视察地形,正好进入宋军伏弩阵地,弩箭齐发,萧挞兰中箭丧命。

澶州城横跨黄河两岸。宋真宗在寇准、高琼等文武大臣的护卫下,渡过黄河,到了澶州北城。这时候,各路宋军也已经集中到澶州,将士们看到宋真宗的黄龙大旗,士气高涨,欢声雷动。

辽军主将一死,萧太后是又痛惜又害怕;又见宋真宗亲自率兵抵抗,觉得宋朝不好欺负,就有心讲和了。

辽国坚持要索回被后周帝国夺取的瓦桥关(今河北雄县)以南的“关南地区”,包括莫州(今河北任丘)、瀛洲(今河北河间)。宋真宗不肯接受,他希望的是没有损失的和平。但是辽国后卫部队已对莫、瀛二州开始猛烈攻击,危在旦夕,如果陷落,辽国的条件势必更加苛刻。于是宋真宗表示,关南地区不可以割让,但宋国愿每年向辽国进贡,以作为补偿。于是宋辽双方正式达成和议,宋朝每年给辽朝绢20万匹,银10万两,称“岁币”;北宋与辽朝确立为叔侄关系;双方开放边境贸易等。历史上把这次和议叫作“澶渊之盟”。

宋朝向辽国进贡,显然大失面子。但是,两国对抗,最好能把敌人消灭;如果不能,那么也只有忍气吞声。长期的缠斗不休,再强大的国家都会因精疲力竭而瓦解。以当时的形势,和解确实是最明智的决策。

“澶渊之盟”是一次长时间的和解,宋辽两国自此125年内没有发生大的战斗,这使沉沦在混战中200多年的黄河以北的人们,终于得到了安定。

在当时来讲,宋真宗其实是赶鸭子上阵,被寇准逼着上了战场。在宋军形势大好之下,仍然要议和。30万两的岁币(10万两白银20万匹绢))对北宋而言只是小数目。到底是懦弱还是为经济的发展争取到了时间和和平的环境。和汉匈之战中穷兵黩武的汉武帝相比,宋真宗的决策到底是对还是错。如果一战到底是否有希望夺回燕云十六州,改写历史?寇准年少得志,之后又因为渲渊之盟而位极人臣。如果韬光养晦低调谦逊,结局会不会好一些?可能也未必。对于君王而言,功高盖主终会等来兔死狗烹。和谈时,宋真宗愿意以100万岁币换边界和平,甚至,300万也可以接受。寇准的底线却是不得超过30万岁币,并威胁负责和谈的蔡利用“吾斩汝矣”。蔡利用幸不辱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暑期创作大赛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曾有一位传奇人物,他的经历令人唏嘘: 他原是国民党的一位元老,直到孙...
原创 3... 一、历史的巧合与现实的警示 2022年,河南罗山县曾因3600年前的商代美酒登上国际舞台,时任县长余...
判断古籍善本价值的标准是什么? 古籍善本,是中华文明传承的瑰宝,是纸页间凝结的历史与智慧。它们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穿越时空的文化...
爱新觉罗·良弼:王朝末期精英的... △《人生若如初见》中男主角梁乡的原型即良弼 爱新觉罗·良弼(1877—1912)是清末满人军人中的出...
原创 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通过广播发布的“终战诏书”在整个亚洲广泛传播。当日本民众还在为“玉...
原创 青... 青木政尚少将,曾是侵华日军的高阶将领,他在二战期间先后担任过多个职务,包括第二十四师团参谋、第一一零...
三国第一才女黄月英:“丑女”逆... 各位三国迷们!今天咱们要聊的这位人物,那可是三国时期超级厉害的一位才女——黄月英。这姐们儿,虽说有着...
铁血铸就的统一:19世纪德意志... 分裂的德意志:拿破仑遗产与民族觉醒 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试图用保守主义缝合被拿破仑战争撕裂的欧洲...
原创 汤... 1938年4月3日的深夜,汤恩伯站在台儿庄北郊的临时指挥部内,手中捏着蒋介石发来的电报,望远镜中映出...
原创 王... 一、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 所谓“冤家路窄”,王耀武与粟裕之间的恩怨,历史上可谓不小。其实,最憎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