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和套格套分享:《生生长流——内蒙古黄河文化大展》之五
创始人
2025-09-03 07:32:42
0

《生生长流——内蒙古黄河文化大展》之五

内蒙古博物院特展

孟和套格套分享

“生生长流——内蒙古黄河文化大展”在内蒙古博物院展出,展览以黄河为纽带,以历史发展为脉络,精选240余件/套文物,展览以黄河为纽带,以历史发展为脉络,通过“根脉”、“纽带”、“家园”三个部分,展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遗迹、遗存和历史文化,展现内蒙古黄河流域的文明发展及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建设祖国北疆的历史进程。

黄河在内蒙古绵延843.5公里,流经了7个盟市,上游进入中游的分界点就在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河口镇。早在旧石器时代,内蒙古黄河流域就有人类活动。到了新石器时代,这里不仅有以仰韶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原始农耕文明,也有狩猎和采集文化。黄河沿岸发现的诸多石城遗址,也见证了早期国家城邦在这里的出现。

大窑遗址:绵延50万年的石器制造场

大窑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静卧在阴山山脉大青山脚下,盛产燧石。距今约50万年至1万年前,原始先民驻足于此,取火驱兽,制造石器。大窑遗址经多次发掘,先后出土了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石锤、石核等大量石器遗存,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50万年的石器工具发展史跃然眼前。

萨拉乌苏遗址:“河套人”的故乡

在萨拉乌苏河流域还发现了大量脊椎动物化石,包括34种哺乳类动物,11种鸟类。这些以披毛犀、河套大角鹿、王氏水牛等组合为代表的典型动物群,被古生物界称为“萨拉乌苏动物群”。不断出土的古人类化石、脊椎动物化石、丰富的细小石器等,印证着早在距今10万至5 万年前,“河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图文由作者提供

欢迎转载

谢绝不经同意擅自拷贝图文至自己公微号发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的权势到底... 唐太宗李世民是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在历史上的评价非常高,他一手开创的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
原创 为... 在你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记得点击关注按钮,这样可以帮助你以后接收到更多类似的文章,并方便你与我们进...
原创 始...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开凿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成为...
原创 毛... 我们伟大的主席毛泽东主席一直从历史中学习经验,所以评价过很多帝王。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很多治...
原创 古...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非常重要的选官制度,这个制度自隋唐时期实行以来,就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统治...
原创 原... 古话说的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自己的后代都是非常重视的,一个男子长得再俊,再优...
原创 玄... 唐太宗李世民是大唐的一代明君,贞观之治名垂青史,然而说到他的上位史却不怎么光彩。一场玄武门之变,李世...
原创 越... 我国在对外宣传时,称中华上下有五千年,这是有足够多的证据支撑的。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算起,到...
原创 斯... 在今天的讨论中,许多人认为二战的胜利主要归功于苏联。如果没有苏联民众的坚韧奋斗,若没有苏联成功牵制住...
胡人的“长安十二时辰”:尽享特... 启风/文 长安被誉为“国际大都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城中住着大批的“胡人”。在唐朝,“胡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