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隋炀帝有多么嫉贤妒能?谁比他有才,他就让谁消失
创始人
2025-09-03 07:32:25
0

嫉贤妒能是很多人都有的心理毛病,对于普通阶层,比如被上司嫉妒了,可能升职之路就会受到影响。如果被同学同事嫉妒了,可能就会受到孤立。

为什么说是普通阶层呢?因为一个人若有大才能大才华,再加上有好机会,就很有可能受到大重用,比如刘罗锅,纪晓岚这样的大才子便是如此。

但是,即便不是普通阶层,也有可能碰到嫉贤妒能的人,而且这个人要做的,不是打压才华这么简单,而是直接取了人家的性命。

隋炀帝便是这种人。

隋炀帝杨广在文学上造诣很深,诗文才情也确实过人,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经常派人到民间寻访文人雅士,带回来一起进行一番比拼。

跟帝王比水平,这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糊弄的话,是欺君犯上。用真本事,万一赢了,结果自然也好不到哪儿去。

隋炀帝在文学这块,自负得很,言语中经常带出天下第一的意思。客观讲,他的水平也的确厉害,史料上称他的行文“并存雅体,归于典制。虽意在骄淫,而词无浮荡。”

炀帝做了帝王之后,一改以往的取士标准,专以诗赋取士,广罗天下文才入仕朝廷。

面对满朝百官,炀帝曾说:天下者认为我是继承皇位才拥有的四海,其实如果让我和你们竞选的话,我仍然是天子。你们说是不是啊?

炀帝这个问题一出口,低下呼啦啦全跪下了,高呼:“万岁所言,千真万确!万岁才学,天下第一!”

说是这么说,学问这玩意儿真造不了假。天下文士中确实有不少才华高于自己之人,这一点炀帝心里明白得很。

所以每次举办沙龙比赛,见到比自己强的文士,便气得不行不行的,总会想个办法非把他弄消失了不行。

有个大才子叫薛道衡,有多有才呢?《薛道衡传》中说他“年十三,讲《左氏传》,见子产相郑之功,作《国侨赞》,颇有词致,见者奇之。”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薛道衡十三岁的时候,就能将《左传》讲得很好了,大有春秋郑国丞相子产的功力。他的作品《国侨赞》,文字功夫已达极致,看到的人无不赞扬称奇。

薛道衡在诗文上也享有极高的盛誉,得到了南北方的一致推崇,“道衡每有所作,南人无不吟诵焉。”

薛道衡在隋文帝时备受信任,担任机要职务多年,名声大振,就连皇太子和很多王权富贵都争相与之结交,并引以为荣。

然而,到了炀帝继位后,他的日子却不好过了起来,原因就是由于太有才了,被炀帝嫉妒了。

因为写了一篇奏章有称颂文帝的内容,炀帝便给他定了个以歌颂文帝,贬低本朝的罪名。

薛道衡临死时,炀帝还专门去了一趟,面对面问人家:“你还能写出空梁落燕泥这样的诗句吗!”

您瞅瞅,这嫉妒心有多强,人都被他定了死罪,嘴上还要占个上风。

还有一位文士,名为王胄。

王胄与叛军一同造反失败被判死罪,因为他文采过人,炀帝早就对他恨之入骨了,所以在临刑之前,也同样专门去见了王胄。

有意思的是,炀帝面对王胄,不说叛乱的罪名,却背诵了好几首王胄的诗句,最后才阴阳怪气地问了一句:“庭草无人随意绿,多好啊,以后还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吗?”

炀帝嫉贤妒能,贪图醉生梦死的日子,天下自然不会太平。

眼看自己即将玩完,唯有以诗寄情:徒有归飞心,无复因风力。

诗成以后,让美人一旁吟唱,自己则闷了一罐子老白干,低着头噗嗒噗嗒地掉起了眼泪。

在生命终结前,炀帝也没忘了再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在无奈和绝望中,他写道:求归不得去,真成遭个春。鸟声争劝酒。梅花笑杀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锐艺术家|“静虚之境”东方哲... 2025年9月3日,由 Gallery Insa Art 主办的“静虚之境”作品展在韩国首尔正式开幕...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的权势到底... 唐太宗李世民是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在历史上的评价非常高,他一手开创的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
原创 为... 在你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记得点击关注按钮,这样可以帮助你以后接收到更多类似的文章,并方便你与我们进...
原创 始...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开凿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成为...
原创 毛... 我们伟大的主席毛泽东主席一直从历史中学习经验,所以评价过很多帝王。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很多治...
原创 古...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非常重要的选官制度,这个制度自隋唐时期实行以来,就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统治...
原创 原... 古话说的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自己的后代都是非常重视的,一个男子长得再俊,再优...
原创 玄... 唐太宗李世民是大唐的一代明君,贞观之治名垂青史,然而说到他的上位史却不怎么光彩。一场玄武门之变,李世...
原创 越... 我国在对外宣传时,称中华上下有五千年,这是有足够多的证据支撑的。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算起,到...
原创 斯... 在今天的讨论中,许多人认为二战的胜利主要归功于苏联。如果没有苏联民众的坚韧奋斗,若没有苏联成功牵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