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魏惠王迫于秦国的压力,无奈之下迁都大梁,他说:“寡人恨不用”
创始人
2025-09-03 06:33:42
0

魏惠王迫于秦国的压力,无奈之下迁都大梁。他说道:“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那么,魏相公叔痤究竟说了什么呢?

公叔痤病重之后,魏惠王亲自探望,他问:“你现在病重,万一去世,江山社稷怎么办呢?”可以看出魏惠王对公叔痤的尊重和信任。

公叔痤回答:“我有御庶子公孙鞅,希望大王把国家大事交由他全权办理:如果您不愿意,千万不要让他离开魏国。”公孙鞅就是商鞅。似乎公孙鞅此时只是公叔痤的家臣,而非位立朝堂之上。

魏王没有作声,出来以后对身边的人说:“太可悲啦!凭着公叔的贤明,竟然要我把国事交由公孙鞅处理,太糊涂了!”魏王没有达到对公叔痤言听计从的地步,他只相信公叔痤过去之作为,而怀疑公叔痤看待人才的眼光。

公叔痤离世,公孙鞅知道此事,在公叔痤落葬后往西去向秦国,逐渐得到秦孝公的重用。其后,秦国日渐强大,魏国日渐弱小。

“此非公叔之悖也,惠王之悖也。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这不是公叔痤糊涂,而是魏王糊涂!糊涂之人的祸害就是把不糊涂的人当作糊涂之人。

《战国策?魏公叔痤病》把板子重重地打在魏惠王的身上。对吗?

魏惠王应该知道人才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惠王数被于军旅,卑礼厚币以招贤者。邹衍、淳于髡、孟轲皆至梁。”(《史记?魏世家第十四》)可见,魏惠王为了招揽人才付出颇多。

如果公叔痤能够早一点推出公孙鞅,让他在魏国政坛有所显露,何至于魏王不知此人呢?何至于魏王极度怀疑他的话呢?!他是畏惧公孙鞅从政之后掩盖他的光芒吗?他是担忧自己的相国之位不保吗?“知其贤,未及进。”(《史记?商君列传第八》)公叔痤不是病重时才知道公孙鞅贤能,早看出来了。公孙鞅日后在秦国大有建树,证明公叔痤颇有识人之能,也说明公叔痤贪恋权位,耽误了魏国和魏王。

然而,假如魏王听了公叔痤的话,任用公孙鞅,公孙鞅一定能有在秦国一样的巨大作为吗?魏国国力一定能由弱转强吗?秦国的强盛难道就靠公孙鞅一人吗?就像伟人说的,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公孙鞅确实是个非凡的人才,但是本质上是秦国造就和成就了他。

“寡人恨不用公孙痤之言也。”魏王难道仅仅是悔恨自己不识才吗?您说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在中国古代,有一种叫做“世袭罔替”的说法。这意味着,只要一个王朝继续存在,那么某个爵位或者官职就会永...
原创 北... 三国时期是历史上极为动荡且充满波澜的时代,战争与和平在那个时期得到了极致的展现。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
原创 三... 三国末期,曹魏的实际掌权者是司马家族。在曹叡去世后,曹家后代的几位皇帝都表现得非常不力,未能有效治理...
原创 雍... 在许多的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雍正常常被描绘成一个通过篡改遗诏登上帝位的权谋家,或者是一个深情的追求女...
惊艳!日本画家绘制的美女让人目... 艺术家奥萨姆·奥比(Osamu Obi)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刻的艺术感悟,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观点...
[上海博物馆]青铜玉器诉千年,... 青铜器在说话,你听见了吗?那些斑驳的铜锈下,藏着三千年前工匠的指纹。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展厅,简直就是...
陕西兴平失联的12岁双胞胎姐妹... 据大风新闻,11月21日晚7时17分,陕西兴平一对12岁的双胞胎姐妹从家里外出。走的时候还穿着蓝色校...
科技赋能艺术、生态邂逅人文,这... 当憨态可掬的“国宝”化身文化使者,当地域特色的IP牵引文旅消费,当守护生态的承诺融入品牌责任,11月...
争议裁判执法切尔西战巴萨!曾3... 欧冠赛场再度迎来重磅对决!巴萨将在本周二做客斯坦福桥挑战切尔西,而这场比赛的主裁判人选已经引发了巴萨...
《丢三落四?要不先考考“认知”... 中新网上海11月23日电 (记者 许婧 郑莹莹)读者是否有过这样的瞬间:话到嘴边,那个熟悉的名字却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