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魏惠王迫于秦国的压力,无奈之下迁都大梁,他说:“寡人恨不用”
创始人
2025-09-03 06:33:42
0

魏惠王迫于秦国的压力,无奈之下迁都大梁。他说道:“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那么,魏相公叔痤究竟说了什么呢?

公叔痤病重之后,魏惠王亲自探望,他问:“你现在病重,万一去世,江山社稷怎么办呢?”可以看出魏惠王对公叔痤的尊重和信任。

公叔痤回答:“我有御庶子公孙鞅,希望大王把国家大事交由他全权办理:如果您不愿意,千万不要让他离开魏国。”公孙鞅就是商鞅。似乎公孙鞅此时只是公叔痤的家臣,而非位立朝堂之上。

魏王没有作声,出来以后对身边的人说:“太可悲啦!凭着公叔的贤明,竟然要我把国事交由公孙鞅处理,太糊涂了!”魏王没有达到对公叔痤言听计从的地步,他只相信公叔痤过去之作为,而怀疑公叔痤看待人才的眼光。

公叔痤离世,公孙鞅知道此事,在公叔痤落葬后往西去向秦国,逐渐得到秦孝公的重用。其后,秦国日渐强大,魏国日渐弱小。

“此非公叔之悖也,惠王之悖也。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这不是公叔痤糊涂,而是魏王糊涂!糊涂之人的祸害就是把不糊涂的人当作糊涂之人。

《战国策?魏公叔痤病》把板子重重地打在魏惠王的身上。对吗?

魏惠王应该知道人才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惠王数被于军旅,卑礼厚币以招贤者。邹衍、淳于髡、孟轲皆至梁。”(《史记?魏世家第十四》)可见,魏惠王为了招揽人才付出颇多。

如果公叔痤能够早一点推出公孙鞅,让他在魏国政坛有所显露,何至于魏王不知此人呢?何至于魏王极度怀疑他的话呢?!他是畏惧公孙鞅从政之后掩盖他的光芒吗?他是担忧自己的相国之位不保吗?“知其贤,未及进。”(《史记?商君列传第八》)公叔痤不是病重时才知道公孙鞅贤能,早看出来了。公孙鞅日后在秦国大有建树,证明公叔痤颇有识人之能,也说明公叔痤贪恋权位,耽误了魏国和魏王。

然而,假如魏王听了公叔痤的话,任用公孙鞅,公孙鞅一定能有在秦国一样的巨大作为吗?魏国国力一定能由弱转强吗?秦国的强盛难道就靠公孙鞅一人吗?就像伟人说的,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公孙鞅确实是个非凡的人才,但是本质上是秦国造就和成就了他。

“寡人恨不用公孙痤之言也。”魏王难道仅仅是悔恨自己不识才吗?您说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红... 1935年4月,红军第四十九团全团上下都陷入悲痛之中,因为他们的团政委晏福生在战斗中不幸牺牲,并且尸...
中世纪医院中的医学与社会 格雷瑟姆中世纪医院 / 公有领域 探究医学史如何深植于社会历史脉络 作者:塔蒂亚娜·布克利亚斯 博士...
天下未定,汉献帝刘协在世,刘备... 于情于理于势,刘备都得登基称帝。 1 汉献帝只要还是皇帝,曹丕、刘备、孙权就都是汉朝名义上的臣子,虽...
原创 老... 1970年苏联首都莫斯科街头,红旗招展,迎来了五一劳动节游行。 1970年莫斯科五一劳动节游行队伍...
原创 军... 曾侯乙墓是我国最重要的古墓之一,因为出土的文物非常多而且珍贵而被誉为是世界十大古墓奇珍。这座古墓的发...
原创 李... 华夏之源,大河之畔,人民以耒耜耕植的延续生命。回顾中华阆阆五千年的历史,农民一直在国家发展、朝代变更...
原创 蓝... 蓝玉,熟悉明史的都知道,就是朱标太子妃常氏的舅舅,也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小舅子。结局非常惨,剥皮实草,朱...
原创 原... 唐朝不愧为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封建王朝之一,但是历经了隋末战争,使得当时的人口急剧下降。唐朝人口经历发...
原创 春... 周朝建国实行分封制,诸侯王对诸侯国有统治权,周王室如何对各诸侯国进行统治,除了周王室的征伐权外,还有...
原创 廉... 现在的人们去评判历史上的人物时,常常会依据一个标准:功与过。根据这个标准,著名的历史人物往往都会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