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曾主政温江市,官至四川省长和河南省委书记,正部级享年79岁
创始人
2025-09-03 00:02:39
0

四川省,古称“蜀”。位于我国西南腹部,地处长江中游,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汇点和交通走廊。巴蜀大地,山川雄伟,民物丰殷,素有“天府之国”之美誉。

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造就了四川蜀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一块人杰地灵的风华宝地,从古至今,成为了兵家必争之要地。

抗战时期,约有350余万的四川人出川,奔赴抗日战场,舍生忘死,保家卫国,驱逐日寇,留下了“川人从未负国”的佳话。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四川境内先后建立了9个革命根据地和游击队,无数英勇顽强的巴蜀儿女,舍小家为大家,不畏生死,前赴后继,投身革命。

在参加红军的优秀巴蜀儿女之中,就有91人成为了共和国的第一代将军,96人为省部级干部,4人成为开国元帅,3人成为著名的“三总”。

不由得令人想起了《巴蜀行吟》中的诗句:“蜀道难行蜀僧行,蜀相开国蜀女倾,治乱兴亡多少事,自有英雄唱大风”。这便是对勇敢的巴蜀儿女最真实的写照和赞扬。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杨析综同志,就是一位来自于巴蜀大地,又将自己的青春热血洒向巴蜀的四川省老省长。

与那些开国元勋们不同的是,杨析综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逐步成长起来的一名杰出领导人。他从四川最基层的征粮组长干起,担任过县长、县委书记、地委书记,一步一个脚印地步入省长和省委书记高位,跻身正部级领导岗位。那么,杨析综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

1928年9月,杨析综出生于四川省大邑县一个普通的家庭。虽然出身于乱世,战乱不断,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生活异常艰难,但开明的父母仍然坚持送杨析综去学校读书,希望读书能够帮助儿子在动荡不安的乱世中,找到一条好的出路。

从小聪明睿智,酷爱读书的杨析综,充分抓住这难得的读书机会,刻苦钻研,博览群书,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四川大学中文系,成为了那个时代少有的高级知识分子,这也为他以后辉煌的职业生涯,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正是在四川大学求学期间,杨析综接触到了马列主义先进思想,受到了巨大影响,积极追求进步,参加党组织在四川大学领导的学生爱国运动。由于有胆有谋,组织能力强,很快就成为了学生运动的骨干力量,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学有所成后,杨析综便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中,由于工作能力突出,不久后就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以后,开启了他辉煌的从政生涯。

参加工作后,杨析综从四川彭县征粮队长干起,靠着自己不凡的工作能力和高文化素养,职位屡次得到了提升,担任过彭县税务所长,广汉中学校长,广汉县长和县委书记,郫县县委书记,温江地委书记等职,到1983年的时候,他就升到了四川省委副书记和四川省省长的位置上,成为了巴蜀地区的最高父母官。

杨析综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他十分熟悉四川的一草一木,对四川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关爱有加。让四川人民过上好日子,是他主政四川的最大动力和心愿。

上任伊始,杨析综用最短的时间,跑遍了四川的山山水水,村庄和厂矿单位,进行实地调研,善听民意,体察民情,关注民生,为民办实事,为四川省的发展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格局。

在农村,杨析综充分发挥农村经济政策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千方百计激发农民致富的动力,掌握致富的本领,全力以赴满足农民致富的愿望。

为此,他因地制宜地推广和运用农业科学技术,走科学致富之路,摒弃越穷越革命的思想束缚,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尊重他们的劳动,用实在的激励措施肯定他们做出的成绩,使其向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宣传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努力提高农业、林业、畜牧业以及生物能源的经济效益,实干加巧干,把科技是生产力的问题落到实处,真正让农民富起来。

要知道,在八十年代初期,虽然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但一切都还在摸索之中,改革之路充满了荆棘和坎坷。特别是在一些具体改革政策还没有完全明朗的时候,如果你敢为天下先,必将成为那个时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是需要一定的胆量和勇气的。

杨析综出任四川省长后,首先对他曾经主政过的温江地区进行改革试点,他亲自前往温江地处偏僻的崇庆县进行调研,深入农民家中与农民亲切交谈,了解民意,听取建议,随后便在农村大张旗鼓地搞包产到户。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杨析综就是一位颇有大将风范的时代弄潮儿,敢于充当改革的闯将,他甘当农民的巨大后盾,为农民改革保驾护航。

此外,他还扩大农民的自主权,让农民自己决定种什么?啥时种?怎么样种等,一切权力都由农民自己作主,并安排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提供技术指导。

同时,他还大力号召农民搞好家庭副业,减轻农民负担,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推动城乡贸易快速发展,繁荣市场,很快就取得了巨大成功,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随后,他便以此为典范,在四川全省范围内,率先大力推行农村家庭责任制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果然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获得了巨大丰收,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不仅解决了久困巴蜀人民的吃饭问题,而且还有了剩余,深受巴蜀人民的爱戴。

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杨析综也十分重视四川省工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他充分利用四川省的地理特点和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大力度投资重工业、矿产资源行列,大力开发旅游产业,使其形成一条龙服务,并以此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使得四川省的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除此之外,他还不辞辛劳,为四川的发展四处奔波,寻找资金和技术来源,虚心向广东等发达省份学习,并与其形成经济合作关系。他还大力改善交通环境,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推行金融体制和商业体制改革,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为四川省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今日四川实现的政通人和,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以及即将跻身强省富省行列,打下了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杨析综也成为了令几代四川人都肃然起敬的好省长。

1985年,在四川创下一番业绩后,杨析综惜惜告别他为之奋斗了35年的巴蜀大地,来到中原大地,出任河南省省委书记,成为了河南之大省的一把手。虽然此时他已经57岁了,但仍然老当益壮,如同年轻人一样,甩开膀子加油干。

他充分利用河南是农业大省,矿产资源丰富,地处中原交通枢纽的特点,很快找到了一条适合河南省发展的新路子。

他在河南上任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就跑遍了河南的每一个角落,深入农村田间、厂矿企业,着重了解各个行业的改革情况和发展进程,发挥资源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倡导科技长入经济。

在主政河南期间,他尤其注重抓经济发展,积极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企业改制,狠抓科技、教育、交通等方面的改革,为河南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改善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实,杨析综到底为河南作出了多大的贡献,从其修建黄河公路大桥一事,就可以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要知道,在当时资金、技术、经验等都缺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要修建这样一座横跨黄河的巨大工程,其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杨析综虽然没有像开国将帅们那样,有过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指挥千军万马打胜仗的经历,但他的胆量和气魄,丝毫也不逊色于这些开国功臣们。

面对黄河天险,杨析综俨然是一位指挥打硬仗的将军,沉着应战。没有经验,他就学广东改革的经验,没有钱,他就走先贷款修桥,再收费还贷之路。

他认为只有发展了交通,才能活跃经济,才能在新的情况下,采取新的措施,推动改革,促进经济的发展。果不其然,搞好了交通,使得整个河南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杨析综也受到了河南人民的极大尊敬,被河南人民亲切地称为“人民的好省委书记。”

晚年的杨析综专注于文化事业和青少年的教育事业,仍然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变化和发展,即使在病重期间,还在忧国忧民,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2007年7月21日,杨析综同志病逝于成都,享年79岁。杨老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足迹永远留在了四川和河南大地上,我们永远缅怀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相... 古人信奉鬼神,他们认为人死后魂魄会来到地府,来到地府后阎王爷会判定此人生前在人间的所作所为,然后受到...
原创 公... 提起慕容复,想必大家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他是金庸先生所撰写的小说《天龙八部》中的角色,有“南慕容”之称...
我不再深沉了,我在深博 我不再深沉了,我在深博 “五一”劳动节假期 深博各场馆照常开放 开放时间及导览服务安排戳下方蓝字: ...
原创 原...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名将,比如白起、项羽、韩信、蒙恬、岳飞、戚继光、徐达等等,都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留下...
原创 中... 中华民族拥有伟大的文明传承,数千年的文化积淀造就璀璨的华夏文化。而在中华文明中,战争史是不可或缺的一...
原创 历... 八阿哥 爱新觉罗.胤祀 说起历史上的八贤王,大家都能想到谁呢?有多少人想到的是《少年包青天》里的八王...
三国:马忠:我生擒关羽,射死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世人评“宁走鬼门关,莫遇马阎王” 三国时代奇才马忠,擒关羽、射...
原创 三... 三国是个猛将辈出的时代,三国每个国家都有许多的名将,曹操的五子良将,刘备的五虎上将等等,还有许多很出...
珍贵历史老照片,解密方济各从移... 珍贵历史档案图片: 解密方济各从移民、技术员、神父、主教到教宗的人生轨迹 一,教宗方济各先辈移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