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立国至今仅有200多年,却有100多年都立于世界之巅的国家,美国一直是国际话题上绕不开的关键词。在这100多年里,有四个国家先后挑战过它,却都被它顺利地打压了下去,有如此“辉煌”的战绩在前,几乎让人认为任何国家挑战美国都会被击败。
那么这四个世界第二是如何被打压的,中国又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呢?
在了解美国如何应对世界老二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下这四个挑战过美国的世界老二分别是谁。它们分别为英国、苏联、日本与欧盟。
一开始时,美国其实并不是世界老大,当时的世界第一 是自称“日不落”的英国。
处于“日不落”状态的英国拥有广阔土地,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包括美国等众多国家都曾是他的殖民地,后来美国通过与法国合作,才多次打退英国远征军,成立了美利坚共和国。
在独立之后,美国人也没有闲着,一方面展开西进运动,侵占印第安人的土地,一方面实行门罗主义拉拢拉丁美洲,甚至还喊出了“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这一响亮的口号,可这种种行为表面上看是推动美洲的独立解放运动,实际上却是排除欧洲影响,将其余美洲国家变成自己的后花园。
随着对美洲的掌控渐渐加深,以及其本身独特的地理位置,美国为自己打造了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外部既然没有威胁,那么就正好关起门来发展。依仗欧洲源源不断的人才注入,以及美洲本身丰富的自然资源,美国顺利地完成了工业化,成为世界强国。
到了1896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就已经超越英国,成为了实际上的世界第一。
反观英国,有世界第一的领土,保持着遥遥领先的科技,可谓是尝尽了工业革命的甜头,可他不仅没有更进一步,反而在地缘政治的泥潭中越陷越深。随着欧洲列强的矛盾逐渐激化,一切终于无可避免地走向了战争。
而此时美国则利用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聪明地选择了孤立政策,不仅在战争中大发了一笔横财,而且还在战后以救世主姿态回归,兜售着自己的马歇尔计划,让国土已经成为废墟的欧洲各国感恩戴德。
二战之后的英国势力大损,再也无力控制如此之多的殖民地。而美国人则看准了英国人的虚弱,和苏联人掀起了一轮肢解英国的狂潮,其中最典型的事件就是苏伊士运河危机。
在1956年,由于阿斯旺水坝的援助被撤销,愤怒的埃及政府决定收回苏伊士运河管理权。失去苏伊士运河这棵摇钱树,英国人当然无法接受,因此他们立即联合法国对埃及进行强力施压,甚至英、法、以三国对埃及进行了军事入侵。
结果美国立即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起提案,要求几国马上停战,恢复中东和平,同时苏联对英法发出武力威胁。英法就这样在美苏直接或间接的威胁下屈服了。
此后,苏伊士运河不再属于英法。
通过这件事,看透了英国虚弱状态以及英美真实态度的殖民地顿时行动起来,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独立浪潮,日不落的荣耀就此落山了。
打垮了英国,美国人的霸主地位算是保住了一阵,但在这时,世界上又出现了一头红色巨兽。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并且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大放异彩,不仅在本国境内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德军,还带领苏联红军挺进柏林,将旗帜插上了国会大厦。
有了击败纳粹德国的功劳,国家又是一种此前从未见过的政体,苏联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全世界瞩目,一时间就连美国世界霸主的光环都为之黯淡。而更令美国人感到惊恐的是,苏联竟然还和它一样拥有核武器,既然对手和自己一样拥有核武器,那么就不能直接进行热战美国与苏联之间,只能进行冷战。
在长达46年的漫长对抗中,美国为了打击苏联采用了两种办法。
一是进行军备竞赛、科技竞赛、外交竞赛,同时组建北约,企图在军事上对抗苏联。
为了应对美国及北约的军事威胁,苏联不得不将大笔资金投入军事及重工业,这就造成了苏联轻工业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的恶果。
据前苏联外长透露,到了70年代苏联军费甚至达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70%。
二是制定了“和平演变”战略,通过贷款、贸易、科技等各种手段引诱东欧国家,使得东欧国家放弃共产主义信仰转而向西方国家不断靠拢。
但让苏联衰落的并非是美国的战略,恰恰正是苏联自己,在赫鲁晓夫上台之后,苏联放弃了自己的信仰,从为人民谋福祉解放全人类的苏维埃,蜕变成了和美国争夺世界的恶霸。
由此造成了诸如大国沙文主义、穷兵黩武、制度僵化、老人政治、贪污腐败等严重问题,并最终导致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等人信仰崩溃,成了共产主义事业的叛徒。
终于,在1991年12月25日,这个曾与美国争锋近半个世纪的超级大国,在低沉的夜色中降下了国旗。
第三个被美国打倒的世界老二是日本。
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
荷包丰厚起来的日本人自信心无限膨胀,他们买下了好莱坞、买下了洛克菲勒中心,几乎将半个美国都买了下来。而同一时期,美国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怎么都是一副经济行将崩溃的样子,但是美国人却并不慌张,因为日本人的绞索,早就套在了脖子上。
作为二战的发起国与战败国,日本受到国际社会的制裁,甚至连宪法也规定日本不能拥有军队,为了避免日本重走军国主义道路,还需要派遣军队驻扎日本,而这个驻军日本的国家正是美国。
除了军队驻扎之外,美国还在日本扶植了大批亲美势力。
在1985年前后,这批日本央行的亲美少壮派向日本大藏省与通产省夺权,并且完美地配合了美国人,与他们签订了让无数日本人痛恨的《广场协议》。
签订《广场协议》之后,海量资金顿时流入日本,日本的经济一下子陷入了如泡沫般虚幻的繁荣中。在泡沫经济时期的日本街头,经常出现这样的景象,满街人挥舞着万元大钞,却还坐不到一辆出租车。沉浸在繁荣幻象中的日本人并没有意识到,危机早就在人们察觉不到的地方开始了。
首先是日元升值
当时的日本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主要依靠出口产品来带动国内经济发展,日元一升值,美元再一贬值,就相当于日本货不再物美价廉,卖家自然就会更倾向美国产品而非日本商品。
产品无法出口,日本经济就无法增长。
其次是美国打击了日本的高科技产业
美国和日本签订了《半导体协定》,并且通过301调查来遏制日本发展,与此同时,美国还扶持韩国人发展半导体产业,又从侧面压制了日本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第三则是日本经济脱实向虚
随着日元不断升值,大量热钱涌入,日本的土地、银行等行业一下子变成了摇钱树,买下之后就算什么也不做,也能有丰厚回报。
由于投资实业比不上投资金融的回报,于是大量资金不再流入创造价值的实体产业,而是纷纷加入这场地产与金融的狂欢,但没了第一第二产业的支撑,经济再如何繁荣也不过是梦幻泡影。
第四个被美国打倒的,是欧盟。
和前三个国家不一样,欧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国家,而是欧洲国家的联合体。
二战之后,欧洲各国终于意识到,互相争斗不是出路,只有团结一致和平发展才符合欧洲共同的利益,于是欧洲各国联合起来,先是组建了欧共体,而后又将欧共体变成了欧盟。
消弭的纷争,带来了欧洲的崛起,仅在1995年这一年整个欧盟的GDP就达到了9.6万亿美元,远远超过了美国的7.4万亿美元,到了2020年,欧盟的GDP也依旧有15.2万亿美元,达到了美国当年GDP的70%以上。
然而美国却并不惧怕欧盟的挑战,因为欧盟只是一个松散的国家联盟,而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强大国家。欧盟既没有统一的语言和民族环境,也无法做到在政治上共进退,盟国之间还有着深刻的历史矛盾,这就注定了欧盟这个联盟只是一盘散沙。
欧盟各国一盘散沙,这就给了美国人机会。美国针对欧盟内部不团结这一特点下了大力气分化瓦解,并且收到了喜人的成果,英国这个往日霸主脱离了欧盟。
在下大力气离间欧盟各国之余,美国还大肆渲染俄罗斯威胁论,在俄罗斯和欧洲的能源合作项目上使绊子,控制住欧洲所需的战略资源。不仅如此,美国还利用北约,加强了对欧洲各国的军事控制。
除了用这种直接的方式打击,美国人还擅长用间接的方式削弱欧盟,在阿拉伯地区实施“阿拉伯之春”将中东地区拖入战火,流离失所的难民涌入南欧与东南欧,给这些国家带来了巨大财政负担。
现在,世界第二的位置已经轮到中国来坐了,美国必然会对中国进行一系列打压。但俗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袭来的狂风暴雨,中国必须先吸取教训。只有吸取其他国家的失败教训,中国前行的道路才能走得更稳。
英国沉溺于往日光辉,不思进取,中国就要努力拼搏,大力发展高新科技。日本军事政治上被美国把控,经济上脱实向虚,就此失去三十年发展机会,中国就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坚持独立自主,同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防止经济脱实向虚。
欧盟因内部的不团结而四分五裂,中国就必须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当苏联背弃了当年的理想,成为一个霸权国家之时,中国就更要将初衷牢牢记住。
和上述几个国家和联盟比起来,中国有很多他们难以企及的优势,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缺点,唯有不断向前发展,不断自我革新,中国才能无惧美国打击,迎来更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