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非洲一部落坚称自己是中国人,希望能回国,专家:或许真是中国人
创始人
2025-09-02 19:32:19
0

有句话说得好:不管离家多远,总是心忧故乡,在外的游子,永远不会忘记家乡。

每一位中国人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着所谓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虽然因为各种各样的缘故,我们离家万里,甚至还出国远洋,但不管怎么样,我们的内心都有一颗中国心,每一个人都以龙的传人自居。

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新中国成立时期,那些流落在外的华侨们,一听到祖国一声号令,他们都选择回国,为国家捐钱捐物捐人,这也让西方人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强大。

就在这样的传统之下,还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在2005年,有一位叫谢里夫的非洲女孩,居然自称是中国人,说他们是被遗忘的中国人,但始终心念祖国,希望能够回归。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奇怪的寻亲之旅

事情发生在2005年,有一个叫

谢里夫

的女孩来到了中国,这是一个来自于非洲的女孩。本来,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各国人来来往往自然是常态。但这个女孩的话,却引爆了舆论,

因为这个女孩自称是中国人,而且希望回国。

当时大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自然觉得非常有趣,因为这明显就是天方夜谭。自人类文明建立以来,东方文明和非洲文明一直少有接触若真的要攀亲戚的话,按照现有的文明概念,东方文明有可能起源于东非大裂谷,但这样的亲戚关系可隔了太久,比我们自称是炎黄子孙的亲戚关系还要淡薄。

但这个女孩言之凿凿,并且热切希望大家,对她的部落进行考究。眼看着这个女孩如此坚持,周围的人也开始注意到这件事情似乎不是笑话,而且这个女孩也给出了一些证据,似乎暗示了她和中国之间的关联。

当时很多人在提出疑惑,难道说东方文明和非洲文明曾有过交流吗?我们还留下过后代吗?

很快就有学者进行调查,他们来到了女孩的家乡,

她的家乡位于肯尼亚地区的帕泰岛,这一地区如今还有这400多人的常住人口。

通过对当地的调查发现,帕泰岛上的居民似乎非常怪异,他们与周围的非洲部落格格不入。首先,这些人自始至终都不承认是非洲人,

他们始终自称为中国人。

而且,这些人的肤色与当地人完全不同,

他们本质上是黄种人

,虽然经过风霜的洗礼,变得可能有些偏黑色,但并没有改变黄种人的特色。

不仅如此,

这里的人居然还使用筷子吃饭,并不像非洲人一样使用手抓饭。而且,这里的人保留着春节的习俗,虽然较之现代中国节气有很大差异,但这和古代的中国习俗非常接近。

此外,学者在对当地的一些文物进行调查的时候,居然还发现了很多具有中国元素的瓷器。

通过高科技进行检测,这些物品是明朝时期的东西。

因此通过这种资料,学者不得不推论,这些人极有可能还真的和中国有关,甚至就是中国人。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有中国明朝人在这里定居呢?

二、历史的可能

关于这个事情,我们就不得不说到,

明永乐年间的大事件,郑和下西洋。

据史书记载,郑和下西洋开始于永乐三年,大太监郑和带着自己的船队,第1次开始远洋航行。在此后的多年间,一直到宣德8年,郑和一共组织了7次下西洋的活动。

这7次下西洋对大明王朝乃至于整个世界历史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是古代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海上航行。

而且在航行的过程中,郑和的船队一共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远的时候到达了东非和红海地区。

说了这么多,可能很多人会提出疑惑,明明在讨论这些非洲的中国人,为什么要说到郑和呢?其实关键就在于最后一句话,郑和的船队到达了东非和红海地区。

明朝的中国人想要出现在非洲地区,那么就只有可能是郑和下西洋阶段,那些远洋航行的部队,因为种种原因留在了非洲地区,所以才能导致这样一个特殊的结果。

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学者针对部落的老人进行了调查,结果从他们的口中得知,这些人还真是在郑和下西洋时期,来到了非洲地区。当时他们的先祖在一艘中国船只上,但因为发生了触礁,因此结果船只搁浅了。

由于船只出了问题,再加上当时有风暴的阻止,因此他们被迫与大部队分离。为了活下去他们只能靠近陆地,并且开始在这里生活。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坚信,郑和大人的团队还会靠近海岸,他们还有回家的机会。

但可惜,郑和的船队受到宣德皇帝的阻止,迫于无奈,郑和下西洋不仅没有再次来到非洲,而且大明船队再也没有任何人来到非洲。

就这样,这批望眼欲穿的中国船员们,永远的留在了非洲地区,慢慢的开始在当地的生活,产生自己的部落。

不过这些人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所以他们一直牢牢的记住,自己是中国人,并且还保留着自己的习俗。

三、理性思考

通过调查,这些学者认为,来寻亲的非洲女孩并没有说谎,这些人极有可能就是中国人。其实在电视剧《郑和下西洋》中,也有类似的记录。

当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他们就曾遇到一个原始的部落,这些人也保留着明朝的传统,后来经过调查才知道,原来他们是建文皇帝时期流落至此的难民,由于不愿意臣服于永乐皇帝,所以他们也成为了海外的孤臣孽子。

所以我们可以进行对照,那些流落在海外的中国船员,最终在非洲地区扎根,变成了海外的独特现象。

但话又说回来,

这些离家这么多年的海外游子,他们想要回家,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从情感上来说,在外游荡的游子们,他们终究是炎黄子孙,不管过去多久,他们也是我们的兄弟,因此我们应该接纳他们。

但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他们距离中国太远,而且时间也过去了太久,如果想要追本溯源,这中间会面临很多的问题,不能单单凭借情感来解决,所以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

其实像这之类的案例还有很多,例如漂泊在缅甸地区的国民党部队,又例如曾经去往南美洲的太平天国部队,这些人都离家太久,然而他们的回家之路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可不是那么简单,能够解决的,一切都需要理性思考。

结语

所以针对这一事件,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首先第1个结论就是,中国人的家的思想是很浓厚的,以这些人为例,他们在大明王朝时期漂泊在外,结果过了几百年的时间,但他们依旧还在思念着家乡,由此可见,儒家思想是多么深入人心。

所以中国人的家的概念以及团结的概念,是远超过其他国家的,这也成为中国人的力量。

第2个结论就是,由于种种原因,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了出去,他们开辟了很多的区域,犹如当年的美国牛仔开荒一般,甚至有的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但有一点值得肯定,不管我们走向何方,不管我们变成什么样子,但只要有文化在,我们还是炎黄子孙。希望那些海外华侨们也记住这一点,不要忘了自己的根,更不要助长背叛之风。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蔡... 蔡国(公元前1046~公元前447年),姬姓,周朝诸侯国,建都蔡(今河南上蔡县),始封之君为周武王之...
原创 一... 1959年,也是三年自然灾害发生的第一年,为了更多地了解基层的情况,毛泽东主席经常出行视察,同时也派...
原创 魏... 魏惠王迫于秦国的压力,无奈之下迁都大梁。他说道:“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那么,魏相公叔痤究竟说了...
原创 历...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而在这几千年的发展中出现了不少的名将,拿出来一个都能够威震一方。无论是在开...
原创 赵...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多位皇帝,而在这些皇帝之中,小编最为佩服的就是宋朝的第一位皇帝赵匡胤了。 赵匡胤...
原创 羊...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北宋算是相较于其他朝代而言,比较繁荣的一个朝代,属于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北...
原创 为... 回顾曹操从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以来二十年的创业历程,正如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日后登基称帝时所说,“汉...
原创 秦...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帝之一,他当年娶妻纳妾,后宫里有许多妃子,因此生育了不少子女,有专家推测...
原创 原... 【历史】中华历史几千年,从来都是强调责任和担当的,尤其是作为国家领导人来说,对于国家的责任更是巨大。...
原创 三... 喜欢三国的朋友大多是因为喜欢三国时期的人物,三国是一个奇谋之士云集、忠勇之将林立的时代,但是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