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氏研究】周代邓国都城在襄阳邓城
创始人
2025-09-02 19:02:47
0

作者:邓良甲 日期:2025-4-28

邓国,商高宗武丁封其季父曼为邓侯,曼姓殷时侯国。周王克商时,归附于周,因助周伐纣有功,邓国被周天子封于周南方诸侯国,楚文王十二年(公元前678年)灭于楚。

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考古专家根据传世古籍文献的记载,对襄阳团山镇邓城村周边区域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大量“邓”铭文铜器、邓国墓葬、窑址、作坊遗址、邓城遗址等。邓城城址外围分布较为密集的西周至春秋早期文化遗存,与传世文献所记和考古发掘双重证实,古邓城是周代邓国的都城。

20065月,国务院将邓国故址(邓城遗址)”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Ⅰ-146。襄阳‌‌邓国故址邓城遗址位于襄樊市樊城北约六公里处,为周代邓国都城,故名邓城。

根据传世古籍文献记载,《春秋左传》昭公九年传载明,西周初邓国作为功臣被周天子分封在周南土,以藩屏周,替天子镇守疆土。又按国语吳)韋昭卷十六记载,春秋初邓国仍在周土。邓国作为周代“汉阳诸姬”外围的异姓封国之一,其存续依赖于周王室,若邓国擅自迁徙,既违背周礼“诸侯守土”的原则,亦会丧失以藩屏周的初衷。邓国属周王室的中小诸侯国,不具备军事实力去侵占掠夺他国,传世文献也从未有关于邓国被他国侵占而迁移国土记载,因此周代邓国并未迁移国土,从西周被分封在周南土,到春秋初以至邓国灭亡时,仍在周南土,今汉江北岸一带。又从国务院权威认定“邓国故址”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确年代为“周”,印证周代邓国未迁移国土,一直居于汉水北岸,以襄阳邓城遗址作为周代邓国都城的核心区域。

关于襄阳邓城的考古发掘成果,本文不再赘述,现仅考列传世古籍文献所载,周代邓国都城在今襄阳邓城的史实。

一、西周初封邓国于周南土

1、《春秋左传》昭公九年传

“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吾何迩封之有?”

按《春秋左传》记载,周武王(?约公元前1043年)克商时,即西周初,邓国和巴国、濮国、楚国,被分封成为周天子南方的诸侯国。

2、《荀子(楚)荀況卷四

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

3、《夏商周断代工程青铜年表·盂爵》铭文

清代道光末年,在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李家村出土的“盂爵”,《盂爵》铭文:王初贲于成周,王令盂宁邓伯、宾贝,用作父室尊彝。”

按《盂爵》铭文记载:周成王在成周举行祭礼,周成王派大夫盂慰问邓国君邓伯,邓伯宾赠予盂贝币,大夫盂因此铸造了这件用于祭祀父辈的尊贵礼器。

根据《春秋左传》、《荀子《盂爵铭文记载:周王室在灭商后,全面掌控天下局势,通过分封制度控制天下,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为了控制广大的疆域,统治者大兴分封,周公按照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受封的主要对象有:姬姓贵族、开国功臣、古帝王之后。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国,其中姬姓(文王、武王、周公的后裔)独占五十三人,其次是开国功臣和古帝王之后。这些分封诸侯国,替天子镇守疆土、拱卫王室等。殷商邓国,归顺周天子,协助周武王克商有功,邓国以功臣名义被分封至周南土。从《盂爵》铭文,周成王派大夫盂慰问邓国君邓伯一事可知。

二、春秋邓国仍在周南土

国语(吳)韋昭卷十六

当成周者(雒邑)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

按《国语》郑语记载782年,周宣王去世,周幽王继位,公元前771年,犬戎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其子周平王继位,史称东周,迁都洛阳。

郑桓公(?-前771年)担任司徒时,他询问太史伯说:"周王室如今多灾多难,我担心祸及自身,有什么地方可以躲避灾祸保全性命呢?"太史伯回答道:"周王室即将衰微,戎狄必将强盛(昌,即强盛之意),不可与之正面冲突(偪,即逼迫之意)。要说能成就大业之地(成周即洛阳),南方有荆楚蛮族,以及申国、吕国、应国、邓国、陈国、蔡国、随国、唐国等诸侯方国。

春秋初期,邓国仍是周南土的诸侯国

三、周邓国都城所在地襄阳邓城

1、《史记三家注汉-司马迁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括地志云:邓城,在襄州安养县北二十里,春秋之邓国,庄十六年楚文王灭之。

2、《史记正义(唐)張守節卷四十

“故邓城,在襄州安养县北二十里,春秋之邓国。庄十六年,楚文王灭之,服虔云:邓,曼姓也”

按《史记三家注、《史记正义记载:过去邓国都城遗址所在地,在襄州安养县(今樊城)北二十里,是春秋邓国的都城。鲁庄公十六年,邓国被楚文王所灭。

3、《史记索隐》(唐)司馬貞卷二十

袭楚至邓,按此邓在汉水之北,故邓侯城也

按《史记索隐》记载:(楚与秦因张仪“诈楚”事件,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派军攻秦,两军交战于陕西蓝田,魏襄王得知此事,派兵偷袭楚国,攻至楚国邓县。按:此邓县在汉水的北边,是邓侯国都城所在地。

4、《咏史诗(唐)胡曾卷三

邓城

邓侯城垒汉江干,自为深根百世安。

不用三甥谋楚计,临危方觉噬脐难。

史记云:“昔邓侯据邓城,其臣三甥谋曰:‘ 君今地居楚之上流,方用而可举兵伐之,不然必来攻。’刘侯不用其计,后果被楚王将兵伐邓而灭之。悔不用三生之计也。”

按唐代胡曾咏史诗《邓城》,邓侯国的都城在汉江北岸,与今襄阳邓城“邓国故址”所在地相符。

5、《通志》郑樵卷二十六

“邓氏,曼姓,商之侯国,其地今襄阳邓城是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庄十六年楚文王灭之,子孙以国为氏”

按《通志》记载:邓氏,源自曼姓,商朝时期的诸侯国。邓国都城所在地,是襄阳邓城。春秋时期,邓国国君吾离前往鲁国朝见。鲁庄公十六年(公元前678年),邓国被楚文王所灭,其后代子孙以故国名""为自己的姓氏。

6、《通志(宋)鄭樵卷四十一

邓都,邓,襄阳邓城县界也

按《通志》记载:邓国都城,即邓地,位于襄阳郡邓城县境内。宋代襄阳府邓城县在今襄阳西北部,邓国故地周代邓国,与楚秦汉晋南北朝的邓县、隋唐宋邓城县一脉相承,宋绍兴七年并入襄阳县。

结论:上述传世文献均载明:周邓国与楚秦汉晋南北朝的邓县、隋唐宋邓城县,是一脉相承的,邓国的都城在汉江北岸,与今襄阳团山镇邓城的邓国故址、邓城遗址所在的位置相符合。襄阳邓城遗址作为周代邓国都城的核心地位,已被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认定双重证实。

周代邓国故址、邓城遗址都城在今襄阳团山镇邓城,20065月列入国务院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I-146)。周代邓国从周天子初封于周南土,至东周周平王东迁成周(洛阳),直至邓国灭于楚,周代邓国一直处于周南土的汉江北岸,以襄阳邓城为核心的周边地区,诸侯守土、以藩屏周。

关于记载周代邓国都城在襄阳邓城的文献有很多,限于篇幅本文仅均选取宋代之前的部分传世文献,考列周代邓国都城在今襄阳邓城的记载,与国家考古发掘成果相互印证,史实相符。

本人水平有限,有错误之处,欢迎提供古籍文献予以指正。

了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美... [浮云]日本真觉得有美国在背后撑腰自己就无敌了,之前高市早苗还有点松口的意思,现在则是彻底全无了。 ...
网传上海、广州试点“老头乐”C... 我们常说的“考驾照”通常指C类驾驶证,正式名称为“小型汽车准驾车型驾驶证”,涵盖可驾驶手动挡小型汽车...
爱艺术爱上海 (第三季)|千年... 上海音乐厅、滴水湖、陆家嘴、进博会展馆⋯⋯到访第24届中国上海艺术节期间,意大利GOB陶笛七重奏乐团...
青海省政府副秘书长(正厅级)董... 青海省委组织部11月23日发布的任前公示显示,现任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正厅级)兼青海省人民政府参...
原创 不... 最近,电视剧《大明风华》一度火爆,剧中的孙皇后形象,端庄贤淑、母仪天下,深得观众喜爱。她不仅塑造了大...
原创 安... 安史之乱被认为是大唐盛世的转折点,标志着大唐从鼎盛走向衰退。如果没有郭子仪的英勇出征,及时挽救局面,...
刚刚确认,马上抵达西安!明天出... 这个周末 天气晴朗、温度适宜 但是 冷空气和浮尘天气 马上就要来了! ↓↓↓ 西安市气象台 2025...
爱艺术爱上海(第三季)|当意大... 参加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意大利GOB陶笛乐团,为这座城市的发展速度、观众素养、古老民乐以及...
原创 谈... 隆裕太后,原名叶赫那拉·静芬,出身于满洲贵族的叶赫那拉氏家族,是慈禧太后的侄女。为了延续自己家族的权...
原创 朱... 朱元璋,和刘邦一样,都是农民出身的皇帝,但他在历史舞台上的表现,远远超过了刘邦。与刘邦主要依赖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