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最重的一本家谱,重达90公斤,上面的人物极为显赫
创始人
2025-09-02 11:03:33
0

中国人一直以来注重家族文化,在古代乃至现在都有修家谱的传统,当然了民间的叫法称“家谱”,而皇室则称为“玉碟”。

玉碟最早的记载应是唐代,到了宋代基本形成一个定制,每十年便重新修订一次,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清代。自顺治十三年(1656年)起,清代皇室每10年续编一次玉碟,分满汉两种文字。有清一代近300年,一共修了28次玉碟,最后一次修成在1922年,即民国11年。

清皇族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分为宗室和觉罗。以太祖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的本支为宗室,其叔伯兄弟旁支为觉罗。宗室腰束金黄带子,觉罗腰束红带子。凡是宗室、觉罗生育子女、继嗣、婚嫁、封爵、授职、升补、降革、死亡等事,由王公及各旗上报宗人府,宗人府据此登记档案,宗室记录于黄册,觉罗记录于红册。

既然是修家谱,自然会有一条主线,那么皇帝就是这条主线。清代玉碟的修订非常严格,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以及严格的等级尊卑制度。在宗室的玉碟中,以帝系为统,按照辈分顺序,每一辈首列皇帝,由近及远,在修纂中凡是遇见皇帝之名讳,必须要用小黄绫盖住,以表示敬畏。不过在大多数的情况下,玉碟上一般不写皇帝名字,而以皇帝年号或是庙号代替。

清代玉碟按册籍大小分为大开本和小开本,大开本为90厘米×45厘米,小开本为54厘米×31厘米。玉碟的厚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是到了后来的皇帝,玉碟的页数越多,分量也更越重。光绪朝纂修的玉碟厚85厘米,约重90公斤,这大概是中国最大最重的一本家谱了吧。

玉碟修成后,还有一套严格的礼仪制度要举行,首先要“恭呈御览”虽然只是形式,但有关祖宗先人皇帝都会十分虔诚,首先要在保和殿授书,然后在太和殿受接受庆贺礼,仪式隆重且复杂。

首先钦天监官员要定下黄道吉日,礼部官员在太和门设玉碟香案,宗人府设彩亭,自玉碟馆恭捧玉碟置于彩亭内,行至太和殿捧置中和殿案上,展开玉碟,请皇帝升中和殿“恭阅玉碟”。

迎送玉碟的礼仪中,大内侍卫前引后护,另有黄盖、龙旗、御仗并作导迎乐,满汉文武百官盛朝服跪迎、跪送。礼仪结束,一套玉碟送皇史宬尊藏,另一套送宗人府玉碟库暂存,备送盛京。

清朝最后一次纂修玉碟,于1905年开始,至1907年完成。1915年又到了重修之期,宗人府于是又提出编纂玉碟的任务。但是由于经费困难,一直拖到了1920年才成立了一个玉碟处,负责编纂任务。

玉碟处设编辑、收发、校对、会计四科。章京朴厚任总办,章京定秀任会办,掌管玉碟处事务。这次编纂玉碟的正本,按照寿皇殿所藏正本尺寸样式,副本按照宗人府所藏玉碟式样,经过两年多的编纂,花费银子54000两,到了1922年才全部完成。

这最后一本清皇族玉碟修成以后,正本由宗人府送至乾清门,再由宫内太监送到乾清宫,放于黄案上,接着举行了隆重的恭进玉碟仪式,在溥仪阅览后,便放入了龙柜之中,玉碟的副本,照例仍存放宗人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梁... 如果单纯看电视剧而没有接触原著,你可能会觉得梁山的108位好汉名副其实,个个都是英雄豪杰。但事实上,...
原创 广... 广西,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传奇故事的地方,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让人十分关注。特别是在这片土地...
孩子更爱玩平板不爱看书,如何才...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个许多家长都非常关心的话题,那就是:孩子更爱玩平板,不爱看书,怎么办? 在现代...
一部以真名写真人的历史传奇 ??【独家揭秘】《沉默的荣耀》:谍战剧中的历史传奇,真实感爆棚! ??一、颠覆传统,致敬英雄:真名实...
原创 他... 前言 提到南宋的著名将领,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往往是一人抵万军的岳飞,还是中兴武功第一的韩世忠,亦或...
原创 岳... 南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岳家军第四次北伐,成功收复了郑州和洛阳,并一路推进,直逼距开封45里...
原创 诸...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最初是用来形容三国时期的名将诸葛亮的。作为当时最杰出的谋士之一,诸葛亮不...
清代仕女画家 改琦 点上方蓝色字体一键关注书画 | 篆刻 | 鉴藏 | 国学 | 人文 | 历史 改琦(1773-182...
原创 美... [浮云]日本真觉得有美国在背后撑腰自己就无敌了,之前高市早苗还有点松口的意思,现在则是彻底全无了。 ...
网传上海、广州试点“老头乐”C... 我们常说的“考驾照”通常指C类驾驶证,正式名称为“小型汽车准驾车型驾驶证”,涵盖可驾驶手动挡小型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