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本是一小使臣,却打得匈奴300年不敢进犯,说一句话流传千古
创始人
2025-09-02 10:03:20
0

太猖狂!公元前36年,陈汤这个出使西域的小小使臣,却敢矫诏出兵,攻打匈奴,完全没把皇帝放在眼中。

我们放眼历史,在汉朝之前能够战胜匈奴的人物,全都是战神级别的顶级战将。陈汤一个小小的使臣,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怎么就敢公然挑战匈奴,而且还是矫诏?

这要是把大汉王朝的家底给打光了,他岂不成了千古罪人?

然而,令人出乎意料的是,他不仅打赢了,还打得匈奴全面溃败,连单于都被他斩首,后来更是300年不敢进犯,还由此诞生了一个千古名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他的故事。

一、做官不成反入天牢

陈汤,字子公,山阳人。他小时候喜欢读书,学习非常好,擅长写文章。但他的家庭非常的贫穷,以至于上学困难,最后辍学。有时候他还需要靠乞讨、借贷来维持生计。

老天虽然没有给他一个富裕的家庭,但给了他一个聪明的大脑、一颗坚强的心脏,在乞讨的时候,他还不忘学习。

尽管身边的人都在嘲笑他,觉得他渴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简直是痴心妄想,但他依然坚持,并不理会旁人的说法,正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后来,学有所成的陈汤,便想着去繁华的长安谋个一官半职,毕竟这个遍地达官显贵的地方,总有人能慧眼识珠。

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由于他刚来,没有人脉,一时半会儿根本找不到出路,于是他又不得不留在长安边学习边积攒人脉。

不过,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时候,在结识了张勃后,陈汤觉得自己否极泰来。张勃不仅赏识他的才华,还在汉元帝继位后,向朝廷举荐了陈汤。

然而非常不凑巧的是,在陈汤等待朝廷为他授予官职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病去世了。

此时的他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自己经过多年努力,才迎来一展宏图的时刻,让他就此放弃如何甘心?而且一旦放弃,或许他今生都不会再有这样的机遇了。

可是孝顺是做人的根本,父亲离世,他却没有侍奉左右,已属惭愧,如今再不回去奔丧,枉为人子,也有违礼法,特别是当今朝廷对奔丧、守孝十分看重,自己究竟该如何是好呢?

面对这道人生选择题,陈汤纠结万分,父亲离世已成定局,陈汤在左思右想后,决定留在长安等待走马上任。他想,只要自己能做官,便是关耀门楣,为祖上积福,父亲一定会理解自己的。

可是陈汤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事后,他会被人检举没遵守孝道,最终以不守孝的原因被打入天牢。不光是他,就连举荐他的张勃也因此受到了连累,被朝廷削去了200户的封地,郁郁而终。

官没当成,自己却锒铛入狱,还连累恩人,可是此时的陈汤悔之已晚。

二、主动请缨出使西域

狱中的陈汤万万没想到,自己还有逆风翻盘的机会,有天还能够扬名立万,受世人敬仰。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对于一个有学识、立志报国的年轻人来说,谁不想出仕立功?

好在苦心人天不负,在经过狱中生活的磨练后,陈汤变得更加沉稳,仿佛一柄时刻等待出鞘的利刃。

此时的朝廷再次招贤纳士,陈汤有幸又一次被人赏识,被推荐入朝为官。

不过这时的他只是一个郎官,主要的职责就是守门。像这样的官职,宫里就有数千人,这样庸庸碌碌何时才有出头之日?

如果按正常程序走,陈汤这辈子也就这样了,虽然不是白丁,却也没有用武之地,报国扬名根本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想要脱颖而出,他只能另辟蹊径。

这个时期,恰逢匈奴泛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扰得汉元帝寝食难安。俗话说“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这对于陈汤来说,无疑是一个从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的好机会,于是他主动请缨,出使西域。

陈汤是个胆大心细之人,在出使的过程中,他每到一处都要细细观察,还经常和各地的村民进行交流。在交流和考察的过程中,他意外想到了一个可以一举击败匈奴的办法。

原来,考察后陈汤得知,如今匈奴的霸主是郅支单于。此人心狠手辣,经常欺负周边的许多小国,但唯独对西域特别好。看来郅支单于很聪明,他知道西汉会拉拢西域,所以先下手为强,将其纳入了匈奴的阵营。

但很可惜,陈汤不按常理出牌,他觉得,既然不能和西域合作,那干脆和那些被匈奴欺负的小国合作。只要这些小国兵分三路,不断地骚扰和侵蚀匈奴四周的地盘,那么要不了多久,一群饿狼就可以将猛虎逼死。

当然,前提是不能硬碰硬,而是见机行事,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总之是四面八方一起联动,将匈奴的实力消耗殆尽,最终一举将其歼灭。

而且,为了增加胜率,西汉也不能坐以待毙,必须组织大军形成第四路,来配合其他小国的行动。

可汉元帝宠信宦官,朝政已经混乱不堪,即便是有退敌的良策,恐怕也会被宦官们搅黄。所以陈汤决定,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来个矫诏出兵。

陈汤敢这么做,也是因为汉朝有先例可循。汉宣帝时代,常惠和冯奉世出使西域时都曾假传圣旨,分别发兵平定西域的龟兹国和莎车国,两人也因此得到奖赏。

当然,陈汤这是背水一战,他没有退路,一旦失败,那是绝对的死罪。

俗话说“置之死地而后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可以说,陈汤这是用性命博出位。

三、一战成名却成囚犯

陈汤决意发兵,而同僚甘延寿一直被蒙在鼓里,当他得知消息时,吓得直接从床上摔下来。但看到屋外的庞大队伍,他知道木已成舟,开弓没有回头箭,只得顺水推舟,随陈汤一同出征郅支单于。

陈汤兵分两路,千里奔袭,当远征军到达郅支单于的大本营单于城时,郅支单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脸茫然。

最终,在“联合国军”的强大攻势下,准备欠缺、处于数量劣势的匈奴只抵抗了两天就溃败,郅支单于也被斩首。

这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一举扫除了匈奴边患,兴奋的陈汤赶紧写信上报朝廷,还说出了那个千古名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在班师回朝的路上,陈汤遇到了朝廷派出的专员,他本以为是嘉奖令,不料却是逮捕文书。陈汤不知道的是,朝廷收到他的信后,并没有表现出一边倒的高兴,而是出现了正反两种观点。

正方自然是为他的胜利感到高兴,觉得应该予以嘉奖;而反方则认为,他假传圣旨调动军队,乃是欺君大罪,千万不能因为他打赢了就奖赏他,否则便是亡国之兆。

朝廷为此争论不休,汉元帝也拿不定注意,封赏还是惩罚陈汤的事就这么悬而未决,陈汤也一直被关在牢里。

最终,汉元帝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赏赐陈汤,但只是小赏,不是大赏。他给陈汤封了个关内侯,食邑三百户,让他任职射声校尉。

此时战争结束都已经3年了,3年,就讨到这么点赏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陈汤只是捣毁了几个犯罪窝点而已。

30年后,王莽觉得朝廷对陈汤的封赏太薄,就追加陈汤为破胡壮侯,然而,此时的陈汤早已经去世。

参考资料:《汉书》

#陈汤#、#匈奴#、#进犯#

作者:王博贤

责编:王博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毛... #纪念井冈山会师# 没有毛泽覃,井岗山会师或许无法成功!毛泽覃何许人也,毛泽东的三弟,1927年8月...
原创 韩... 2009年8月29日,韩国国家电视台KBS在晚黄金时间段播放的历史专题片《满洲大探查》中,第一部《深...
原创 关... 导言 赤壁之战后,参与攻取荆州地区。刘备入川后,奉命镇守荆州,加号前将军。建安二十四年,水陆并进,围...
原创 刘... 三国演义中,进可攻退可守的荆州作为当时天下英雄的必争之地。如果当时,刘备能派更为稳重的赵云镇守荆州,...
原创 三... 一个卖肉的一个大枣的。能有什么水平。除了力大无比。能有什么优势。吕布。赵云。都是名师带出来的。历史上...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介绍 在风起云涌的清末民初历史变革时期,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的诞生,不仅是中国...
西夏文残碑等文物来沪,见证一段... 西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朝代,雄踞西北近两百年,曾和辽宋金并立。 4月29日,“贺...
原创 刘...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古代谋士向主公提策略的时候,会有上中下三策,君主有时候不选上策,也不选下策,而是中...
2024年度中国古代史学科研究... 4月29日电 记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获悉,2024年度中国古代史学科研究十大热点于日前正式...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知名... 辜鸿铭(1856年6月30日—1928年4月30日),名汤生,字鸿铭,号立诚。 1856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