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梁启超、林召棠、洪秀全等历史人物去研究什么是童生和秀才
创始人
2025-09-02 10:03:12
0

在我上一篇文章中,已经介绍了地方性的考试有:县试、州府试、院试。并且介绍清代通过县试或府试但未能通过院试的为童生,通过院试的获得生员资格,称为秀才,亦称庠生等。

县试

:由县官主持的称为县试。

府试

:由州府官主持的称为府试。

院试

:由省学政主持的称为院试。

但是很多人还是存在很多疑问,

错误

的认为通过县试即可为秀才,亦称为

庠生、邑庠生

等。

为此,我又花了大量时间参考和查阅大量资料,从

梁启超、林召棠、洪秀全

等历史名人的科举历途来分析什么是童生,什么是秀才。

案例一、广东新会梁启超十二岁考中秀才。

梁启超,字卓如,出生于清同治十二年癸酉年(1873年),贯籍:广东省广州府新会县茶坑村。

1、赴省城广州参加院试获得秀才资格。

梁启超少年天才,年仅10岁时,赴广东省城广州参加院试,

落榜不中

。两年后,即光绪十年甲申年(1884年),此时年12岁,再次到

省城广州应童试(童试:院试),中榜,获取生员生份,生员即秀才。

2、赴省城广州参加乡试获得举人资格。

光绪十五年(1889年),此时年十七岁,梁启超在广东省城广州参加乡试,中榜,名列第八,成为举人。

3、赴京参加会试,落榜不中。

光绪十六年(1890年)春,年十八岁,梁启超赴京参加会试,不中,落榜。

4、清代通过省学政主持的院试才能成为秀才。

首先声明:现在探讨的是

清代

,而非其它朝代。

错误认识一

:有很多人

错误

的认为通过由知县主持的县试就是秀才,此时称为庠生、邑庠生。

分析

:梁启超,广东省广州府新会县人。

如若通过

县试

就获取生员身份,即秀才身份、即

庠生、邑庠生

。那么梁启超在

新会县县试

通过后就秀才,为什么10岁还要赴省城广州参加

院试

,而且落榜不中。

两年后,梁启超十二岁再次赴广州参加院试,

获取生员资格,即成为秀才

,即庠生。

疑问

:很多人会提出疑问,梁启超为广东省广州府新会县人,赴广州考试,可能是参加府试(府试:州府知府主持的考试),又有可能是广东省学政主持院试。

提出问题:梁启超赴广州考试一定就是参加院试而不是府试?

这个问题提得好,有可能是参加府试,也有可能参加院试。

但一定不是到广州参加

县试

,即通过县试不能成为秀才。

以上分析得出结论

清代末年

:通过县试成为童生,但通过县试一定不能成为秀才。

案例二:高州府吴川县霞街村清道光三年(1823年)状元林召棠为例。

林召棠,广东省高州府吴川县吴阳霞街村人,于清道光三年殿试拔第一甲第一名赐进士状元及第。

1、赴高州府参加府试和院试获得生员资格,成为秀才。

清代嘉庆八年(1803),林召棠来

高州府参加府试和院试

,中榜,名列第一名,取得生员资格,即秀才,庠生。

2、参加选拔贡生资格。

嘉庆十八年(1813),

林召棠以秀才的资格参加选拔贡生,取得贡生资格

,也就是拔贡生。

3、参加省城秋闱中举人。

1816年参加

礼部派员到省城

主持的秋闱,中举人。(秋闱:在秋季举行的乡试)

4、参加礼部主持的会试中榜贡士。

道光三年(1823年)参加礼部主持的

会试

,以排名28名中榜,获得

贡士

身份。

贡士又称为

准进士

,贡士参加殿试就不在淘汰,只对贡士进行分三甲排名。

5、参加殿试中状元及第。

道光三年(1823年)参加殿试,拔为第一甲第一名赐进士

状元及第

分析

一:通过县试不能成为秀才。

林召棠是吴川县人,林召棠赴高州府参加

府试和院试后

才获得生员资格,即秀才。从中可以了解到,通过县试只能获得童生资格,还

不是秀才

但此时还是分析不出通过府试还是院试才能获取生员资格,成为一名秀才。至少肯定的是,通过县试只能获得童生资格,还不是秀才。

二、贡生是从秀才中选拔出来。

从以上资料可以明白和分析,

选拔出来的贡生称为拔贡生

,拔贡士身份是从秀才中选拔出来的,但此时还不是举人,也就是说林召棠此时还是秀才身份,同时也是秀才中的优等生。贡生是有资格直接礼部主持的会试的。贡生也可以参加乡试。

从林召棠中举可以看出,林召棠成为拔贡生后还是参加乡试获得举人身份的。

案例三、太平天国洪秀全多次参加院试不中榜,不能成为一名秀才。

洪秀全,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府花县福源水村。(花县:即广州市花都区一带)

洪秀全

四次

赴广州,其中参加

三次院试

,皆未能中榜,洪秀全一生都未能获得生员资格。

1、赴广州府花县参加县试,名列前茅,获得童生资格。

道光七年(1827年),此时15岁,第一次到花县参加

花县知县主持的县试

,名列前茅,获得童生资格,但此时不是秀才。

2、第一次赴广州参加府试,府试不通过,落榜而归。

同年,道光七年(1827年),赴广州府参加广州知府主持府试,

府试不通过

,落榜而归,没能获得生员资格,即不能成为秀才。由于府试不能通过,自然不能参加院试。

3、第二次赴广州参加府试和院试,府试通过,院试不过,落榜不中。

道光十六年(1836年),第二次赴广州参加府试,

府试通过

。通过府试后,继续参加第

一次院试

,结果院试不中榜,然名落孙山,不能获得秀才资格。

4、第二次赴广州参加院试,落榜不中。

道光十七年(1837年)春,第二次赴广州参加

院试

,未能中榜,仍不能获得秀才资格。

5、第三次赴广州参加院试再次落榜,未中秀才。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春,第三次赴广州参

院试

,未能中榜,落选告终。

总结

洪秀15岁时就通过花县

县试

,获得

童生资格

,同年赴广州参加

府试,未能通过

。9年后,即道光十六年(1836年)再次赴广州参加

府试,府试通过

,而

院试未能通过。

洪秀全

四次

赴广州,其中参加

三次

院试,

皆未能中榜

,洪秀全一生都

未能获得生员资格

著名鼎鼎的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未能考中秀才这是众人皆知的。

最后大总结。

从梁启超、林召棠、洪秀全等历史名人的科举考试过程可以了解到,分析得出清代末年的科举考试制度中,

通过县试这关只能获得童生资格,并不能成为秀才,也不是大家错误认为通过县试就是庠生、邑庠生等。

同样,

通过府试这关也并不能成为秀才,从洪秀全三次院试未能中榜,不能成为秀才可以分析出,只有通过院试才能获得生员资格,成为一名大家所熟悉的秀才。

童生

:通过县试或者府试而未有通过院试者为童生。

生员(秀才)

:通过院试才能获得生员资格,即成为秀才,亦称庠生。

拔贡生

:成为秀才后,在继续参加选拔贡生资格考试,合格者为贡生,也称为拔贡生。

其它关于恩贡、岁贡、拨贡、优贡、副贡、例贡生、廩生、增生、附生、庠生、监生、荫生等,

其它文章再作详细解说

特此声明:因为本人并非大学文学教授,在编写文章时,是参考大量文献资料,所以在整理上可能出现错误,在认识和分析上存在认识错误等等,请大家多多包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蔡... 蔡国(公元前1046~公元前447年),姬姓,周朝诸侯国,建都蔡(今河南上蔡县),始封之君为周武王之...
原创 一... 1959年,也是三年自然灾害发生的第一年,为了更多地了解基层的情况,毛泽东主席经常出行视察,同时也派...
原创 魏... 魏惠王迫于秦国的压力,无奈之下迁都大梁。他说道:“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那么,魏相公叔痤究竟说了...
原创 历...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而在这几千年的发展中出现了不少的名将,拿出来一个都能够威震一方。无论是在开...
原创 赵...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多位皇帝,而在这些皇帝之中,小编最为佩服的就是宋朝的第一位皇帝赵匡胤了。 赵匡胤...
原创 羊...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北宋算是相较于其他朝代而言,比较繁荣的一个朝代,属于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北...
原创 为... 回顾曹操从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以来二十年的创业历程,正如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日后登基称帝时所说,“汉...
原创 秦...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帝之一,他当年娶妻纳妾,后宫里有许多妃子,因此生育了不少子女,有专家推测...
原创 原... 【历史】中华历史几千年,从来都是强调责任和担当的,尤其是作为国家领导人来说,对于国家的责任更是巨大。...
原创 三... 喜欢三国的朋友大多是因为喜欢三国时期的人物,三国是一个奇谋之士云集、忠勇之将林立的时代,但是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