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267年, 只有一个半太子, 而且他们都没有登上皇位
创始人
2025-09-02 09:34:28
0

太子,即为储君,对于一个王朝的权利平稳过渡至关重要,到了明朝,太子的废立被认为是国家的根本,所以万历朝长子朱常洛和朱常洵的太子之争被称为“国本之争”。

在中国的封建王朝,从秦到明,基本都有立太子的习惯,唯独清朝例外,清朝从入关到溥仪逊位共267年,但是在这267年里,清朝一共只立了一个半太子,而且他们都没有登上皇位。

清朝是一个游牧部落建立的政权,所以前几任的最高领导者大汗或者皇帝由推举得来,能力强者得,之后清朝正式建立,特别是入关之后清朝照搬了明朝的制度,皇位的继承也朝着明朝的方向发展。

入关后的第一任皇帝是顺治皇帝,顺治十八年,顺治皇帝出了天花,病情恶化,在病中他起草了旨意,宣布在他驾崩以后由皇三子玄烨继位,因为玄烨已经得过天花,具有免疫力,所以玄烨在顺治驾崩之后顺利继位,是为康熙皇帝,但是康熙皇帝在继位之前并没有被立为太子,而是被直接指定继位。

康熙是清朝在位最长的皇帝,康熙朝出了清朝第一个太子——康熙皇帝的嫡长子胤礽,胤礽是康熙与皇后所生的第二个儿子,但是第一个儿子在出生后不久夭折了,所以胤礽成了嫡长子。胤礽的母亲在生下胤礽之后就因难产去世了,所以康熙为了表达对皇后的爱意,将刚刚出生的胤礽封为皇太子,这是清朝的第一位太子。

但是,康熙在位时间太长了,胤礽的这个太子做的时间也很久,而且康熙的儿子特别多,在其他皇子逐渐成年之后,胤礽面对的压力十分巨大,时刻都在想着如何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再加上等待的时间过于漫长,在当了三十多年太子之后,胤礽的表现越来越怪异,脾气暴躁,私生活不检点等等,甚至在康熙生病时窥探父亲的病情,再加上小人的挑拨,最终康熙决定废掉胤礽的太子之位,但是一年之后又恢复了胤礽的太子之位,太子复位之后为了不再失去机会,决定策划夺位,结果彻底惹怒了康熙,胤礽第二次被废。

康熙朝晚年,众皇子的夺嫡之争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国家安全,为了避免之后再出现同样的问题,康熙决定以后各朝均不设太子之位,而是将继承人的名字藏于密匣之中,置于乾清宫“光明正大”匾额之后。

此后的雍正、乾隆、嘉庆等朝均照此制度执行,未立太子(乾隆禅位给嘉庆之前封嘉庆为太子,但是这与传统的储君太子不同),直到光绪年间。

光绪皇帝因为“百日维新”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对于不听话的光绪皇帝,慈禧太后打算换人。1900年1月24日立端郡王载漪的儿子溥儁为大阿哥,入宫抚养,虽然溥儁并无太子之名,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慈禧太后这是将他作为太子在培养,只是碍于朝廷制度规定,无法将其立为太子。

?后来由于端郡王载漪主张利用义和团对付西方列强,导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带着光绪皇帝与大阿哥往西安逃窜,后来端郡王载漪作为反西方的罪魁祸首被发配新疆,作为“罪犯”的儿子自然不能继承大统,所以溥儁不久被废去大阿哥的封号,从此与皇位无缘。

之后溥仪也是在光绪皇帝驾崩之后直接继承了皇位,并没有经过太子这一过程,所以清朝立国267年,仅仅有胤礽这一个正宗的太子和半个太子大阿哥溥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三国:诸葛亮有没有意识到“复兴... 伐魏难, 兴复汉室, 更难! 刘备在诸葛亮的谋划下,先后夺取荆州、占据益州,取得了 “复兴汉室” 的...
原创 明...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一提起锦衣卫,...
原创 蒙... 蒙古帝国的建立 公元七世纪唐朝初期,在大兴安岭以北,鄂尔古纳河下游以南,分布着许许多多被统称为室韦...
原创 项... 楚被秦灭亡后,项羽跟随叔父项梁流亡到吴县(今江苏苏州)。他从小有抱负,不愿学文,也不愿学剑,而要学“...
原创 秦... 许多去秦始皇兵马俑玩过的人,都会对秦俑的打扮感到十分疑惑,秦始皇兵马俑坑内的秦俑士兵头顶部的打扮极其...
原创 3... 19世纪欧洲殖民主义者控制之前,非洲由帝国统治,其历史至今仍然鲜为人知。许多伟大的非洲王国在数百年前...
原创 明... 蓝玉(1340年—1393年),凤阳府定远县(今属安徽省)人,开平王常遇春妻弟,明朝开国名将。在明朝...
原创 偏... 赵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与其他国家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首先,赵国历史的承继性。 赵国根源于晋国,赵...
原创 这... 文|程哥 在古代,人们的婚姻由不得自己做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有一些父母便不顾儿女意愿,仅...
原创 三... 李宗吾先生曾说道:“古之为英雄豪杰者,不过面厚心黑而已”,再看看三国中的各路英雄,不免心生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