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邓艾作为司马家特意提拔的将领,他的死,警示一个什么道理?
创始人
2025-09-02 08:04:22
0

邓艾是司马家特意提拔的将领。

他对权力斗争的危险原本是有极其深刻见解的。

然而,最终,他还是在权力斗争的漩涡中遭冤杀。

他的遭遇,值得所有理想主义者深思。

司马家特意提拔的名将

邓艾,本是屯田民,出身寒微,自小放牛。

不过,邓艾自学成材,开始仕途。

由于出身低微,外加口吃,邓艾作了近20年的基层工作,无法出头。

后来,在一次去洛阳汇报工作时,司马懿发掘了邓艾,并留在太尉府作了掾属。

当时的邓艾,至少已经接近40岁了,长期担任基层工作,说话还口吃。

这样的人,放在今天的人才市场上,估计工作都不好找。

何况,魏晋时期,出身寒族的人,更是没有什么仕途上的机会。

然而,司马懿却能在听取屯田问题的汇报中发掘出这样的人才,足见司马宣王确实有过人之处。

可以说,要不是遇到司马懿,邓艾一辈子都没有出头之日。

正因如此,邓艾原本应该是很“安全”的。

出身寒微,他没有任何实力基础,荣辱生死,完全靠司马家。

出身寒微,他社会关系有限,很难与其他权贵玩到一起。

所以,邓艾,是司马家绝对的“自己人”。

或许,这恰是他后来敢于“专断”的“底气”所在。

对权力的敏感性有深刻认识

遇到司马懿后,邓艾逐渐开始展示才能,显山露水,步步高升。

然而,邓艾绝不仅仅是一个只会埋头作事的人,熟读史书的他,对权力的危险是有深刻认识的。

吴国诸葛恪嚣张时,邓艾曾向司马师作了这样的汇报。

吴国的世家大族们,都拥有雄厚的实力。诸葛恪虽然掌握大权,但是实力有限。古代类似的情况下,伍子胥、吴起、商鞅都在信任他的主君去世后而遇害。如今,诸葛恪看不到大隐患,不能安抚上下却要急切对外用兵,必死无疑!

当时,有洞察力的贤臣很多,但唯有邓艾提前预见了这一点。

看来,邓艾不但不是“政治白痴”,其对权力本质的洞察更是远远胜过一般人。

然而,后来的邓艾,却比他所嘲笑的诸葛恪更“作”。

雷厉风行的“作”

邓艾偷渡阴平灭蜀,建不世之功。

随即,邓艾效法东汉初年的邓禹,以天子的名义,擅自任命官吏。他拜后主刘禅为骠骑将军,又给投降的蜀汉各级大臣也封了官。

他志得意满,对蜀地士大夫说:“幸亏遇到我,要是遇到吴汉,你们就死啦”,又说:“姜维也是一时人杰,只是不幸遇到我罢了”!

在受到朝廷褒奖,晋升为太尉后,邓艾更是雷厉风行,上书:留陇右兵2万,巴蜀兵2万,修理船只,整顿兵马,作好战备。同时,厚待刘禅以降低孙休的抵抗意志,暂切留刘禅在蜀,等到灭吴之后,再封他为扶风王,以当年董卓的邬为宫室。把广陵、城阳设为王国,以后安置孙休!如此,等我们顺江而下时,东吴必然土崩瓦解!

这个···这是替司马昭做主了呀!

司马昭当然不高兴,要监军卫瓘提醒:不可不上报!你的这些主张不宜马上实行!

邓艾却直接回怼:我受命征讨,持天子所赐的符策。现在蜀国投降,承制拜官,安抚他们,这些都是合乎时宜的。现在蜀已灭,平吴势在必行。《春秋》之义,对国家有利的事情,可以专断而行!蜀中到洛阳相距千里,如果事事汇报,必然要贻误大事!“进不求名,退不避罪”,不应拘泥常法而失机遇!

这还有什么可以说的呢?

司马昭下令,将邓艾抓起来,带回洛阳!

对邓艾之“作”的看法

邓艾为什么作这些事情呢?

首先,承制拜官,对于顺利安定蜀地是极其必要的。

尽管刘禅开城投降,但当时,蜀汉政权仍然拥有相对完整的武装力量。

姜维大军仍在,南中地区仍有规模不俗的兵力,而东吴的援军也在路上,蜀汉绝大部分地区仍然由蜀汉政权任命的官吏在统治。

相比之下,偷渡阴平而来的邓艾,兵力不多。

如果不能迅速安定人心,蜀中形势仍可能发生“反转”。

因此,承制拜官,迅速安抚蜀中的官民人心,是确保灭蜀成果的必须。

其次,立刻转入平吴准备,是早已经与司马昭确定的政策。

发起灭蜀战争前,司马昭就表示:先灭蜀,灭蜀后造大船,三年后顺江而下灭吴。

要想3年后转入平吴作战,当然是要立刻转入准备。

司马家当然是要篡魏的。那么,先灭了吴再篡不好吗?

最后,从邓艾的人事安排看,他完全没有要割据蜀中的打算。

邓艾任命师纂为益州刺史,又让牵弘等人兼领蜀中各郡的郡守。

师纂,是司马昭的主簿。伐蜀前,因为邓艾反对伐蜀,司马昭特意派去“喻之”,并监督的。

牵弘,则是名将牵招之子,大族之后,更非邓艾亲信。

从这些人事安排看,邓艾完全没有借机谋取私利的打算,确实是“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最后,卫瓘到邓艾军中时,邓艾、邓忠父子在自己的军队中,虽然感叹“白起之祸”,但未作任何抵抗,“遣散人众,束收待罪”。

可以说,邓艾虽专断,但行事坦坦荡荡,绝无作乱之心。

只是,坦坦荡荡而又雷厉风行的人,最容易遭受诬陷。

钟会从中改写邓艾的奏章,使邓艾的建言充满悖逆之言,才最终引发了司马昭的愤怒。

其实,此时的邓艾,未必必死。

5年后,另一位出身寒族的名将石苞,也是受诬,也是束手待罪,但能得以善终。

而我个人认为:如果邓艾真的被押回了洛阳,未必必死。

然而,邓艾没有这样的运气。

幻灭

邓艾束手待罪,可押解北去。

不久,钟会之乱发生,钟会、姜维被杀。

既然钟会是叛逆,那么,邓艾就是冤枉的咯?

因此,邓艾部下的将领要去救邓艾。

然而,卫瓘也曾参与诬陷邓艾,为了灭口,卫瓘派田续追上,杀掉了邓艾父子。

奇冤

邓艾、钟会,二人被杀的性质截然不同。

钟会是已经事实上策划,并实施了“作乱”,而邓艾并没有任何实施的“作乱”行为。

然而,事后,由于出身世大大族,钟会只有养子钟邕一同被杀,其余人不但得以保全,连官爵都没有受到影响。

而邓艾家族,除儿子邓忠一同被杀外,留在洛阳的余子也全部被杀,妻子和孙子被发配西域!

此后,屡屡有大臣上书,为邓艾平反。

他们表示:朝野都认为邓艾是冤枉的,应给予平反。

然而,司马炎虽出于仁德,逐渐取消了对邓艾孙子们发配等惩罚,甚至还给了官职,并承认邓艾“束手受罪”,与一般贪生暴虐之人不同,但却从来没有正式为邓艾平反。

理想主义的悲剧

邓艾十二岁时,随母亲到颍川,见到已故太丘长陈寔的碑文:“文为世范,行为士则”。

邓艾大受震动,自己取名邓范(后来与族人重名,才改名),子士则。

“文为世范,行为士则”,就成了邓艾的人生准则。

熟读史书的邓艾,对商鞅、吴起、伍子胥等人的遭遇如数家珍,能够看出诸葛恪的险境,对自己的险恶环境当然是能够认识的。

见证过高平陵之变,参与过平定淮南三叛,听闻过司马昭弑君,邓艾对司马家的残忍当然是了解的。

邓艾,当然不是“政治白痴”!

然而,驱动人行动的,不完全是个人利益、安危,对于理想主义者来说,价值观往往是更底层的驱动力。

在“行为士则”的指导下,他选择了“进不求名,退不避罪”,雷厉风行。

而年已七旬的他,又深感时不我待,必再追求平吴之功。

他受惠于司马家,一生勤恳效忠司马家,他幻想凭自己与司马家的特殊关系,自己的坦荡举动,能够保障他专断而行。

然而,邓艾到底低估了司马家的猜忌、阴险。

比之过去所见的权臣、君王,司马家的猜忌、阴险,是登峰造极的。

司马家谁也不信,他们不光不信任别的将领,连自己一手提拔的也不信!

此时,司马家正准备推行“兄弟出镇”的方针。

即:各地的都督,全部由司马家的兄弟担任。

至于灭吴之事,可以缓缓!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司马家牢牢把握形势。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军事家的理想,却不是权臣的理想。

权臣要的,不光是打胜仗,更需要“一切尽在掌控”!

为了“一切尽在掌控”,司马昭连君都可以弑,还介意牺牲一个邓艾吗?

邓艾死了。

邓艾之死,留下什么警示呢?

没有什么警示。

邓艾了解商鞅、吴起、伍子胥的遭遇,以此能预测诸葛恪的悲剧,但最终自己仍然难免类似的悲剧。

人只要想干实事,就难免遇到中伤,危险。

而这种中伤,危险,防不胜防,你会不会倒下,三分看自己“作不作”,七分看环境、运气。

邓艾没有束手束脚,虽然没有防住暗箭,但却因为敢想敢作,偷渡阴平,建了不世之功。

所以,与其受到各种模糊警示的束缚,束手束脚,不敢作为,还真不如如邓艾一样,干自己该干的事情,坦坦荡荡,大干一场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喝茶解酒是良方还是健康陷阱? 宿醉后的早晨,头痛欲裂,许多人第一反应是泡杯浓茶“醒醒酒”。这种习惯随处可见,似乎已成为解酒的标准操...
禅茶一味·夏日清心,上海茶博会... 茶,可清心。 禅,能止欲。 心清欲净,烦恼不生 则夏日可得清凉矣 7月25-28日,第26届上海茶...
卫生陶瓷冲水量检测设备_卫生陶... 一、设备用途 卫生陶瓷冲水量检测设备核心功能是依据国家卫生陶瓷产品标准,对坐便器、小便器等卫生陶瓷产...
原创 百... 百茶堂由艾田老师创办,多年来一直深耕云南临沧茶区,早期茶品如铁饼系列、大青饼系列等,在行业里知名度都...
6年来首次!金正恩乘专列启程赴... 金正恩的这次访华之行,虽说是6年来的首次,却像是一场关于地缘政治与历史传统交融的精彩大戏。9月1日,...
早报:疯狂截止日!伊萨克标王、... 【转会官宣】 官方消息,利物浦正式签下纽卡前锋伊萨克。多方证实,这笔交易价值1.3亿镑刷新英超引援纪...
原创 这... 在聊明武宗朱厚照和夏皇后的感情之前,先来捋一捋这对帝后生前的大致情况,关于这对帝后之间的感情,史书没...
宋朝使节在辽国看到的怪事,戳穿... 说起宋朝,江湖有个传说——“富裕”!甚至于有了与霸秦、强汉、盛唐并称的“富宋”美誉。 就拿北宋来说,...
原创 陈... 赵匡胤在获得最高兵权后,就立即对出征人员作出了部署。慕容延钊、高怀德、石守信、王审琦等等这些人无一不...
九三阅兵在即,岛内公布出席人员... 在九三阅兵的日子日渐临近之时,台湾岛内的政治舞台却掀起了新的波浪。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携众多代表人士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