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中国之疆域辽阔,四海之内皆可称为中国的版图。历经千年风云变幻,周边诸国也曾沐浴在中华文化的浩瀚光辉下,虽然这些国家如今都自称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但却总有那么一些人,执意抹去曾经属于自己的历史,像是忘却了自己最初的根。更有甚者,竟疯狂地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硬生生地抢夺过来,将那些属于我们民族的宝贵遗产塞进自个的口袋,强词夺理地宣称为他们的。这种荒诞不经的行为,在现代的世界里,恐怕也只有韩国那般风光无限地做得出来。
上世纪九十年代,陕西的土地上曾掘出一批唐代的墓碑,碑文上记载了一个宏大的墓葬群,经过考古学者的仔细研究,发现这些墓葬系高句丽王室后裔的安息之地。高句丽,古代的一个强盛王国,其历史、文化和疆域都与中华文明息息相关,然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当韩国的学者得知这一发现后,竟然怒不可遏,誓言绝不会承认这一事实。
高句丽的历史不仅仅是朝鲜半岛的地方历史,它曾在中国东北的广袤土地上,依附于中原政权,作为汉朝的藩属之一。高句丽自建立政权以来,便受制于汉朝的行政管理,汉武帝为加强对东北边疆的控制,设立了玄菟郡,其中就包括了高句丽县。高句丽的始祖高朱蒙,便是在汉朝的封赏之下,成为了第一代高句丽侯。这一历史事实,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高句丽从一开始便是汉朝的藩属。即便高句丽的疆域一度向外扩展,从辽宁的桓仁迁至吉林的集安,再至朝鲜半岛的平壤,依旧无法摆脱中原政权的羁縻管理。
羁縻制度,这一中原政权管理外族的古老政策,自汉朝延续至清朝,康熙皇帝时期更是加大了对外族政权的控制力度。这一制度的存在,固然使得中国能够稳固周边的边疆,但也让诸如高句丽等异族政权,时刻面临着来自中原的威慑。在朝鲜半岛的历史上,高句丽和其他政权之间确实曾经发生过地盘争夺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它最为强盛之时,朝鲜半岛南部的新罗、百济对其并无太大威胁。
不过,随着历史的变迁,隋朝的衰弱与唐朝的崛起让这一切发生了剧变。唐太宗时期的唐军,不仅让高句丽的政权土崩瓦解,还连同百济一起扫除了。最终,高句丽的后裔,被直接纳入唐朝的统治之下,接受了更加深刻的汉文化洗礼。其后,高句丽人分散在中国东北和中原一带,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之一。
然而,偏偏有些人,固守着一段早已没有实质性依据的历史记忆,妄图从高句丽的辉煌岁月中挤出一点油水,声称自己是高句丽的正统继承者。朝鲜半岛的政权如新罗和王氏高丽,或许在名义上与高句丽有某种渊源,但其本质与高句丽毫无关系。王氏高丽更是为了与曾经的强大高句丽挂钩,才将自己的国号改为“高丽”。更为可笑的是,现今的韩国政客与学者,竟然也不知羞耻地宣称自己是高句丽的后代。这一言之不见为明的历史扭曲,完全不顾高句丽曾是中国的藩属,且其疆域从未触及朝鲜半岛的南部。
那些因历史问题而大肆争论的声音,实在是没有立足之地。要知道,高句丽不仅从未在南方称霸过,且其一生的命运紧紧依附于中国的强大。如今,那些抹去历史真相的言辞,反倒显得更加荒唐可笑。正如在西安和洛阳等地出土的高句丽王室后裔的墓碑一样,它们无声地告诉世人:高句丽的根,始终扎在中国的土地上。
历史的真相总会在岁月的洗礼中暴露无遗,任何企图抹去或篡改的力量,最终都会被历史的车轮碾碎。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以史为鉴,不为片刻的虚荣所蒙蔽,勇敢地面对和传承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与历史,让未来的世代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走得更加坚定。愿我们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忘根本,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