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连年北伐失利只因没重用魏延?“子午谷奇谋”究竟可不可行
创始人
2025-09-02 03:32:50
0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刘备死后,诸葛亮便操起了蜀汉的大旗,紧接着就是以匡扶汉室为目标开始了数次北伐。但几次北伐下来,蜀军在诸葛亮的带领下元气大伤,匡扶汉室的目标也没能达成。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后,身为蜀汉后起之秀的姜维担此重任,但和诸葛亮一样,匡扶汉室的目标仍然没有顺利达成。

四大名著之中,我唯独没有看过曹雪芹先生写的《红楼梦》,其他三本名著我都曾耳濡目染,从小就是在根据它们改编而成的电视剧中长大的。俗话说:“少不读三国,老不老水浒”,但我确实是在打打杀杀的《三国演义》中成长起来的,“红脸的关公、黑脸的张飞、白脸的曹操”这些说法我至今铭记在脑海中。都说:看懂《三国演义》的人喜欢曹操,看热闹的人喜欢刘备。恰巧,我就属于后者,怎么说呢?我个人儿时比较崇拜诸葛亮,大概也就更偏向刘关张三兄弟了,只要是蜀汉逢战胜利,那么我就很高兴。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大,我开始对诸葛亮有了另一重认识。

儿时的我,认为三国中如果没有司马懿的出现,诸葛亮必定天下无敌,北伐中原、匡扶汉室也能轻而易举地实现。但其实不然,历来人们对诸葛亮的军师才能都有所矛盾,这个话题比较饱受争议。

第一种观点:崔浩、陈寿

陈寿老先生就是撰写《三国志》的作者,而崔浩先生则是北魏著名军事家,他们二人对于诸葛孔明的看法不谋而合他们认为,诸葛亮适合治军,但并非是善于打仗的料。

“治戎为本,奇谋为短。”

第二种观点:罗贯中、后世帝王

罗贯中老先生正是《三国演义》的作者,先生对于诸葛亮的认可大都已经在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了;除此之外,后世帝王对于诸葛亮的认可也是深程度的,他们大都尊奉其为“军事”、“武侯”。

从以上两种观点不难看出,诸葛亮确实是具备很高能力的,但矛盾所在,便是“诸葛亮究竟是不是带兵打仗的一把好手”,陈寿说不是,罗贯中说是。仅从三国前期来看,诸葛亮的能力是众人皆知、有目共睹的,自打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卧龙先生之后,在没有碰到司马懿之前,诸葛亮所带领的蜀军可以说是“攻必克,战必胜”。但数次北伐确实很难说得过去,这也就证明,诸葛亮虽有治世奇能,但也并非“百般皆好”之人。

“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子午谷奇谋

若是当时诸葛亮采用魏延的建议,给他五千精兵,让他穿秦岭、径直夺取长安城的话,恐怕历史真将会改写,但诸葛亮出于比计太过危险而将其坚决否定,“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也就不了了之了。《三国演义》中也曾有过这样镜头的特写,当时诸葛亮反对魏延之后,紧接着便转换到了司马懿的场景,镜头之下,司马懿道出了自己的害怕之处,那其实就是魏延向诸葛亮提出的“子午谷奇谋”。按照罗贯中老先生所写,当真诸葛亮采纳了魏延此计的话,数次北伐失败的结局很大概率会因此改写。

魏延提出:

“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

魏延的请求很明确,就是想带兵从子午谷穿行秦岭,同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就如同当年韩信的“暗度陈仓”一般,另行捷径,虽然秦岭山野陡峭,但穿行过去也并非登天难事。按照魏延这“子午谷奇谋”的说法,假如他率领精兵突然出现在长安城下,那么长安城定然唾手可得。因为长安城太守夏侯楙胆子很小,迅速攻占长安之后,蜀军可以坚守长安,那么依靠长安城中储备的粮食坚守下去,定然可以等到诸葛亮率领大军前来。到时候,蜀汉占领长安就如同生米煮成了熟饭,魏军能奈我何?魏延提出之后,诸葛亮稍加分析之后便将其痛快否决:

“亮制而不许!”

如果说魏延没有因此而对诸葛亮心生怨恨是不太可能的,对于魏延来说,诸葛亮的轻易否定,很大因素则是因为诸葛亮很不信任他。

诸葛亮的担心不无道理

如果我们立足于理解诸葛亮的角度来看此事的话,除了不信任魏延以外,身为蜀汉掌权者的诸葛亮还有自己的考虑,如果真的准许“子午谷奇谋”的施行的话,那可是要另外面对其它难题的!

①缺乏迂回包抄的兵团

按照魏延的话来说,他能够依靠长安城中的粮食坚守半月有余,那么如果长安太守拒不投降或者魏军早有准备的话,岂不是要凉凉了。按照以往战场经验来看,假如魏延军队直插后方的话,必须要有另外的军队产生合围的效应,而当时蜀军的大部队根本不可能短短几日的时间就到达潼关与魏延会和;

②蜀军兵力不够

按照魏延的话来看,如果从蜀军总兵力中调出一万给魏延的话,那么这就已经占据到了总兵力的四分之一。当时三国鼎立的三方势力中,唯独蜀军兵力最少,且是蜀军远道而来,再加之行车劳顿,如果突然遇到魏军,自然少不了正面对峙,魏军本就几倍于蜀,再抽调四分之一,胜算便会大大缩小,全军覆没的机会则会大大增高。

诸葛亮和魏延其实都有道理

总而言之,如果诸葛亮早就能提前预料到北伐会接连失利、匡扶汉室难能实现的话,重新来过之时,恐怕诸葛亮会对魏延有个说法的。但归根结底均是因为蜀军兵力不够,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诸葛亮除了对魏延的猜忌心理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兵力不够;相反,魏延也是立足于兵力不够,所以才不得已提出冒险的“子午谷奇谋”。

不管怎么说,后人所说终将只是猜测罢了,终归计划赶不上变化,但如果诸葛亮对魏延没有多加猜疑的话,我想这一文一武,会对当时的蜀军窘况有所改善的,毕竟蜀汉后期无能人,论起智勇双全,谁都不及魏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利物浦引援再遇滑铁卢,水晶宫后... 转会截止日的最后时刻,利物浦试图引进水晶宫后卫马克·格伊的计划最终以失败告终。这场转会闹剧不仅让红军...
原创 杨... 杨广与李渊不但没有私仇,反而对他非常信任,而李氏代隋只不过是大势所趋 后世史学家对中国封建史有这样的...
原创 高... 高欢信都起兵:北齐王朝的建立 前言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原创 宋... 在那片山河血泪交织的历史中,有一位英雄,赵匡胤,他以一条铁棍横扫天下,最终建立了大宋王朝。那一段旷世...
原创 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乌拉其实不是俄语,它的来源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乌拉为突厥语。俄国还不存在的...
道光皇帝政绩平平,为何在历史上... 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嘉庆皇帝嫡长子,清朝第八位皇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乃系清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
原创 河... 没太多存在感的河北省,在其中联络中原和边塞的太行山东麓地区,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成为先民繁衍生...
切尔西大变局:奇尔韦尔转会斯特... 在英超转会窗口关闭的最后时刻,切尔西俱乐部迎来了两名高薪球员截然不同的命运。奇尔韦尔确定转会至斯特拉...
原创 德... 尽管德国殖民了山东,但为什么身边的山东人对德国并没有大量的恨意呢?原因可能有几个方面。 首先,帝国主...
原创 大... 孝庄太后传奇的一生,在野史或者正史上对其评价都很高。还拍了很多关于其的电视剧如《孝庄秘史》、《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