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国为了解决国家产能过剩等等经济问题,也为了帮助自身还有邻国发展推出了“一带一路”方案,一带一路借助丝绸之路的名号,高举和品发展的旗帜,与周边国家发展经济贸易,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与外国的交流一直不曾间断过,高科技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古代的科技与现代没有可比性,交通方面也是个难题,我国虽然有很丰富的文化底蕴,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法流传出去,别的国家也受到阻碍没法与我们交流。直到汉朝时期张骞历经千辛万苦才开辟了丝绸之路的雏形,他又是怎么开辟的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张骞被誉为我国的探险家和外交家,这个外交家吧很好理解,皇帝派遣他出使邻国,说是外交家也当之无愧,这探险家的名号又是怎么来的呢?
汉武帝时期虽然没法与大唐盛世相比,那时候的国力也是足够强悍的了,百姓不愁吃穿,边境不用打仗。可是还是有匈奴人骚扰,汉武帝为此十分忧愁,虽然这个游牧民族并不强大,经济文化也很落后,看着似乎构不成什么威胁,他们唯一的特长便是骁勇善战了,这是这一点让皇上头疼不已,虽然没有大面积的攻打,时不时来冒犯也成了皇帝的一块心病。
汉武帝一直在等一个可以一劳永逸的时机,皇天不负有心人,当时匈奴之中起了内讧,一个小部落叛变了,直接就投奔到汉朝。这件事的影响不止如此,边境的一些邻国听闻了这件事情,也看到了汉朝的强大。在天山附近有一个叫月氏的小国,这个国家的国力根本没法与安全汉朝比较,没有匈奴强大,一直以来都是匈奴喜欢捏一捏的软柿子,匈奴的骚扰让他们苦不堪言,很早就谋划反抗却苦于国家不够强大也没找着适合的盟友。匈奴投奔汉朝这事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由此可以看来汉朝的国力一定比匈奴要强大,若是结盟反抗的话也有底气一些。
皇帝听说了此事欣喜万分,终于找着盟友了,终于可以和匈奴人正面抗战!皇帝欲派遣使者联系月氏国,张骞就自己站出来了,他愿意为国分忧出使西域,皇帝准了他的请求派了人保护他,还指派一个匈奴方便他了解情况。一行人一路向西,谁也不清楚路途多远,目的地在哪,甚至有些地理环境都是第一次见,说是出使西域还不如说是去探险呢,我想张骞探险家的名号就是这么来的吧,很佩服他处变不惊的魄力。
才刚走到匈奴的地盘没多久,匈奴就把他们给抓了,张骞和那个匈奴人被关在一块,一直模仿匈奴人的行事作风,想来会派上用场,这用场一等就是十年。十年时间才逃出生天的两人还在继续自己的使命,一直不敢松懈,就怕被发现又抓回去,一直到除了匈奴的地盘才松了一口气。人生地不熟的两人问了当地居民才知道自己来到了大宛。大宛也不是不闻窗外事的国家,他们也知道汉朝是个比自己国家富庶多了,皇帝很热情的接待了他们,并且在二人的请求下皇帝派人送他们去月氏国,可惜月氏国已经大变样了,压根就没有反抗的能力,结盟的事情只能就此作罢。
虽然皇帝给的任务没有完成,我们的探险家张骞摸索除了一条新的道理,也算大功一件,丝绸之路的雏形就这样开辟出来了,张骞的胆识和能力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