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文了解清朝科举制选拔考试:从破蒙到状元
创始人
2025-09-02 03:02:26
0

科举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科举制形成了完备的考试选拔体系,最大程度地实现了文官任用机会上的平等化,其公正的选拔方式成为世界上当前最广泛的选拔方式。

第一步:开笔破蒙

古代科举制下,有能力的家庭会把小孩送到私塾读书。家长带着小孩子去见老师,向孔子的牌位三叩首,拜完孔子拜老师。

家长封上红包礼品,摆上酒食,摆开红笔,请先生点破童蒙。先生即以朱笔点读《论语》首句: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先生读,学生跟读,读完,全家谢先生,意思是读书儿童一生发轫之始。

这是普通人家常见的破蒙礼仪。

第二步:基础学习

先生一开始教基础知识,以《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为主要内容。这一阶段学习结束后,大部分小孩就退学了,有志于科举考试的学生,继续学习。

学生十几岁才开始讲讲授《四书五经》。会背《四书五经》是参加科举考试的基本功。学生前几年的任务主要就是背书,一本书要从头背到尾。《四书五经》大概有5万字,要全部背会才算合格。不仅要求背正文还要求背朱熹的注。

第三步:童试(县试、府试、院试)

童试实际上是县试、府试、院试三部分。实际上乡试才是科举的第一阶段,但随着科举的影响,童试也成为科举的一部分。

县试:

知县主持,考期在每年的阴历二月。通过县试的考生获得参加府试的资格。

府试:

知府主持,考期在每年的阴历四月。通过府试的考生获得参加院试的资格。

院试:

朝廷从京官选学政到各省主持。以府为单位进行,时间不一。通过后获得生员身份。

第四步:科举(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

每三年在各省

省城(京城)贡院

举行考试,因在阴历八月初九、十二、十五三天举行,又称

秋闱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通过的考生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会试:

每三年在

京城

举行一次,因在春季阴历二月初九、十二、十五三天举行,故又称

春闱

。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参加的考生是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录取考生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

本意是皇帝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实际上皇帝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一个从事举业的人,从小学习到最终有所功名,经历的考试很多。日复一日,历经寒冬和酷暑,枯燥的背诵、写作,最终成功的都是少数。明清两朝多少读书人在科举中度过惨淡的一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孝... 清朝野史中记载,孝庄皇后是真的下嫁给多尔衮了。但是在正史《清史稿》中并未有明确的记载,对顺治如何登基...
原创 她... 大家都知道,康熙是一位非常重视亲情的皇帝,无论对长辈,还是对兄弟姐妹,抑或是晚辈,都极为宽仁,但有一...
原创 袁... 1916年3月,袁世凯在做了83天皇帝后,不得不宣布撤销帝制。因为此举实乃逆历史潮流,引起了全国人民...
开学季必看!如何识别盗版书籍? 在新学期的开端,余新镇中心小学的四年级学生们迎来了一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这堂课不仅仅是关于书本知...
原创 沙... 英国和沙俄,都是历史上实力强悍的殖民大国。英国鼎盛时期,在全世界控制着34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些...
原创 这... 提起古代那些改变历史走向的饭局,你会想起什么?是秦昭襄王与赵惠文王的渑池之会,还是汉高祖与楚霸王的鸿...
原创 马... 山上往下冲,是攻! 在魏军强硬弩齐发、箭如暴雨下,肯定冲不破魏军防线,这是常识。更何况,山上蜀兵水源...
学剪辑应该看什么书?这些宝藏书... 嘿,小伙伴们!如果你正在琢磨学剪辑应该看什么书,那恭喜你来对地方了。剪辑这东西,听起来高大上,但其实...
原创 从... 文|朱文彬 编辑|朱文彬 前言 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半岛开始,外交活动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全球转变。...
边逛市集边看展,市民还能共同创... 深圳新闻网2025年9月2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林冬雯) 近日,“和生活结婚”主题艺术季在龙城CC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