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封建王朝从秦朝开始,到清朝结束。总共延续了两千多年。这其中最高危的职业,可以说是太子。古代皇帝子嗣众多,往往最优秀的那个并不能顺利登基。以下这下太子,如果能够继位,那么他所在王朝的命运就会改写。
一:扶苏
严格来说,扶苏并不是太子。但是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始皇帝心中的太子一定是他。扶苏刚毅勇武,为人宽仁,富有主见且深得民心。如果继位的是扶苏,赵高这样的奸佞就不会执掌大权,蒙恬这样的良将就会得到重用,扶苏爱民,体恤民力,一定会休养生息,和汉初文景之治一样,第一代用武力统一,后几代休养生息积蓄国力,这样秦朝断不会二世而亡。如果人人都有饭吃,谁还会造反呢?
二:刘据
刘据是汉武帝和卫子夫的儿子,汉武帝对这个儿子非常疼爱,7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和汉武帝急躁尚武的性格不同,刘据性格非常温和爱安定,汉武帝虽然觉得这个儿子不像自己,但他一直觉得治理一个安定的国家没人比得上这个儿子。甚至对他说,这些辛苦折腾的事我就都帮你做了,以后你好安安心心的轻松治理就好啦!如果刘据继位,一定会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恢复国力,而到了他的孙子刘病已这期间汉朝极有可能出现半个多世纪的盛世局面。而刘据继位,刘病已就不会流落民间取了许平君,那么就不会传位给许平君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汉元帝,这样皇后便不会是王政君,那么王莽就不会有机会篡位了,汉朝的历史进程也将发生巨变。
三:司马遹
说起司马遹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但他有个“何不食肉糜”的老爹司马衷怕是人尽皆知了。司马炎传位的时候很犹豫,觉得司马衷不行,但是他对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很欣赏,觉得他能兴旺自己的家族。于是才把皇位传给了司马衷,希望他以后能传给司马遹。司马衷继位后,司马遹顺理成章成了太子。然而司马遹和皇后贾南风不和,司马遹沦为了宫廷斗争牺牲品,被废了太子之位,由此“八王之乱”爆发,继而引发了“五胡乱华”等一连串事件,假如司马遹顺利继位,盛不盛世且不说,至少不会引发这一系列大动乱,整个中原百姓遭受浩劫。
四:李建成
说到李建成,很多人认为他不继位是好事,李世民继位创造贞观之治,大唐盛极一时。这点确实毋庸置疑,李世民绝对是古代最雄才大略的几个君主之一,然而事实上的李建成也没那么差。事实上唐朝的建立李建成的功劳并不亚于李世民,手下更是有魏征、王珪、薛万彻。马三宝等一干文臣武将,如果李建成继位,虽说不一定会有贞观之治这般盛世,但也不会太差,也是一个明君。并且李建成继位符合嫡长子继承制,没有篡位,就不会有后来频繁的宫廷政变,更不会有十王宫、百孙殿这样的限制宗室力量的东西产生,唐中后期帝王就不会被太监玩弄股掌之中。
五:朱标
父亲是皇帝,弟弟是皇帝,儿子是皇帝,唯独自己不是。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马皇后的儿子,朱元璋一直很看好,从小悉心培养。朱标为人也是非常宽和,对父亲的一些严苛的法律有不同意见。而且能力非常出众,朱标可以说是和朱元璋一起创业的一对父子,朱元璋出去打战,十来岁的朱标就在朝中主持朝政,有条不紊,在朝中威望非常之高。而且常遇春蓝玉就是朱标一脉,可以说,朱标不死,蓝玉就不会死,蓝玉不死,朱棣根本不敢反,反了也是找死。朱标不死,就没永乐啥事了,甚至连紫禁城都不会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