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之子,同父同母的五阿哥胤祺和九阿哥胤禟,截然不同的两种命运
康熙的儿子们众多,其中不少同父同母的,比如五阿哥胤祺和九阿哥胤禟都是由康熙最宠爱的宜妃所生,但他们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命运,五阿哥胤祺一辈子荣华富贵,安享太平;而九阿哥胤禟早年风光无限、晚景凄凉。
这两位同父同母的兄弟,为何一个高官厚禄,一个被封塞思黑?
我们主要从
成长环境
、
个人能力
和
政治站位
三个方面来进行解读。
成长环境——奶奶带的和妈妈带的,两种不同性格的养成
五阿哥胤祺生于康熙十八年,母亲宜妃深受皇帝宠爱。宜妃郭络罗氏生他的时候位份较低,没有资格扶养皇子,所以胤祺由顺治的第二任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也就是康熙的嫡母、胤祺的奶奶抚养长大的。博尔济吉特氏是太皇太后孝庄的侄孙女,政治背景很强大。
可以说,胤祺被奶奶抱去养,他就已经赢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
他是奶奶亲自带大的孩子,奶奶当然特别疼他,只希望他吃好喝好玩好,毋庸置疑,在康熙的众多皇子中,太后最宠爱的孙子就是胤祺了。
同样,由于胤祺被奶奶带大,从小就是千娇百宠的,康熙碍于他的嫡母太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面子,也不太敢管教这个儿子。因此,可以说,胤祺虽然生在皇宫这样一个充满了争斗的地方,他本人却是可以无忧无虑的长大的。而且他本人还是颇受宠爱的,康熙早年册封皇子,没有一次拉下了胤祺。
这种宽松的、优越的生存环境,再加上奶奶的宠爱,胤祺从小就不争不抢,乐善好施,是个老好人。
而他的同父同母的弟弟九阿哥胤禟就没这么幸运了。
胤禟生于康熙二十二年,比胤祺小了四岁,他是由他的母亲宜妃带大的。他的妈妈宜妃尚且需要在后宫争斗夺宠才能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胤禟从小耳濡目染,当然就形成了爱争爱抢的性格。
而且,父母对子女的管教要更为严厉,再加上康熙也希望儿子们能够智勇双全好辅佐下一任皇帝,因此,
九阿哥胤禟的文治武功就学的相当出色了。他本人也养成了嗜好读书、善交朋友的性格。
个人能力——一个资质平庸,一个能力出众
五阿哥胤祺的能力相当平庸,在他奶奶的宠爱,他连汉语都不太会说,只会讲满语。而且他个人也不太上进,爸爸康熙也不敢管。所以,当他被康熙抽查汉文的时候,他都答不上来,总体资质比较平庸。
九阿哥胤禟能力才华出众,比较聪明。在他大病初愈,被康熙叫去打猎时,他首次出猎,就用短箭猎获了两头鹿,得到康熙帝的赞许。康熙帝第四次南巡,在无锡游览秦家花园时,与宋代词人秦观的后人、四十六岁的待举儒生秦道然相遇,将秦道然指派给胤禟做师傅。所以说,胤禟应该是满汉文化教育学的比较好的。
政治站位——一个不参与,一个打破头
五阿哥胤祺资质平庸,没有政治野心,所以在九子夺嫡中表现的比较佛系,没有搅入兄弟间的争斗当中。
而九阿哥胤禟就不一样了,左右逢源,收买人心,本想自己争一争太子之位,奈何实在没戏,就开始对其他阿哥进行政治投资。先是对八阿哥进行了政治投资,八阿哥失败后,又转而对十四阿哥出钱出力,进行政治投资。
可以说,九阿哥在整个九子夺嫡的过程中始终站在雍正的对立面。而且,在雍正即位后,胤禟以及他的母亲宜妃还是多有不满,对雍正很不恭敬。最终,雍正忍无可忍,就对九阿哥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打击,并称他为塞思黑。
所以啊,同父同母的两兄弟,一个虽然愚笨不求上进,却得以加官进爵,做一个太平王爷;一个聪明过头机关算尽,却聪明反被聪明误,落得个身陷囹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