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诸葛亮辅佐刘备于败军之际,对刘备的蜀汉王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树立了千古第一忠臣形象,在古历史的诸多记述中近乎完人,很少有提及其错误、缺点的,那么,诸葛亮真的就没有缺点吗?答案是否定的。诸葛亮是人,是人就一定有缺点,诸葛亮的缺点应该说还是比较致命的,这就是心胸不够宽阔、有些妒贤忌能。
李严和诸葛亮同是刘备的托孤重臣,而且是代表外来派与本地派的平衡,这是刘备托孤的主要精髓。而诸葛亮用自己行政管辖权比李严大的优势,借故流放了李严,这是动了朝廷的大梁,改变了刘备的战略平衡布局,不是小事,而诸葛亮竟然没有什么朝廷议事程序就把李严办了。
蜀汉朝廷的五员上将之外,魏延无争议地排在第六,但魏延不讲究议事策略,屡次对诸葛亮的北伐方案提出异议,并私下议论,惹得诸葛亮很生气,就是不给其安排独当一面、独立行动的岗位,首次北伐,弃魏延不用,却用此前并没有多少战阵经验的参谋长马谡,结果大败。在遗策中宁可叫长史杨仪统率全军,也不给魏延机会,逼得魏延和杨仪公开争权,以致被杀。对于以上问题,后人其实也是看得到的,只是为尊者讳,没有过多地讲。
《三国演义》从侧面就讲了这方面的事,诸葛亮和司马懿在五丈原相持,前者缺粮想速战速决,而后者看到了这个问题,就坚守不出,等待蜀兵自行退却。急得诸葛亮没有办法,就想出个激将法,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妇人服装,意指司马懿不配为大丈夫。这在古时是很羞辱人的,何况司马懿为魏国统帅,司马懿能受,部下将军人等是受不了的。但司马懿安然受之,还对使者热情接待,对诸葛亮问长问短。在古典戏曲中,司马懿甚至穿上女装,还到营内搭起台子,学着妇人腔,拜谢诸葛亮,就是不应战。结果把诸葛亮气的吐血,加重自己的病情。
瑕不掩瑜,诸葛对蜀汉的贡献远大于其对蜀汉的危害,以上所述只是美中不足、令人扼腕而已。欢迎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