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元末大英雄刘福通,并非张士诚所杀,极可能是死于朱元璋阴狠之手
创始人
2025-09-01 01:04:51
0

论及元末起义军中第一大英雄,非刘福通莫属。

历史上著名的起义口号,“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就是刘福通和韩山童策划的。

韩山童有异志,以白莲教主的身份鼓吹“弥勒佛下生”、“明王出世”,广收门徒,积蓄力量。

刘福通原是汝宁府颍州西刘营(今界首市城区颍河南岸旧刘兴镇)巨富,因遭元朝钦差贾鲁的欺压,家宅被毁,悲愤莫名,成为了韩山童的信徒。

至正四年(1344)五月,黄河暴溢,沿河郡邑均遭水灾。元廷强征民夫治水。

韩山童、刘福通先在社会上散布“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谣谚,然后在河滩下面埋了一个独眼石人。而当民工挖河掘出,韩、刘两人即跳出来举事,韩山童自称为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国主;福通自称南宋将刘光世后代,当辅之,一齐鼓吹起兵乃是上应天意、下达民情,揭开了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起义之初,韩山童被捕牺牲,刘福通拥其子韩林儿为主,冲州撞府,不断把事业做强做大,一度成为了北方各支红巾军的共主。

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韩林儿在毫州(安徽毫县)称帝,但因遭到元军的猛烈围攻,被迫迁居安丰(安徽寿县)。

至正十八年(1358年)五月,刘福通发起四路大军北伐,自己亲率中路军攻占了北宋旧都汴梁(河南开封),遂迎韩林儿居之。

可惜的是,次年八月,元军察罕帖木儿以雷霆万钧之势摧击汴梁,刘福通难于支撑,不得不和韩林儿逃回安丰。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盘踞吴地的张士诚趁红巾军穷途末路,遣大将吕珍率雄兵十万长袭安丰。

韩林儿万般无奈,只好向原属红巾军体系的朱元璋呼救。

朱元璋认为“安丰破,士诚益张,不可不救”,毅然派兵救援安丰。

这次救援的结果,是朱元璋打败吕珍,将小明王韩林儿安置于滁州(安徽滁县)。

将韩林儿安置于滁州,那是没有什么疑问的。

但是,起义军中第一大英雄刘福通却下落成谜,众说不一。

按照《明太祖实录》卷十二的记载:龙凤九年二月,“张士诚将吕珍攻刘福通等于安丰,入其城,杀福通等。先是,福通等兵势日蹙,以安丰来附,至是为珍所杀。三月,上(朱元璋)率常遇春等击安丰。珍兵大败,俘获士马无数,上乃还”。

《明太祖实录》乃是官方史料,属最权威著作,此说一出,张廷玉《明史》、夏燮《明通鉴》、毕沅《续资治通鉴》、高岱的《鸿猷录》、以及查继佐的《罪惟录》、郎瑛的《七修类稿》、陈邦瞻的《元史记事本末》、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均持此说,即刘福通没能支持到朱元璋来救,已死于吕珍之手。

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编辑《通鉴博论》,称“廖永忠沉韩林儿于瓜步,大明恶永忠之不义,后赐死。”

这一条记载,单说韩林儿之死,不提刘福通,即是与《明太祖实录》里刘福通阵亡于安丰的说法一脉相承。

不过,明末钱曾却直言:“此非宁王之书法,圣祖之书法也。”

另外,时在朱元璋军中任典签的刘辰著《国初事迹》又记:“张士诚围安丰,福通请兵救援,太祖亲援。初发时,太史刘基谏曰:‘不宜轻出,假使救出来,当发付何处?’太祖不听。先遣常遇春引兵至安丰,士诚遂解围。福通奉韩林儿弃安丰,退于滁州,居之”。

钱谦益的《国初群雄事略》卷一云:“安丰被张氏围困,城中人相食,刘太保等饥饿无措,遣人求援。上(朱元璋)亲率大军援之,大败张氏。邀请小明王及母、妹并臣刘太保,悉领五奕官军,弃城,悉诣庐州营中。上设銮驾伞,迎驻滁州。”

这两部书记载都认定刘福通并未死难,而是得朱元璋解救,与韩林儿一同被护送到滁州去了。

元末明初人权衡所著的《庚申外史》甚至记韩林儿和刘福通根本等不到朱元璋前来解救,早已成功突围到了滁州,后来被朱元璋迎归建康,同在瓜州渡溺水身亡——“小明王驻兵安丰,为张士诚攻围,乘黑夜冒雨而出,居于滁州。至是(1366年),朱镇抚(朱元璋)具舟楫迎归建康。小明王与刘太保(刘福通)至瓜州渡(江苏六合东南),遇风浪掀舟没,刘太保、小明王俱亡。”

权衡的说法影响力很大,吴宽《平吴录》、近人柯绍忞《新元史》以及当代史家吕振羽的《简明中国通史》就支持了他的说法。

而从韩林儿和刘福通反元斗争的经历来看,他们的确有多次放弃都城、另寻出路的经验,即在苦等朱元璋不来的情况下,寻隙突围至滁州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当然,有人曾提出,刘福通既然有能力突围,以他的性格论,他就不会受控于人,但史书却杳无与之相关的记载,说明他应该已阵亡于安丰。

可惜的是,《元史》和《新元史》的顺帝纪,《新元史》和《明史》的张士诚传均无吕珍杀刘福通的记载。《新元史韩林儿传》的记载其实是与权衡的《庚申外史》是一样的。

想想看,《元史》是由朱元璋手下大儒宋濂、王袆为首主编的,他们肯定不敢明写刘福通和韩林儿同死于瓜步。但他们不写吕珍杀刘福通,这不就是暗中给后人留下了线索吗?再者说了,刘福通是元末反元势力中的重要人物,如果他是真死于吕珍之手,这可是一件大事,没有理由一字不提啊。

综上所述,刘福通并非壮烈就义于张士诚的狼虎之军,而是郁闷就死于朱元璋阴狠之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唐亡后,中华大地陷入一段长达半世纪的军阀混战时期(五代十国),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最后雄主赵匡胤拥兵自...
原创 宣... 童达清供稿 第1710期 2025年4月19日至20日,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三届二次理事会在宁国市...
原创 朱... 朱元璋发明一系统,令十五万贪官一筹莫展,如今工资单还在用 我们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从小家境贫寒,由于自...
原创 武... 在中国早期的封建王朝当中,几乎一直都是由贵族垄断官场,寒门子弟难有出头之日。虽然朝代的更替会引发新一...
原创 唐... 老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今天小编就说一说历史上唯一一个在掏粪行业里成为状元的人。(这不仅...
原创 汉... 【防御工事的设置】 我们常说的烽火台,其实只是前哨防御工事的一部分。 烽燧,或者亭,简单理解就是我们...
原创 传... 浓郁的乡愁 说到乡愁可能你最先想到的就是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
原创 开... 在1955年授衔的十位大将中,有一位叫徐海东的将军,他是毛主席最喜欢的将军,他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他...
原创 在... 在古代,平民想要当官那可不容易,唯一的正经途径就是科举。许多读书人头悬梁锥刺股,就是为了金榜题名。但...
珍稀宣统三年大清铜币二十文样币... 在安徽皖西,章先生手中珍藏着一枚极具历史价值的宣统三年大清铜币二十文样币。这枚钱币不仅是家族传承的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