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古代的考生:“高考”到底有多苦?为什么会常出人命?
创始人
2025-08-31 19:34:08
0

为什么非要进京赶考?

古代的高考到底有多苦?

简直就是在坐牢,在一个厕所大的地方一待就是9天7夜

,考生的遭罪程度常人根本无法想象,甚至还常常出人命。

那么古代的高考究竟多难呢?

又为什么会出人命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古代的高考,跟现代的高考究竟有什么不一样,绝对颠覆你的想象!

我们常常会在电视上听到一句话,那就是“进京赶考”,那么你有没有想过,

为什么古人都爱说“进京赶考”,而不是在家乡赶考呢?

其实在古代,只有京城,也就是一朝之都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人们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古代可不像现代这么自由,在古代并没有那么多的出路。

现代人不读书还可以去做生意、学技术,但是在古代,

从商、学技术可是下等人才会做的事

,比如古代的医生行业地位都是非常低的,而为官者是看不起这些人的。

所以古代想要出人头地就只有一条路,

那就是去参加科考

,高中之后才是光耀门楣的事,所以才有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个道理。

不是所有人都能去参加科举考试的,原因是科举考试分为许多个步骤,达不到会试的人是没有资格进京赶考的。

第一步就是院试。

古代可没有义务教育,普通人没有几个人能有机会去读书,老百姓除非很有钱,不需要他们早早成家立业当顶梁柱,才有可能去私塾读两天书。

那么士子想要走上仕途的第一步就是先去参加院试

,也叫做童生试,通过院试考试以后,就可以被称之为秀才了。

人们往往以为考中了秀才就是出人头地了,其实古代的秀才并不值钱,当上秀才也只不过刚刚跨过了第一道坎。

顶多就是在乡中被尊重一些,连个小县令都当不成,

想要走上仕途,最起码也要通过乡试。

第二步就是乡试。

乡试就是秀才才有资格参加的,明清时代因为设立了国子监,也就是最高学府,所以参加乡试的考生又叫做监生。

中榜的人被称为“举人”,这个时候就有了做官的资格了,

我们熟知的“范进中举”,说的就是他参加乡试考中。

一般乡试是最难的一个阶段,比之后面的会试、殿试甚至还要难。

其中这里的难不是指考题的难度,

而是当时的社会现象导致步入仕途非常难

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官官相护严重,

官场上十分黑暗

,有钱人家只需要塞点钱就能通过乡试,而普通人就只能等了一年又一年。

明清时期的乡试三年一次,因此很多人半生都卡在了这一关

,范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虽然这一关很艰难,但是好歹还没有什么生命危险,毕竟不需要跋山涉水进京赶考,只需要在乡中或者省会就能参加考试了。

那么哪一关才会有生命危险呢?

为什么考试会出人命?

古代没有出租车、网约车,更没有交警叔叔全程守护,那些参加高考的考生遇到困难了,都会指望谁呢?

科举考试的第三步就是会试,这个时候就需要进京去赶考了,

而第一步的进京才是考验的第一关,说不定还会出人命。

会试在京师举行考试,那么全国各地的考生就需要舟车劳顿,千里迢迢跑到京师去参加考试。

古人说的舟车劳顿就是真的劳顿,现代2千公里的路程,只需要坐两三个小时的飞机就赶到了,几百公里的路程开车也就几个小时。

但是古代可没有这么舒坦。

贫穷人家想要进京,只能靠双腿走路

,试想一下古代还没有高速路,没有地图,进京全靠打听。

一路上吃穿住行就是最大的问题,因为要长途跋涉,路途遥远也不可能带很多美食,

只能带不容易坏的干粮。

行囊中除了食物、衣服、铺盖之外,还要放一些生活用品、书本等,想想就非常重。

所以一些穷苦人家为了凑点路费都要倾家荡产

,也许有人会说,也有有钱的人家,路上可以选择坐马车、坐船等交通工具。

这确实比走路要快很多,但是也舒坦不到哪里去,

古代的马车速度很慢,并且路上行走会非常颠簸。

除了自己吃喝,养马也是一大笔开销,水路稍微舒服一些,不过有些人晕船,在路上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很多人生不如死。

但这还不是真正的考验,路途上一旦有病有灾全靠自己抗,

多少病死在路途中的考生,家人连S体都找不到。

还有考生在路上遇到劫匪,最终殒命也只能自认倒霉。

可以说

,但凡是能成功赶到考场的,就已经赢了一大半的人了。

会试中榜了被称为贡士,只要这一关过了,就可以参加最终的殿试了,

这是最后一关,也是最难的一关,同时也是最不公平的一关。

殿试一般是由皇帝主持,如果皇帝不想主持,也会让礼部、或者直接挑选一个非常信任、有权力的官员去主持。

那么为什么说这一关是最不公平的一关呢?

也许在很多人的概念中,这样的考试就是看谁的文章出彩,谁能写到皇帝的心里,谁就是最终的获胜者。

但是现实远没有这么美好。

就拿宋太祖来说,他定下的选举制度就非常奇葩,点状元的方式大家一定想不到:

竟然是看谁写得快。

只要谁交卷快谁就是状元,有意思的是,在一次考试当中,宋太祖居然遇到了两个人同时交卷。

这下可怎么区分状元呢?于是宋太祖突发奇想,

让他们比赛跑步,谁跑得快谁就是第一名,

谁承想两人居然连跑步也是一样快。

于是宋太祖就继续加试,

让他们在朝堂上打一架,谁赢了谁就是第一名

,最终终于分出了胜负,只是两位考生却才后知后觉,难道这不是来参加文举考试吗?

而宋太祖还不是最奇葩的,比如当年慈禧选状元的时候,

竟然因为第一名的名字取得不好听,大笔一挥直接将他给划掉了。

光是看这些考试过程就已经很辛苦了,然而在考试的过程中,考生们要遭的罪还远远不够,除了考试像坐牢之外,他们还会丧失所有的尊严。

考场像厕所,进场要先脱衣

古代没有金属探测器,怎么防止考生作弊呢?

原来在没有高科技的古代,

考前检查竟然是靠脱光衣服!

其实古代考试远比我们想象的严格太多了,想要舞弊其实非常困难,唯一的办法就是靠买通官员,否则想要从自己身上下功夫,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为了防止夹带小抄的行为,

进考场前都要接受毫无尊严的检查,那就是脱光衣服,就连鞋袜也不能留。

等确认没有问题了才能进考场,而考场也不是灯火通明的大教室,而是看起来像是“联排厕所”。

不光外部像厕所,里面的空间大小也很像。

考生会在门口放置的桌子上答卷,后面会搭着一块木板,

吃饭、睡觉、上厕所都在这里面解决,里面的味道已经可想而知了

,好在殿试一般都是在三四月份,天气不算热,不需要频繁洗澡。

不过能一路过关斩将来到京城考试,也不是全然没有生命危险了,事实上在这一关丢掉性命的考生也不在少数。

殿试时天气尚且还凉爽,但是会试是在秋季,天气很是闷热,很多毒虫蛇蚁也是最毒的时候,考试间狭小,中暑、生病、食物中毒而亡的大有人在。

甚至还有一些毒蛇潜进去,因此被咬的考生也不是没有。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更多的人明明有一身的才华,却终其一生都没有通过会试,最后只能抱憾终身。

由此看来,

古代最后能成为状元的真不是一般人

,要不是有金钱支撑,大部分人连京城都进不了。

高中状元以后,他的仕途也就正式开始了,古代很多丞相等官员的千金被赐婚给状元,足以可见一个状元是多么的可贵。

这么看来古代参加“高考”,比现代的高考要难太多了,我们生活在如今的时代,不但能享受义务教育,还能畅通无忧地参加考试,以此来改变人生。

其实古人有古人的苦,现代人有现代人的压力,

但是不管是什么时候,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看完了古代用命去搏前途,难道我们还不应该珍惜今天的自由时代吗?

高考就是人生一个重大的转折点,祝愿我们现今的学子能披荆斩棘,考生们金榜题名,考出一个好成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关... 在许多古代英雄演义中,作者常常通过文学艺术手法对一些将领进行修饰,使他们的形象更加立体和鲜明。这些修...
原创 皇... 《甄嬛传》是一部深具影响力的宫斗剧,每一次观看都能为观众带来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剧中的华妃因深受宠爱而...
原创 如... 万历时期,明朝经历了三场著名的战争,这就是历史上称为万历三大征的三场战役。第一场是李如松(李成梁的长...
普利西奇的精彩表现:如何用数据... 在意甲第12轮的焦点大战中,AC米兰迎来了同城对手国际米兰的挑战。最终,米兰以1-0的比分战胜国米,...
原创 吕... 在中国古代,商人虽然富有,但社会地位却较低,长期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而吕不韦,作为一个来自商贾家庭的人...
回望义乌中学:一所学校的百年蜕... 义乌中学,作为浙江省的一张教育名片,自1927年创办以来,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洗礼。最初名为义乌县...
原创 日...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俄国人被迫撤离中国东北。韩半岛、中国东北成为日本势力范围的同时,沙俄还把库...
马克龙:明年G7峰会将加强与金... 参考消息网11月23日报道据时事社网站11月23日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22日在访问南非约翰内斯堡期间...
航行警告!刘公岛东部部分水域将... 实弹射击——刘公岛东部水域—鲁航警891/25 鲁航警891/25,黄海,自11月24日0600时至...
震惊!这些茶油供应商口碑爆棚,... 在健康养生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茶油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健康的食用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市场上茶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