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成语“强弩之末”实际上隐含杀机,春秋时的经济战争让人拍案叫绝
创始人
2025-08-31 18:32:16
0

汉语中又是个非常著名的成语,那就是“强弩之末”。这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书·韩安国传》,原文是:“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后来,这句话被著名的蜀汉丞相诸葛亮所引用,成为了:“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其中的鲁缟,是指一种产于春秋时期鲁国的生绢,色白而极薄,强度不高,稍微用力就可扯断。韩安国和诸葛亮以此作为兵势强弱的解说,确实是看到了战争的本质。

今天我们不讨论兵势的问题,而是要将眼光放到鲁缟这个东西上。曾经围绕这种纺织品,爆发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经济战争。经此一战,本来有望崛起的鲁国一蹶不振,而齐国则冲上了春秋首霸的宝座。

事情要从公元前684年说起。据《左传》记载,鲁庄公十年,也就是公元前684年,齐国出兵讨伐鲁国。结果鲁国出了一个叫曹刿的人,在长勺之战中,用“一鼓作气”之法,协助鲁庄公击败了强大的齐国。此后的鲁国开始了一段快速发展的时期,势头让天下人侧目。

吃了败仗的齐桓公非常郁闷。齐国的军队明明在战斗力上具有优势,但就因为这么一个曹刿,居然就莫名其妙的输了。而且看来,鲁国颇有后来居上的可能性,这让齐桓公如鲠在喉。他虽然仅仅才当上国君一年的时间,但是心中的志向却是无比的高远。如果连鲁国都拿不下,称霸天下就只能当做一个美梦了。

好在齐桓公的身边还有管仲这么一个大管家。

几天之后,齐桓公对管仲谈起了自己的担心,问他有没有解决办法。管仲听后却哈哈大笑,对齐桓公说不必担心,只要给我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彻底搞垮鲁国。齐桓公听后大喜,立刻授权管仲放手去做。

但是管仲却没有整军备战的意思,而是请齐桓公带头穿用鲁缟制作的服饰。这其实很无厘头,齐国也是个出产绢布的诸侯国,他们所出产的“齐纨”,品质上并不输给鲁缟。但是管仲不管,执意让齐桓公照做。于是很快,齐桓公就经常穿着鲁缟制作的衣服招摇过市。管仲立刻再发一令,命齐国的官员也要穿着鲁缟制作的衣服。这条命令执行之后,齐国的百姓也开始有样学样,争相购买鲁缟。这种鲁国的布匹很快在齐国需求量大增,价格很快被炒了上去。

这一下,鲁国人看到了商机,立刻开展了一个全民纺织的生产运动,所有的土地都种上了经济作物。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鲁国人从和齐国的贸易挣了大钱,但是粮食的产量却大为减少。但是很快,管仲就下令禁止再用鲁缟做衣服,也关闭了两国的贸易通道。鲁国人手中囤积的鲁缟一下子成了卖不出去的死货,前一年挣的钱全都又赔了回去。

更严重的是,由于粮食的减产,鲁国国内出现了饥荒,不得不用大量的金钱和齐国买粮。一时间,鲁国的粮食价格比齐国高了十倍有余,百姓大量的逃荒到齐国这里。这一来一去,鲁国不仅没有挣到钱,还陷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和人口衰退,从此一蹶不振。而齐国则解决了肘腋之患,从此一飞冲天,成了春秋霸主。

而更过分的是,管仲还把同样的手段玩儿了第二回。后来为了对付强大的楚国,管仲再次让人去那里高价收购活鹿。品相好的,价格甚至被炒到了八万钱一匹。这一下,楚国的贵族和百姓都疯了,成天钻在大山里捉鹿,再也无心种地。结果经过了三年的时间,楚国的粮食价格上涨到了四百钱。而同时期,齐国的粮食价格仅有十钱。这四十倍的差价,真是让人触目惊心。于是很快,就有十分之四的楚国百姓逃到了齐国。齐国也因此降服了楚国。

以上两则故事出自《管子.轻重戊》。可以看出,在春秋时期,经济战争就是左右国家强弱的重要因素。管仲看到了粮食这一“硬通货”的价值,同时也看到了金钱的迷惑性,于是就偷偷地用人为制造通货紧缩来,最终搞垮了强敌。如今的世界上,虽然经济战争比比皆是,但是其手段却远没有管仲高明。尤其是美国,实际上就是用侵略战争的方式来打经济战,动不动就是制裁和印钞票,用高压手段强迫别人屈服,真的是一点儿技术含量都没有。一旦碰到大型经济体不吃他这一套,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由此可见,中国古人的智慧,比之美国的“智库”更加高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朝贡体制是古代东亚地区盛行的一套外交体制,费正清称其为“中国的世界秩序”。在当时的皇帝看来,中国是泱...
原创 李... 大明王朝是由朱元璋一手建立的,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但是这个王朝到后期也是气数将尽。 ...
原创 原... 唐太宗贞观14年,大唐帝国的高层出现了一件怪事,42岁的李世民,要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年近花甲的尉迟...
原创 希... 导读:很多人都认为希特勒是一个大魔王,他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了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破坏性最大的一...
【极享茶馆的客人们】立规矩化规... 微信视频号“世界太极拳网”同时直播。本期直播节目由著名太极文化学者余功保先生主持,他将和崔仲三老师一...
原创 1... 流感,一个徘徊在人类历史中,许久不曾离去的幽灵,它是给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打击的灾难。 从古希...
原创 1... 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苏联的政治气氛迅速转为沉重与混乱。政府高层的权力结构几乎瞬间瓦解,苏联政...
原创 毛... 1952年,毛主席前往黄河实地调研,无意中看见一人便大喊:“毕营长。”毛主席口中的毕营长是谁呢? ...
原创 一... 在南美洲,有两个圭亚那,一个叫做圭亚那合作共和国(英语:CooperativeRepublicofG...
原创 王... 说起王莽,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都是一位不好的人。在汉哀帝早亡、皇权旁落的情况下,外戚王莽乘机窃取大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