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英宗废除了殉葬,为啥还被批为明朝最差的皇帝?差点活成宋徽宗
创始人
2025-08-31 17:03:30
0

01

引言

明朝在历史上立足三百多年,关于其评价可以说是褒贬不一。尤其是明朝的皇帝,其评价也是众说纷纭,但是要说明朝最差劲的皇帝是谁,毋庸置疑的就是明英宗朱祁镇。不了解明朝历史的,也许会对此反对,但是列出他的罪行,也许就无法反驳了。

朱祁镇的一生可以说是相当传奇,无论是小说还有电影都想不出来这情节,要有多神有多神。当了皇帝之后,不小心被敌军抢去当俘虏,去了敌营之后,反而结识了很多的朋友。最后被放回来之后,又成功的将皇位夺回来。

02

宠信宦官,酿成土木堡之变

在政治上,朱祁镇可以说说劣迹斑斑。朱祁镇虽然说是明朝最差的皇帝,但是架不住命好。他从小就生在帝王家,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公元1436年,顺利的继承了老爹的的皇位,成为了九五之尊的皇帝。

影视作品中的明英宗

但是他却一味的宠信宦官,没错,就是王振,他将其提拔为当朝的司礼监。明朝的外部危机严重,尤其是常年受到蒙古瓦剌等势力的侵扰。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之下,他参加了著名的土木堡之战,成为了明朝乃至历史上的一个污点。

当朝的大臣对他劝告,希望他郑重思考这件事。但是在太监王振的驱使下,明英宗还是不顾一切参加了这次战争。公元1449年,明英宗带着自己宠信的宦官王铮以及队伍开始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战争的结果显然不尽如人意,军队一路到达大同之后,王振到达大同之后,军中的传来消息,敌军已经已经来到了长城一带,军中的情况不容乐观。8月份,军队来到了宣府镇。但是将领早已怨声四起。

8月中旬,朱祁镇带着士兵就在折回的路上,瓦剌的军队早已经埋伏在路上,明朝的大军一时间束手无策。在敌军的攻击之下,明朝的将士们节节败退。而明英宗朱祁镇也在这场战争中被俘虏,在明朝甚至是中国历史上也可以说是少见。

虽然土木堡之变中,有宦官王振脱不了干系。但是绝大部分的责任,还是明英宗自己。好在当时朝廷中还有于谦这些良臣,在国家的危难之际,守住了北京城,要不然明朝险些就落到了这些蒙古人的手中了。

土木堡之变

03

南宫复辟,对弟弟赶尽杀绝

为了稳定局势,以与于谦为首的大臣重新拥立了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新一任的皇帝,而明英宗朱祁镇被尊为太上皇。蒙古的统治者知晓之后,知道自己将明英宗俘虏也是无济于事,只能用求和谈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争取两者之间的利益最大化。

随着明朝军事实力的劲头越来越强,蒙古也最终妥协。景泰元年的一个夏天,明英宗终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明朝。他能顺利的回来,全还要仰仗自己弟弟朱祁钰做出了英明的决策以及一番努力。

回到明朝之后,他被关在宫中关了七八年,虽然说人生自由受到了限制。但是在生活上还是勉强可以维持的,就在这囚禁期间,还生了一堆孩子。这么说来,其实朱祁镇被关的日子也不算太差,景泰帝还是相当仁慈。换成其他人,朱祁镇回来的机会都没有。

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

明英宗作为半个亡国之君,在回国之后受到了冷遇,其实是可以理解的。而朱祁钰也对其比较防范。他被关在南宫之内,时刻被监视的。但凡有臣子前来探望,都严加禁止。但是在景泰七年,朱祁钰生病,当时的石亨见状,就联合曹吉祥等人发动了南宫复辟。

这场政变也称为是夺门之变,明英宗又再次登上了皇位。复辟之后的他不仅没有收敛,还变本加厉。他的弟弟朱祁钰驾崩后,年仅30岁,原来的封号不仅被剥夺,将原来准备好的坟墓也给挖掉。将朱祁钰死后的谥号加上戾。而明史专家吴晗对其明景帝的评价,也是颇为赞赏。

影视剧中南宫复辟的场景

04

滥杀无辜,残害忠良

虽然说,有人认为他这样做是可以理解,这是皇位之间的争夺。但是他对朱祁钰的妃子也不放过。将他身前的妃子残忍的拉出去殉葬了,朱祁镇的皇后是一个贤良之人,朱祁镇在艰难的时候还曾出手相助。尽管这样,朱祁镇也想要痛下杀手。

他在复辟之后,不顾大臣的反对,还要将王振重新立到太庙。而对大明忠心不二的大臣于谦,也是痛下杀手。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在明英宗以及宦官的秘密策划下,将其加上了一个罪名,那就是谋反。

明英宗的画像

当然,于谦的死还是因为皇位之间的掺和,为明英宗所不容。但是在国家危亡之际,基本上是于谦一人抗住了北京保卫战,可以说是再造明朝的功臣,但是遭到了这样的待遇,怎能不让人痛心。

所以说,明英宗朱祁镇可以说是明朝历史最昏庸的皇帝,没有之一。基本上昏君干出来的事儿,他都干了个遍。土木堡之战,明朝历代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基业,都被他一个人败光了。像明武宗、崇祯帝这些皇帝都不能与之匹敌。

好在明英宗最后只活了38岁,就驾崩了,与宋朝的亡国之君宋徽宗相比,两人也是有的一拼了。但是人宋徽宗还是一个艺术天才,为我国的艺术史上贡献了一笔很大的财富,明英宗这么一比,好像更差劲了。所以,将其称之明朝最差的皇帝也是理所应当。

于谦画像

05

结语

值得夸一夸的,也就是废除了几千年的殉葬制度。但是和他的政绩相比,也是相形见绌,没有什么可以夸的地方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还将其写成一个好人,影视剧中更是将其洗白,真是历史的悲哀。

参考文献

张廷玉:《明史》

尹选波:《试论太上皇朱祁镇的迎还及复辟》

周祚绍:《论于谦之死》

作者

锦年,自由撰稿人,历史学爱好者,致力于研究历史。期望用历史垂训鉴戒,塑造集体记忆,鉴往知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欧盟指责俄罗斯干扰冯德莱恩所乘...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据英国《金融时报》9月1日报道,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当天表示,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
原创 她... 毛主席很好客,一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就找机会邀请他们去家中吃饭聊天,而他自己本人却不去人家里吃,唯一...
原创 中... 要说中国最伟大的建筑是啥,长城绝对算其中之一。 既然有“功”,为何引起争议? 可以说 中原王朝 能够...
原创 在... 中国人的姓氏,代表着一个人的出生来源,有的甚至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还有的姓氏已经洇没在历史长河中。如...
古罗马历史学和历史学家 民护民官盖乌斯-格拉古斯(Gaius Gracchus)主持普利比会议,选自《罗马共和国历史图集》(...
中世纪城乡人口史:人口学和生物... 研究农村和城市中世纪社会的对比与相互作用。 玛丽安·科瓦莱斯基博士 福特汉姆大学约瑟夫·菲茨帕特里克...
20年前的今天,一位社会学家走... 20年前的今天,2005年4月24日,费孝通在北京病逝,享年95岁。 在中国社会科学史上,费孝通具有...
原创 外... 共和国开国将领中,有许许多多智勇双全、战功赫赫的“战神”。有这么一位上将,战场上常常“违反”上级的命...
原创 血... 1363年,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在洪都,也就是今天的南昌城,以区区4万人马,挡住了陈友谅60万大军的轮...
原创 三... 三家分晋,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标志着春秋时代的落幕,战国时代的大幕缓缓拉开。在这场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