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早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1984年广东的变化,首先来自行政的“松绑”。很多我们熟悉的划分,来自80年代初。让我们看看,报纸中的广东是怎么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据《1983年第四季度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其中广东省的变化比较大,如下:
一、撤销佛山地区。将南海、三水、顺德、高明四县划归佛山市管辖;将开平、台山、恩平、新会、鹤山五县划归江门市管辖;将斗门县划归珠海市管辖。
撤销中山县,设立中山市(县级)。
二、撤销汕头地区。将澄海、潮阳、揭阳、揭西、普宁、惠来、饶平、南澳八县划归汕头市管辖;将海丰、陆丰二县划归惠阳地区。
撤销潮安县,将潮安县的行政区域并入潮州市。
三、撤销韶关地区。将南雄、始兴、仁化、乐昌、翁源、英德、阳山、连县、乳源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共十一县划归韶关市管辖;将清远、佛冈二县划归广州市管辖。
四、撤销湛江地区。将徐闻、海康、廉江、遂溪、吴川五县划归湛江市管辖;将高州、化州、信宜、电白四县划归茂名市管辖;将阳江、阳春二县划归江门市管辖。
五、撤销梅县、梅州市。梅县与梅州市合并,设立梅县市(县级)。
1984年4月6日在北京结束的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建议进一步开放由北至南14个沿海港口城市,作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一个新的重要步骤。这14个港口城市包括广东的广州、湛江。这些港口城市同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这次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由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联合召开。会期一共12天。座谈会讨论了如何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的问题,认为各特区都应改革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使特区的管理能够对国际市场的频繁变化作出灵敏反应,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使特区既有发达的物质生产,又有高尚文明的社会风貌,真正成为“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