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提起这句名言的时候,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
民族英雄岳飞
,作为精忠报国的代表人物,却遭遇了悲惨的命运。深陷狱中的岳飞自证清白,但在狱卒说出一句至关重要的话之后岳飞似乎明白了一切。
南宋时期中原战争不断,为了保家卫国,岳飞挺身而出,不仅仅自己在战场上
冲锋陷阵
,同时还为国家训练了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岳家军,为南宋抗金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正是因为岳飞与岳家军的存在,才保护了许许多多平民百姓远离战争的威胁。
虽然岳飞立下了
汗马功劳
,但是最终结局却十分凄惨。原本作为战场上战功显赫的将军,理应得到朝廷的赏识与奖励才对,但是因为岳飞的成就让朝中不少人对其产生了
嫉妒的情绪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秦桧。在秦桧的不断挑唆与诬陷下,岳飞被从战场上召回,很快便陷入到监狱当中。
岳飞被关押之后,皇帝希望岳飞能够主动向自己
坦白错误
,但是性格直率的岳飞根本不认为自己犯下了什么错误,相反自己为国家立下了
汗马功劳
。对于皇帝的态度,岳飞感到十分冤枉。其实当时很多人清楚岳飞确实是清白的,他一生忠心为国,从来没有想过为自己谋取什么利益。
只是当时朝中
奸臣当道
,加上皇帝执意要处理岳飞,哪怕是对情况十分清楚,也没有什么办法。岳飞在狱中虽然
受尽折磨
,但他依然没有丝毫松口的态度,一名狱卒在看到之后也十分痛惜。为了让岳飞明白自己为何会受到这样的待遇,他向岳飞表示对方的功劳过大。
听到这句话之后岳飞才逐渐明白过来,原来皇帝因为自己立下了主动功劳,害怕自己会对其统治产生动摇,也就是所谓的
功高震主
。于是皇帝便对自己做出了这样的处决,对于皇帝来说这样的想法早就已经产生了,只是一直
没有找到机会
。
而在秦桧出现并且不断对岳飞进行诬陷之后,他终于找到了机会,借机将自己关押在监狱当中。对于皇帝来说
稳固自己的统治
才是最重要的,哪怕岳飞可能并没有这样的想法,但皇帝也不允许这种可能性存在。在理解了狱卒话语当中的深刻含义之后,岳飞知道自己不管如何叫屈也是
无济于事
的。
对于皇帝来说只有自己永远消失才是他想要的,不管是谁进行阻拦都没有用。想通了这点之后,岳飞无奈地低下了头。一直以来岳飞都将自己的精力和心思集中在
报效祖国
上,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为朝廷做些什么,为百姓做些什么。
只是他忘却了战场上的敌人虽然容易应对,但来自自己身后的敌人却会让自己
防不胜防
。狱卒也正是因为了解岳飞的个性,也同情岳飞的待遇,对于岳飞所取得的功绩感到十分敬佩,所以不希望岳飞在临终前依然不明白自己真正所遭遇的为
危险来自于何方
,因而对他做出了提点。
官场如战场,但不同于战场上的
明枪暗箭
,官场上的斗争更加复杂多变。很多时候一个疏忽带来的结果就会让人深陷
万劫不复
的境地,这对于心思单纯的岳飞来说实在是太过艰难。或者说岳飞会有这样的结局,并不是因为他不够聪明,而是因为他将自己的智慧都运用在为国征战的方面,在他的心中就没有想过自己会受到来自后方的袭击。
当然之前也有其他与岳飞交好的大臣私底下暗示过岳飞,希望他能够多注重这方面的发展,但岳飞还是没有领会到这些话语的用意,依然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
上阵杀敌
上。表面上看起来岳飞是因为
奸臣秦桧
的谗言才导致身死,但是如果皇帝对于岳飞给予真正的信任,又怎么会让这样一位功臣有这样的下场呢?
总结:
岳飞的结局虽然令人惋惜,但是他却用自己精忠报国的事迹与精神为自己书写了历史。他的事迹
流传千古
,他的精神被后世的人们不断歌颂,这是对他
忠心为国的
最好的回馈。虽然岳飞早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他的事迹与精神依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传颂,他精忠报国的民族精神也同样会得以继承与发展,不断为后世带来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