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信息传递载体概况,信息传递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创始人
2025-08-31 01:04:07
0

古往今来,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方式和传递渠道的探索从未停止,国家的运转离不开信息交流和传递,民众对于信息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在唐代,榜文、檄文、布告、露布、诗歌、题壁、告示等,都是信息载体,都可以记载和传递信息。

其中布告、榜文等是朝廷用于颁布政令或重大事件,是民众知晓及获取朝廷政事的主要信息载体,而诗歌、题壁、厅壁等是文人墨客之间用互相交流、抒发情感的方式。这些信息方式记录的内容大多是有关朝廷的政令,亦或者是文人墨客之间的交流,信息内容广泛且传递多以朝廷为中心。

一、榜文

进奏院状于大历十二年产生,一直沿用至五代,它是地方藩镇获取朝廷信息重要且有效的方式,对各地方藩镇而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进奏院状还可以为朝廷下传诏令,是沟通中央和地方的重要方式,成为唐代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式。而以进奏院状为载体的信息传递方式也被后世所采用,影响颇为深远。

唐代信息载体非常之多,具有代表性的信息传递载体为榜文和露布。榜即牓,是一种木片,后来人们将一些文字写在上面,可记录信息。榜文即写在榜上的告示,后来发展成为是官府用来向民众传达政令的一种载体,它传递的对象是全体社会人员,百姓依靠榜文来获取朝廷信息,是一种由上及下的信息方式,属下行文。

魏晋南北朝时,榜文作为官方公开传送信息的载体,开始盛行。榜文传递信息多样化。例如,科举取士后,朝廷经核实查验,会使用榜来将入选之人告知参与的人员及全国民众。

以及代宗朝,朝廷规定除皇室外,私人不能收藏天文方面的书籍,下令藏书者送官焚毁。朝廷将此政令就张贴榜文,广而告之。除了传递朝廷政令,榜还可以传递其他信息。榜文使用对象不局限于官府,朝廷官员也可以使用。

例,官员王世充,立三榜于府门之外,“一求文才学识堪济世务者,一求武艺绝人摧锋陷阵者,一求能理冤枉拥抑不申者”。用榜文求取能人志士为其效力,达到宣传的目的。奸险之人也可以利用榜文,“多造无名文状,或张悬文榜,或撰造童谣”。榜文传递对象广泛且传递次数频繁,但榜文的主体还是以官府为主,朝廷、州、县使用榜文来下传中央政令,即“榜示省门,晓告中外”。

二、露布

露布即“捷书之别名”,它是用来传递军事情报的方式,汉朝时已经有露布之名称。经汉朝的大力发展,在隋唐时期露布已形成明文规定的礼仪制度。露布需兵部奏闻,文武官员聚集一起,按位置站好后奏拜,并配有舞蹈,官员再拜,兵部尚书呈上后,方可阅览。

露布可传递信息,它属于上行文,是由下面官员或者露布书写者将军事信息上传给朝廷。露布主要用来传递在战场中获胜的信息即捷报。露布传递的对象众多,百姓、士兵、官员、皇帝都可通过其获取军事信息。

露布随着发展,弊端也开始显现,流于形式,文章感情色彩浓厚,内容属于次要,本木倒置。而且有些负责露布的书写者,为了尽快传递捷报,扩大影响,使皇帝开心,在书写露布时,不再以纪实、写实为首要标准,在文中使用大量笔墨描写皇恩浩荡,有夸张之意。

此外,因露布早已产生,有明文规定的制度且书写已成定式,在唐代众多露布中都有所体现,而且内容动辄千字,已不能及时传递军事信息,且传递内容单一。因而露布的功效有所减弱,逐渐背离其最初产生之意。

三、进奏院状

进奏院状传递的信息内容是丰富多样,涉及政治、军事、外交、天文等内容。进奏院状传递有价值的信息。一方面依靠多样的搜集手段和传递渠道,另一方面也受管理机构和搜集人员的影响,有效地管理及多样的职能,不仅有利于信息搜集,也更能丰富信息来源。进奏院状是在唐中期出现的一种用于传递信息的方式。

唐朝,“状”早已出现,属于文书,朝廷对由下而上的文书有明文规定,即“凡下之所以上达,其制亦有六,曰表、状、笺、启、辞、牒。其近臣亦为状”。其中,“状”属于六种之一。

进奏院状从名称上是属于文书的一种,但其从属的机构,传递的内容和对象又与官方文书有些许不同。它是为地方节度使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及信息载体,其中还可以传递情报,应是一种特殊的文书,不属于官方文书范畴。

此外,虽进奏院状具有传递性,能传递信息,但因其传递受众少且部分内容具有私密性,无法广泛传播。而且宋代的邸报并不是完全延续进奏院状,只在作用方面有所类似,其性质早已发生变化,所以进奏院状并不完全具有报纸的特性,因而不是报纸的缘起。

其内容大量涉及朝政并且以地方节度使为传递对象,它不等同于官员上书朝廷的文书,也不是朝廷规定的用于传递的六种文书形式之一。所以进奏院状虽称为“状”,但并不属于官方文书,只是在名称上借靠朝廷,以便躲避朝廷管辖。

进奏院状随进奏院的设立而出现,“进奏院是地方藩镇于大历十二年在京城设置的办事处,给本道官员提供住宿,以及为节度使处理事务,类似于驻京办”。进奏院是在明面上是地方在京城的办事机构,实际上是其监视朝廷、收集信息的机构。

地方节度使收到状报后,通过状报所记录的内容来随时掌握朝廷的动态,以便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护自身利益。进奏院状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文书及载体,在唐中晚期发挥着重要作用。

唐代继承完善秦汉时期的信息传递方式,其中一些以文字为介质,有一些是以人为媒介的传递方式。管理者对信息的重视程度。信息本身对于王朝和地方的治理是非常之重,掌握丰富多样的信息就能够在双方关系中占有优势。

对于朝廷来说,唐前期的皇帝和大臣,非常重视对敌方的情报搜集和获取,唐太宗李世民为获得敌军的情报,经常亲自去往敌区侦查敌军。在与突厥的战争中,李世民也巧妙利用突厥内部的矛盾,采用离间之计,从内部分裂了突厥。

正是由于提前探测到对方相关的情报信息,才能更好的使用离间之计,使唐廷在双方战争中占有主动地位,快速的赢得战争。而唐中晚期,君臣对国政有所懈怠,对信息的收集和重视明显不够甚至缺乏,朝廷对于边境以及军队也疏于管理,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搜查敌方情报及地方的信息,导致无法及时的掌握情况,更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叛乱。对于地方来说,收集和获取朝廷信息,便于对地方治理。

地方官员虽受辖于朝廷,但他们也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朝廷的信息及政令,反而会积极主动地探听朝廷的信息,提前掌握情况,以便更好的治理地方。因地方藩镇的势力扩大,对于朝廷的信息更为重视,全面掌握朝廷信息有利于本镇发展,维护自身利益,也是其安身立命的重要因素。进奏院状的信息传递基于完备的邮驿体系。

唐朝经过不断发展,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有着较为完善的信息交通网,畅通无阻的信息传递对于国家及地方的治理至关重要。唐朝不仅沿袭了先朝的邮驿制度,并进一步完善,进入了繁荣期,在鼎盛时期,全国驿站水陆相兼。除驿站外,驿道更是遍布全国,分为干道和支道,干道主要以长安、洛阳、成都等大城市为中心,连接几条干线及数不清的支线,这些共同构成全国范围内的陆路驿道。

此外,除陆路外,还有水驿、海驿等,而南方地区驿道多为水陆相兼。驿站和驿道构成邮驿体系,整个体系以长安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形成四通八达的邮驿网,全国上下的文书、货物、信息等都可进行传递、运输、交流,邮驿成为传递信息、链接城市的重要渠道。为了更能充分地利用邮驿,朝廷根据文书的重要性将驿站分为七个等级,并依此来确定马匹和车船的数量,有“专人专马、交驿、步驿”等多种方式。

朝廷对不同程度的文书和信息也有着不同的等级安排,是为了以更加合理的人力和物力来保证邮驿体系得以充分使用,这反映出唐代邮驿管理制度的完备,也为邮传最大限度发挥传递功能提供有力保障。

完备的传递渠道更便于信息交流、政令传达,上下贯通,保证唐朝交通的畅通与繁荣,因邮驿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得到唐廷的高度重视,其更是成为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地方藩镇也可以通过邮驿来获取朝廷的信息,完备的邮驿渠道更便于进奏院状的传递,节度使可利用相关信息提前掌握朝廷动态,做好相应的准备和应对的措施,使自己在双方关系中处于有利的位置。

进奏院状因其书写简便、编撰及审查流程简易,这促使进奏院状的传递及时、高效且频繁。进奏院状是信息传递载体,是地方获取信息传递的一种方式,在唐代发挥重要作用。并且进奏院状作为信息传递载体,具有承上启下之意,对古代地方的信息获取及传递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丰富了古代信息传递,给后世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传递载体及方式。

总结

多种原因结合下,促使地方节度使积极主动地探寻更直接更便利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因此,节度使专门在京城设置了用来搜集信息的机构进奏院,并独创了一种新型的信息传递方式即进奏院状,用来给本镇传递来自朝廷的重要信息。藩镇通过进奏院状获得更多朝廷相关的信息,有些甚至是秘密情报,来达成目的维护利益,保障自身势力范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纳妾制度是如何在晚清民国逐步解... 《法庭上的妇女:晚清民国的婚姻与一夫一妻制》是一本对晚清民国纳妾法律的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的妇女史、法律...
原创 西...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军事实力最弱的一个正统王朝,以至于形成了辽金宋对峙的情况。辽、金、元三朝的民族彪悍...
原创 岳... 岳飞,这位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璀璨光芒的抗金名将,其英勇事迹与爱国情怀,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岳母刺字...
原创 战... 战国风云 田氏三兄弟 田儋,田荣,田横 狄县田氏宗族势力强大,很得人心。田儋是老大,反秦斗争开始,他...
一夜之间,态度大变!俄军连夜空... 在近期的乌克兰局势中,基辅的一夜轰炸不仅让城市付之一炬,更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逼到了战略选择的十字路...
原创 这...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但就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历史,所以时间一长,当很多件事情堆积在一起的时候就难免会发生很...
原创 历... 皇太子在历史上是一个奇特的存在,作为国之储君,他具有超凡的政治号召力,但作为皇帝潜在的对手,他又受到...
原创 成...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在5000年的历史之中,除了汉民族建立的王朝之外,也有许多少...
一女子“马大哈”看电影把手机丢... 市民于婉波在一家看电影后不慎将手机遗失,由于手机内存储了大量重要的工作资料、珍贵的家庭照片和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