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功高盖主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尤其是在历朝历代的更迭过程中,必然要发生很多惨烈的战争。那些陪同皇帝打天下的大将和功臣们,很难摆脱功高盖主这一定律。而皇帝一旦取得至高无上的权利,
往往担心那些大将们会造他的反。
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他登上皇帝宝座之后,手段极为残忍,有些人甚至没有丝毫过错,也往往会被皇帝怀疑,
被以莫须有的罪名给清除掉
。
然而在历史上也有很多智慧之人
能躲过这一定律,
他们成功的让自己全身而退,有些甚至高官厚禄,一生平安。在历史上就有这样4个著名的大将。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样做到被皇帝信任并且重用的。
清朝的开国大将徐达,
很多和他一块打天下的兄弟都被朱元璋给清除了
,他是为数不多的能全身而退的人。在很小的时候,他就和朱元璋是一起和泥的小伙伴儿。徐达见证了朱元璋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家破人亡的全过程,更是陪同他一路南征北战,
打败了很多对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登上了皇帝宝座。
徐达是一个非常勇猛的大将,
陈友谅陈友亮、张士诚等诸多诸侯都不是他的对手,最后徐达更是和常玉春一起帮助朱元璋拿下了元朝的首都,彻底结束了元朝等的历史。在所有大将中论功劳,
徐达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在建立明朝之后
,朱元璋没有亏待他,
受封他为魏国公,然而徐达从小就和朱元璋一起长大,对他的脾气性格自然非常了解。可是朱元璋却内心里依旧对他充满猜忌和怀疑,
很多次去试探他的忠心。
可是徐达丝毫没有开国功臣的骄傲,
处处唯命是从,谦虚低调。最后因为身患疾病,不幸去世。他的结局远比那些兄弟们要好很多,很多人都被朱元璋给杀害了,而且他们的亲人也
都受到了株连。
第
2个我们要说的是汉武帝时期的卫青,
卫青武功高强,领兵打仗为汉武帝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他带领军队打败了匈奴,让大汉王朝免去了外敌侵扰。他之所以受到汉武帝的高度重视,是因为在他之前有
好几员大将和匈奴战斗,
最后都失败而归。
更为重要的是卫青以少胜多彻底打败了匈奴,
展现了他高超的军事才能。当时卫青可以说是汉武帝眼前的红人,而且他的功劳无人能比,不仅如此,他大权在握,完全能对汉武帝形成威胁。可是在此之后,
卫青依旧能够得到汉武帝的重用和欣赏。
很多人分析,
一方面是因为卫青的姐姐本身就是皇后
,他没有任何理由造反。而且卫青虽然功劳甚大,但他却从来不张扬,更没有像别人那样搞自己的小团体,同时他还特别注重维护和其他官员的关系。汉武帝自然对这样
一个没有野心而且听话的武将消除了戒心。
第3个就是郭子仪,
他最主要的功劳就是破坏了安史之乱。
当时唐玄宗昏庸无能,致使整个朝廷大乱,最终让大权在握的安禄山钻了空子,直接发起了差点推翻唐朝统治的安史之乱。拯救唐朝的使命落到了郭子仪身上,他一路征战很快就收复了
被安禄山占领的诸多战略要地。
解除了唐朝的后顾之忧,恢复了社会稳定。
然而他却并没有居高自傲,
接连为大唐王朝立下了更多功劳,
平定了周边很多叛乱之举。在当时的情况下,郭子仪手握兵权,而且非常具有威信,就连皇帝都要敬他三分,郭子仪却始终低调行事,对谁都保持极大的尊重。
自始至终唐代宗和唐德宗都没有对他有过任何猜忌和怀疑。
最后要说的就是秦朝时期的王翦,
秦始皇在灭6国的过程中,王翦无疑是第一功臣。功高盖主的他不仅没有被皇帝猜忌,而且持续受到重用,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秦始皇是一个雄韬大略之人,
他完全有自信能掌控住那些大将。
而且
王翦
在取得功名之后,
及时抽身,辞去了所有职务回家养老去了。后来秦始皇遇到麻烦。王翦再一次挺身而出,可是他却明目张胆的向秦始皇提出了很多要求,
为自己争得了很多利益。
他这样的操作,
无疑只能让秦始皇对他更放心。让
秦始皇以为他只有这些要求,而不会佣兵自重造自己的反。这或许就是王翦最大的智慧。后来在取得胜利之后,
王
翦
再一次激流勇退回家养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