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周总理亲自抢的女博士,回国失踪30年,邓小平诧异:原来你在这
创始人
2025-08-30 22:04:47
0

周总理亲自抢的女博士,回国失踪30年,邓小平诧异:原来你在这

寻史录

发布时间:2022-04-0115:00

硕士,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王承书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但说到钱学森、钱三强,你一定会说他们是中国的核物理学家,是国家的英雄。

那么,我想告诉你,王承书的贡献,与钱学森、钱三强两人一样,她也是国家的英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书香之家、理科天才

1912年6月26日,上海一个书香世家,迎来了一位新生儿的诞生,对于女儿的到来,父亲非常高兴,给她取了王承书这个名字,希望女儿将来可以继承家族书香世家的香火。

在家里人的安排下,王承书开始进入私塾学习,后来又进入学校学习。在学校,她学到了数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旁人在背诵诗词的时候,她已经在推演数学规律。

后来,低年级的知识已经满足不了她,她索性向父亲要求找来高年级的数学书。就这样,她一直学一直学,以十岁出头的年纪已经学到了高中的知识,触类旁通之下,她开始对物理学产生兴趣。

物理学脱胎于数学,更加注重客观规律,这也让王承书为之着迷。于是,她开始投入到物理学的学习之中,这并不是说她严重偏科,事实上,王承书的成绩非常优秀,全学科全面发展。

1930年,王承书考上了名校燕京大学物理学系,她是那一年班里

13个学生中唯一一个女生。

而且进入大学之后,她的成绩长年第一,这样的成绩也让她获得了燕京大学为优秀毕业生设立的金钥匙奖。

要知道,这个奖项设立多年,但没有人获得过,王承书是第一个。

在毕业之后,王承书选择留下了燕京大学成为一名教师,同时在燕京大学进行硕士阶段的学习,在这里,她邂逅了自己硕士的导师张文裕,两人珠联璧合,最终走向婚姻的殿堂。

那时候日寇开始全面侵华,王承书亲眼看到日本侵略者手持机关枪扫射同胞,也看到中国军人付出好几条性命的代价才换来一个日寇的死亡,这一切,都是因为国家科技方面的落后,武器方面的落后。

从那时起,王承书就开始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国家改善这种情况。于是,她放弃在燕京大学安稳的教书生活,向当时科技发达的美国密歇根大学提出入学申请。

她的丈夫张文裕非常支持她的决定,为此不惜放弃国内已有的事业,与王承书一起来到美国学习生活。

在美国学习的日子,王承书继续发挥她那超人的毅力和天赋,她用最快的时间完成自己的博士生涯,在面临密歇根大学诸多教授对论文的

拷问

时,她镇定自若,一个接一个地回答问题。最终让那些教授无不说出:“youareright!”

艰难回国

后来,她被著名气体物理学家乌伦贝克教授邀请参加气体研究,他们一起提出了“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这是气体物理学界非常著名的一条方程,而王承书的名字,被放在乌伦贝克之前,从这就可以看出她的能力之强。

之后,她又先后证明了许多已经存在的方程,在气体科学方面,她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而她的表现也让她在美国科学界成为耀眼的星星,美国各部门开始对她进行资源倾斜,企图让王承书留在美国工作生活。

荣誉有了,生活条件也改善了,但王承书却并不快乐。自从得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王承书就跟自己的丈夫说要回国,但美国当局一直阻挠她回国的各项手续。

每一次申请,没多久就会被驳回,无奈,王承书只能将研究成果以书信的方式寄回国家,之后又继续申请回国。

美国当局非常担心王承书这样的人才回去后,会成为新中国核事业发展的潜在人才,因此一再挽留,甚至不惜派出特务人员实行监视。

王承书的老师乌伦贝克教授也告诉她:“承书,在这里你可以享受到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源和各种技术,为什么一定要回那个什么都没有的国家?”

王承书对此只是说:“这是我这么多年来的梦想,我的国家需要我,我就一定要回去。”

王承书申请回国的消息在中美两国之间传得沸沸扬扬,周总理自然也知道了此事。因此,在日内瓦会议上,周总理提出对美国阻挠中国科学家回国的做法进行严重抗议,美国不敢将中国逼得太紧,只能放松。

最终,王承书顺利回到了国内,因此,可以说,

王承书这个女博士是周总理抢回来的。

隐姓埋名三十年

回国后,几乎没有时间走访亲友,王承书就来到了国家科学院,那时候,国家正打算开展热核聚变的研究,领导希望王承书可以从事这项工作,这与王承书所学的气体方面的知识并不相同,但面对国家的要求,她在日记里说:“国家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就这样,王承书自学知识,成为热核聚变方面的专家。

1961年,钱三强找到王承书,问她是否愿意隐姓埋名搞铀同位素的研究,这又是跨专业的事情,而且这一次还要隐姓埋名,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知道。

王承书几乎想都没有想就答应了钱三强的邀请,从此,王承书从物理界,从大众的眼中消失,就连他的丈夫,也不知道她去干了什么,只知道是保密任务。

有一次,邓小平来到王承书工作的504视察,在见到王承书时惊讶地说:“

怎么是你,原来你在这里。我记得你,但很久没有你的消息了,问你的丈夫他也说不知道。”

王承书对邓小平的探访,只是微微一笑,之后又转身去看数据。

小结:

在王承书的帮助下,1964年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引爆,后来王承书继续待在科研一线,隐姓埋名干了30多年,才因为身体原因宣布退休。

1994年6月18日,王承书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她终于可以停下脚步,在天上默默注视着自己热爱的祖国在一步步变得强大起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丞... 丞相刚去世,他就说人选是自己,后果真如此,连皇帝都被他说服了 从惠帝即位到吕后驾崩,短短的15年时间...
原创 老... 这组照片记录了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见证了溥仪从懵懂的幼年帝皇到老年豁达的平凡人。溥仪1906年出...
破败乡村变身百业摇篮,他打造出... 卢作孚,原名卢魁先,别名卢思,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社会改革家,被誉为“中国船王”...
原创 2... 1.《秦吏》 - 七月新番 世界观:秦朝基层官吏视角下的统一战争,融合古典法制与现代法治的碰撞。 ...
原创 总... 若数我国第一狂人,当属辜鸿铭。1857年始,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九种外国语...
原创 清... 引言 从古至今都有战争发生,这是一个国家不可避免的情况。毕竟若是像那些小国家,肯定会受到其他比较强大...
原创 如... 如果蓝玉,胡唯庸以及李善长三人联合在一起造反,理论上来说,从武力值,智谋以及对前朝的掌控来看,这场造...
原创 唐... 杨贵妃为什么没有当上皇后?白居易的一首千古恨歌,让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和唐玄宗李隆...
原创 考... 引言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每有良朋,烝也无戎。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诗经》...
原创 古... 设局害人,常常发生在一些影视剧当中,其实历史上也发生过不少这样的高端局,一般都是一些有能耐的大人物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