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庆阳】赵倩:把庆阳文博故事讲得更精彩
创始人
2025-08-30 21:03:28
0

“我身边的这件文物是我馆馆藏的国家一级文物‘彭阳’铜鼎,整体呈扁球形,子母口设计,深腹圆底,两侧附长方形双耳,三足为典型的马蹄形制……”临近“五一”假期,前来市博物馆参观的游客明显增多,讲解员赵倩也忙碌起来,每天忙着为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解馆内文物。

赵倩在东方红小学“非遗进校园”课堂授课。 庆阳融媒记者 黄飞 摄

作为一名“文化使者”,赵倩在文博战线上已经坚守了10余年,她用热爱与执着搭建起公众与历史对话的桥梁。2012年初入职场时,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物知识和陌生的讲解场景,赵倩也曾感到迷茫。“第一次独立讲解时,紧张得声音都在发抖。”回忆起过往,赵倩坦言,是对历史文化的热爱让她迅速调整状态。为了吃透展品背后的故事,她泡在资料室查阅典籍,跟着资深讲解员反复打磨讲解词,甚至将展厅当作“舞台”,对着文物模拟讲解上百次。

凭借这股劲头,她很快从一名“青涩新手”蜕变为“行家里手”。如今她不仅能精准解读各类文物的历史价值,还能根据不同受众群体定制讲解内容,让庆阳的特色文化被更多人所知晓。

作为讲解员,赵倩的工作远不止于“背词”。政务接待中,她以专业严谨的态度展现庆阳文化的厚重底蕴;面对游客,她用生动的故事和接地气的表达,让历史“活”起来;针对学生群体,她设计互动环节启发思考,让博物馆成为“行走的课堂”。

近日,市博物馆在庆阳市东方红小学开展“怡智课堂进校园”活动。讲台上,赵倩通过“文化课堂+非遗体验+红色教育”三维联动的模式,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寓教于乐的文博课,并和孩子们一起进行非遗剪纸创作,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社教活动是播撒文化种子的重要方式。在市博物馆开展的各类社教活动中,赵倩带领孩子们制作庆阳香包、学习剪纸技艺,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每当看到孩子们戴着自己缝制的香包,眼睛里闪着光,我就知道,文化情怀正在他们心中扎根。”赵倩说。

在赵倩的记忆中,最难忘的是一次与山区孩子的邂逅。几年前的一个冬日,一群来自偏远山区的孩子来到市博物馆参观,为了让他们感受文化的“神奇魅力”,赵倩特意策划了一场沉浸式体验。她带着孩子们穿行在展厅,用童趣化的语言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在非遗展区手把手教他们缝制香包。

活动结束时,一个小女孩紧紧抱住她说:“阿姨,我第一次知道我们的家乡有这么多宝贝!”孩子的话让赵倩更加坚信,讲解员的使命,就是让文化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

如今,赵倩不仅活跃在博物馆展厅,她还跟随“流动博物馆”走进校园、社区、军营,让庆阳的历史文化“走出去”。她参与策划的“非遗进校园”“文博小课堂”等活动,累计服务群众超万人次,成为我市文化传播的“金名片”。

“文化传承不是空谈,它藏在每一次讲解、每一场活动、每一次与观众的互动中。”赵倩说,看到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她的讲解了解庆阳、热爱庆阳,便是她坚守的动力。“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我与家乡文化的‘双向奔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老... 甲午海战后尝到苦果的清朝为了维护统治而采用的新式训练方式多是学自日本和德国,尤其是新式陆军在德国教官...
原创 清... 图为一组拍摄于一百年前的清末社会场景老照片,这些罕见的晚清旧照非常直观的带我们一窥百年前人们的生活轨...
收沙俄贿赂500万,李鸿章卖完... 1903年的一天,一位30岁的年轻人,走进天津英文版《新闻西报》的报社,将一叠秘密材料披露给了报社编...
身为汉人的他,却帮着胡人攻击汉...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九十一)杨忠 问:当陈庆之带着北魏宗室、南梁扶植的傀儡皇帝元灏进入洛阳、享受“千...
原创 合... 合纵的一直失败 战国七雄之间无声的外交厮杀,连横与合纵,连横成功的次数远在合纵之上,目的也常常能够达...
原创 汉... 历史上有的事情,可以说是不得不那样做,因为在当时的环境影响下,人们可以选择的余地实在太少,往往就是在...
原创 《... #三国演义# 史说纷纭,各自评说。 《三国演义》的开篇公认的就是从黄巾起义和桃园结义拉开了这部鸿篇...
蔡元培3枚印章回故乡 是他人生... 蔡元培先生的三枚珍贵印章,在其儿媳杨心月女士的无偿捐赠下,回到了先生的故乡——绍兴蔡元培故居。 这三...
原创 靖... 在悠悠华夏历史长河中,朝代更迭,都城的选择始终是关乎国之根本的重大决策。南宋,作为北宋覆灭后的延续,...
原创 苏... 苏芬战争苏联达到了战略目的,迫使芬兰割让了领土,但是却付出了惨重的伤亡,暴露了苏军的短板,让纳粹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