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年间,中国内部一片太平,清朝刚刚经历了康熙盛世,国家稳定,百姓富足,但没想到的是,在当时的西北,新疆,西藏,青海,乃至甘肃部分地区崛起了一些蒙古和藏族联合的游牧军队。他们袭扰边关,掳掠人口,给当时的清朝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雍正皇帝立志做个有为的君主,于是在他的眼中,平定青海成了当朝第一大事。
当时的朝廷里,最受雍正宠信的要数汉人出身的八旗军将领,年羹尧。
年羹尧,汉军镶黄旗出身,雍正年间的进士。他才气过人,在官场上平步青云,而且跟普通的汉臣不一样,年羹尧非常受雍正皇帝的喜爱。年羹尧从翰林院做起,逐渐升迁,曾官至四川总督,雍正视他为心腹之疾,两人通信的奏折曾以朋友相称,关系亲密。
这种君臣友谊在年羹尧带兵平定西北后到达顶峰。康熙年间,青海发生了罗布藏丹津起义,清朝派遣的远程军被起义军打败,几乎全军覆没。到了雍正时期,青海的叛军屡次袭击西宁,甚至跨过黄河,攻击甘肃,四川等地,便惯性是十分危急。
在这种情况下,雍正命年羹尧为征西将军,率军平寇。年羹尧治军极严,赏罚分明,军对上下对他都很畏服。他一改之前朝廷军队畏缩不前的打法,直接带兵进驻西宁府,和叛军相对。叛军曾趁年羹尧立足未稳而偷袭西宁,但是年羹尧临危不乱,带领几百人守城,自己坐于楼上,罗布藏丹津一位城里有埋伏,不战而退。
雍正二年,年羹尧带着炮兵和叛军决战,罗布藏丹津大败,仅仅带着几百人逃往西北。年羹尧面对处处贼窝的青海,用分兵击破的方法清剿叛军巢穴,平定了西北的叛乱。
消息传到皇宫,雍正皇帝大喜过望。对于自己的之际年羹尧,更是封赏有加,超过了清朝人臣的顶峰。年羹尧在当时的朝内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除了雍正皇帝本人,他几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这也为他之后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雍正皇帝对他的信任让年羹尧失去了自我,在地方上,年羹尧贪污巨大,各地官员都争相向他示好。而且他所到之处,虽然是封疆大吏也得跪迎,俨然是皇帝之礼。这让朝内很多人大为不满,渐渐地,雍正皇帝也对这位嚣张跋扈的陈子失去了耐心,将他革职治罪,最后抄家处死。
小编认为,伴君如伴虎,就算如年羹尧这样深受皇帝器重,如果不安守本分,也会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