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淮海战役期间,华北国军不南下支援?傅作义:顾不上也不敢去
创始人
2025-08-30 18:04:15
0

在淮海战役进行的过程中,80万国军完败于华野和中野60万大军,时过境迁,70年后重新复盘这一场战役,很多人对其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假设和推演,比如当时如果白崇禧抽调宋希濂北上给刘邓压力是不是可以解黄维兵团之围困。

再比如,如果在作战中傅作义兵团南下,是不是可以解杜聿明之围困。

甚至于很多学者构想:如果华北60万大军南下击穿华野的阻击防线,看到这个连锁反应之后,白崇禧也不会作壁上观,整个淮海战役将演变成为关内大混战。战役局势甚至可能会改写,起码不会像淮海这样败得这么惨。

当然假设归假设,那么站在当时的条件下,手握重兵的傅作义为何不选择南下,加入淮海战场?

顾不上也没必要去淮海

三大战役在很多人看来是三场不相关的战役,但实际上三场战役之间都或多或少有的联系,而这三场战役进行的状况,也在直接或间接影响傅作义南下淮海。

在1948年上半年,傅作义在华北野战军的“牵牛鼻子战役”中疲于奔命,接连失去察绥等地,通往东北的北宁线也被切断,自己起家部队35军也被重创。因此截止到9月份,傅作义都是一直疲于奔命和补锅,这个时候傅作义在心理依然是想着占领华北一亩三分地,同时打通察绥和控制绥远,对于其他战区也是爱莫能助。

1948年9月-10月,东野悍然南下包围锦州,开始进行辽沈战役,整个东北局势急转急下,而和东北毗邻的华野必然也受到了影响。在老蒋救援锦州东西对进的战略部署下,傅作义也调派了侯镜如兵团在葫芦岛集结,准备突破塔山防线。所以“华北剿总”在该阶段的任务主要是两个一个作为后方兵站和物资中转站,救援东北,另一个则是直接兵源地,调派包括侯镜如兵团在内的有生力量直接支援东北。

而相对于激进想要增援东北的老蒋,此时的傅作义却有自己的小算盘,他更倾向于在绥远发动攻势和保存自己实力。这从两点可以看出来:

第一点,在接到老蒋让他打通北宁线支援锦州后,他却百般推辞,甚至于去葫芦岛的侯镜如兵团也是和自己不对付的中央军嫡系。第二点,在锦州被攻破之后,在老蒋再次发火让他出关后,他却来个偷梁换柱,以偷袭西柏坡为由,将兵力就在华北。

就这样在辽沈直到结束,傅作义都是不肯挪窝。而在10月份之前,除了豫东和济南战役,丢失商丘、开封和济南之外的国军在黄泛区(淮海区域)还依然控制主动权和兵力优势,傅作义也没必要去淮海凑热闹。

到了11月份华野包围黄伯韬兵团,正式拉开淮海战役的序幕。不过这个时候只是华野单方面发动攻势围攻黄兵团而已,而这个时候在徐州的刘峙3个兵团对付华野也是勉强够用,没必要向傅作义求援。

最关键的是这个时候因为辽沈的结束,让东野可以快速入关,这个时候傅作义为了保住华北,甚至放弃的了承德、保定、山海关、秦皇岛等地,龟缩到宣化、张家口、唐山、北平和天津一带的一字长蛇阵铁路线。所以这个时候焦头烂额的“华北剿总”压根就没有精力关注淮海战场,他的首要目的是保住华北,对抗即将入关的东野和华北野战军。

而到了1948年12月-1949年1月,淮海战场岌岌可危,如果得到傅作义南下救援,确实可以缓解,但此时的傅作义主力在张家口被围,35军全军覆没之后,只能龟缩在天津和北平周围。甚至于退路都几乎被切断了,等待他的要么是死守顽抗到底,要么是突围南下山东在进入淮海战场,但此时包围圈除了东野80万大军之外,在山东防线还有华野在解决掉黄维兵团后的援兵,面对这两道防线,傅作义即使突围了也是白给。

因此如果从当时的时空条件考量的话,傅作义压根就没有支援淮海战场的可能。前期辽沈战役的时候,注意力更多被东北吸引,而无战事的淮海也没必要他支援。而等到了淮海需要他支援的时候他却已经被我军包围了,想去也去不了。

傅作义不想加入淮海

当然除了战局不允许他去淮海之外,傅作义的想法也是很关键的。

首先要明白,即使是黄埔军校出来的袍泽们都会经常上演“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戏码,更何况一度和我军有交集,号称“七路半”的傅作义呢,虽然被任命为“华北剿总”,但傅作义始终未被老蒋信任,傅作义也会有自己的小算盘。他的根是在绥远和华北一带,一旦离开华北他就会成为无根之水。

这也就是当初为何他不去救援东北和锦州,因为他知道国军在东北已经无力回天。而一旦他出关支援锦州,平津将会落入华北我军之手,到时候他将失去立命之本。同样的在辽沈战役结束后老蒋三番五次让他撤军到长江准备加入徐蚌会战(淮海战役),傅作义也以东北我军不会短时间入关为由拒绝,因为傅作义知道,一旦离开自己的“根据地”,到了长江他就将只能任人宰割,兵权会被稀释,甚至于因为曾经和我军关系的密切而被清算。

因此深信“枪杆就是硬实力”的傅作义作为旁系不可能会为了黄埔系的安危,贸然加入淮海战场。

其次,傅作义没能力南下。

除了傅作义的不想救援和心思太重之外,傅作义自身的能力也很难加入淮海战场,整个华北剿总人数别看有“60万人”但可战之兵很少。在这里就以12月份淮海情势危急,他率60万大军孤注一掷南下来算。那个时候辽沈战役已经结束。一旦傅作义倾巢而动,那么在东北的东野就可以直接入关南下的,追击傅作义集团,甚至于还可水陆并进,派遣一支部队在山东登陆。这样傅作义面临的不仅是在山东的许世友兵团(淮海战役期间华野在山东后方的部队)以及华北野战军在冀南的部队阻击。

更危险的还在于,绥远老窝会被我军端掉,东野也会立即入关,当时东野的威慑力有多强?可以从《大决战》中,傅作义在北平知道带狗皮帽子的东野入关之后,急忙让35军回来就可见一斑。

故而,牵一发而动全身,就算是傅作义要南下,北面的东野、华北的聂帅以及华野山东兵团三个集团都能阻击和消灭傅作义“华北剿总”所部,那就真的是白给了。

雨田君说

淮海战场上国军的覆灭,其实在开战以后就已经注定,想要靠着白崇禧的“华中剿总”以及傅作义的“华北剿总”助力打赢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且不说他们会不会出兵,就算他们出兵了,东野、华北军区的我军难道是看戏的?

而且淮海战役失败,非战之罪,参战的中央军嫡系们各种钩心斗角,将帅失和,老蒋这边又各种微操。和众志成城的我军比起来,焉能不败?

—Theend—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汉高祖刘邦的众多妻妾中,薄姬是唯一一个被记载为漂亮的人,《史记·外戚世家》中明确记载:“豹已死,汉王...
原创 刘... 甘、糜二位大美女姿容绝世,谁看了都上头,所以以小人之心做个猜测:两大美女曾数次落到吕布、曹操手里,以...
原创 此... 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陈寿 据史书记载,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
原创 曹...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后汉书》 曹操作为三国时期最后的赢家和曹魏政权的创始人,一生征战沙场...
基辅在历史上的十七次陷落和光复... 基辅(Kiev)是罗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罗斯众城之母”。基辅城的原型,最早是公元6-7世纪建...
山西横水西周墓地出土17件带铭... 太原4月17日电 (记者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7日公布山西运城绛县横水西周墓地考古发掘资料,该墓...
原创 历... 安禄山起兵之后,一路上势如破竹,百战百胜。看似风光无限,但事实上,他的战略部署却有着极大的破绽。 ...
原创 太... 太监是封建社会中一种特殊的职业。而成为太监的人,一般都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因为穷人家里没有钱,只能把孩...
原创 无... 说晚清这位爷,咱先从“无知者无畏”这句话说起。这话很拽,对吧,我也觉得拽,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
第四章《石门颂》的书法特点及其... 《石门颂》全称《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镌刻于东汉建和二年(公元 148 年),是汉中太守王升为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