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孙权替子求亲,如果关羽答应嫁女,荆州战局的结果会有改变吗?
创始人
2025-08-30 04:32:16
0

关于孙权替子向关羽求亲这件事,正史的记录很简短,一句话概之。

《三国志·关羽传》: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小说《三国演义》根据这句话,做了比较形象的补充:孙权派诸葛瑾出使荆州为儿子向关羽女儿求亲,关羽看在军师诸葛亮的面子上,亲自接见了他。在了解到他此行的目的就是想与关羽联姻时,关羽不屑地说“虎女嫣嫁犬子”,就命令左右将其赶出。诸葛瑾回到东吴如实向孙权汇报此行的结果,孙权大怒说“何太无礼耶!”随即决定联曹攻取荆州。

后世之人往往以此为根据,把破坏孙刘联盟的责任推给了关羽,并认为关羽最终丢失荆州、被孙权所杀是咎由自取。

有这种想法的人大有人在,观点有点以偏概全,并不了解当时三国历史的背景,以及围绕荆州战局前后所发生的蜀吴争端。在了解了真实历史事件后,就会觉得这种看法有失偏颇。

一、荆州乱局

赤壁之战后,荆州七郡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势力瓜分,曹操占据荆州北部最大的南阳郡和长江以北的江夏郡,孙权得到长江以南的江夏郡和大部分南郡,刘备得到长江以南的南郡、以及荆州南部四个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

南郡之战后,东吴为减轻抗曹的压力,将南郡之地借与刘备,孙刘两家结盟,共同抵御曹操。

建安十九年,刘备攻取益州全境,孙权派诸葛瑾入蜀要求刘备履约还南郡之地,亦或是用长沙、零陵、桂阳三郡补偿,刘备以“取凉还荆”的借口搪塞推托。

孙权接到回报知晓刘备耍赖,于是自派三郡官吏上任地方,却被关羽尽数驱逐,孙权盛怒之下派吕蒙领兵攻取三郡,刘备知晓此事,立即从益州领兵五万支援关羽,就在双方即将闹到兵戎相见的地步时,传来曹操攻取汉中的消息,刘备恐根基蜀地有失,为了避免两线作战,迫于形势,只好选择妥协,决定将长沙、桂阳两郡割让给了孙权请求停战,于是双方罢兵。

孙刘两家的关系,在经历赤壁之战的短暂“蜜月期”后,陷入低点,孙刘联盟名存实亡,只是因为有一个需要共同面对的强敌,不得不做些表面文章。

孙权在得到荆州二郡后,野心膨胀,起兵征讨合肥,被曹操大将张辽在逍遥津一役中,杀得大败而回,当曹操引领大军再次兴师伐吴时,东吴坚守两月后,不得不派遣都尉徐详前往曹营请降。

《三国志·吴主传》: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脩好,誓重结婚。

曹操这时也有了撤军的打算,便答应了孙权的请降,派遣使者与东吴修好,并以政治婚姻来巩固双方的联盟。

此时,魏军主力在汉中与刘备蜀中集团作战正酣,驻守荆州的关羽在得知曹魏宛城内乱时,积极配合刘备主力作战,亲率荆州军团开辟第二战场,进攻魏军占据的樊城和襄阳,在击败大将曹仁后乘机围困襄阳、樊城。

曹魏帝都陷于险境,不得不四处抽调兵力去解襄樊之围,其中包括于禁所率七军、徐晃军团、张辽军团等。关羽巧妙利用汉水暴涨,“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中原地区官民遥相呼应关羽北伐,遂威震华夏、无人争锋。

二、背盟偷袭

曹操本想暂避锋芒,打算迁都,但在司马懿等人的建议之下,决定联合东吴,前后夹击关羽军团。

东吴此时鲁肃已病逝,吕蒙接替他镇守荆州防区,他一边加倍殷勤讨好关羽,一边向孙权秘密献计:“关羽善战,有对外扩张的野心,且处处反复无常,怎么能将他们当作真心的朋友!现今关羽之所以没有立即向东侵犯我们的辖区,原因就在于主公无比英名,我们这些老将还在世啊。如今不趁我们强壮时取回荆州,一旦我们都死了,再想攻取荆州,还可能吗?”孙权深纳其策。

在做好万全准备之后,吕蒙托病回朝,迷惑关羽调离驻守荆州防备东吴的守军。关羽上当,孙权觉得时机成熟,便派吕蒙领大军西征荆州。在诱降了公安的蜀将傅士仁和江陵的蜀南郡太守糜芳后,关羽腹背受敌,结局已经注定。

由此可见,夺取荆州是东吴从上到下的既定国策,荆州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它居于东吴的上游门户,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如果把刘备的势力赶出荆州,那么东吴不仅可以巩固长江中游地区,还能向巴蜀发展势力,然后整合南方与曹操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进而统一中国、定鼎天下。

鉴于荆州独特的地利,东吴上下一心,即使背弃盟约,也会与蜀汉争夺荆州战略要地。现在看来关羽因没有答应嫁女儿而导致破坏了孙刘联盟这个观点是不是很可笑?

三、孙权联姻关羽的目的

孙权想与关羽联姻的确切时间,史书并没有记载,按照《三国志》在关羽身上所发生的前后事迹书写顺序,推测是发生在关羽“威震华夏”之前不久的事情,也就是东吴强袭三郡,孙刘湘水和议之后这一段时间。

《三国志》: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则樊围自解。······权遣使为子索羽女······

前文书写到,东吴在强取三郡后,闹的孙刘两家差点兵戎相见,联盟关系只剩表面文章,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那有人会问,孙权早已定下了争夺荆州的计划,为何还要多此一举的去和关羽联姻呢?当然有很深的政治目的在其中:

1、借用吕蒙的话:“关羽素来勇猛善战,我们很难与他为敌”,此时联姻,是为了迷惑、稳住关羽,弥合孙刘关系的裂痕,等待攻取荆州的最佳时机。2、离间蜀汉的君臣关系。对于孙权(一国之主君)和关羽(国主兄弟,方面大将)这种身份的联姻,只有政治方面的因素,不会有美好爱情因素的存在的。就像曹操把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刘禅娶了张飞两个女儿做皇后,是一个道理。都是为了巩固和维持双方关系的重要手段。

关羽忽视了第一点,麻痹大意之下,导致兵败身死;但他却看明白了第二点,果断用辱骂对方的极端方式,对刘备表明了忠心。

四、大胆的假设

在这里我们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关羽处于某种原因答应了与孙权联姻,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作为大哥刘备,手下跟随多年的兄弟被孙权卖力的拉拢,两人眉来眼去,关系如此融洽(已经背着我谈婚论嫁了)。我该怎么处理此事,才能既维护兄弟情义,又不使国家利益受损。总之,一个头疼了得。

荆州未来必然有一战,关羽会如何自处呢?一边是大哥,一边是亲家,不管怎么做,都要大义灭亲。按照关羽的性格分析,会立即与孙权翻脸,不顾女儿的死活,跟着刘备去打孙权,但人心都是肉长的,在领兵作战的时候会不会因为女儿而心生顾忌,影响到战局,这就不可预料了。话又说回来了,此时的刘备还会和原来一样信任他吗?

由上可知,如果孙权与关羽联姻,蜀汉君臣关系必然会有重大变化,之前的完全信任也不可能维持,最大的可能是刘备把关羽调离荆州战区或是派遣诸葛亮督军荆州。历史已经过去,人物也有了自己的结局,我们的假设在这里没有意义,只是想让你更清楚的了解当时的历史人物的选择。

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

《三国志》

《资治通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早在部落时期,为了保护本部落的财物和人口安全,就已经出现了城郭。像河南安阳后屯的龙山文化遗址周围,就...
【文化中国行】吉州窑:传承千年...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位于江西吉安的吉州窑是目前世界上发现保存最完整的古窑包遗址群之一,创...
原创 中... 南海波涛之上,中国正以截然不同的策略处理仁爱礁和黄岩岛问题,展现了一个大国在捍卫主权时的战略定力和智...
原创 曾... 大唐开国以来,气势都非常之宏大,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与隋末其他群雄的气度完全不能同日而语,只要不...
原创 我... 都反映这件事。所以现在可以说是尽人皆知。其实,唐僧西天取经不仅仅是小说和影视作品,在现实中也确实是有...
清朝初期分封4个藩王,为何后来... 纵观康熙大帝这一生,是雄才大略的一生,很多人认为他是自秦始皇以来最为有作为的皇帝。他七岁亲政,登基后...
原创 嫡... 嫡长子:指的是妻子最大的儿子。在我国古代,嫡长子拥有继承权,这一制度在遥远的西周时期已经确定,周天子...
原创 唐... 公元757年,年过古稀的太上皇李隆基在六百名侍卫的护送下回到了长安,新帝李亨带了三千精锐前来迎接,见...
原创 中... 感谢邀请,其实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到底是权臣多,还是强势的皇帝多?按照正常的想法皇帝在中国历史上能够...
欧洲病夫奥匈帝国:工业巨人的军...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这一事件不仅点燃了一战的导火索,更将奥匈...